清明节的由来故事简介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祭祀活动。而清明节的由来更是让人感慨。相信很多人对于清明节只知道一些皮毛,以下将为大家简要介绍清明节的由来故事。
清明节来历的故事在古代农业社会,农民们在春季除草、耕地、播种时,经常会发现一些死去的生命体,而这些生命体可能是糟糕的农作物、家畜或甚至是其他人类或动物。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死去的生命体需要进行安葬、送行,以祈求降福。也正因如此,清明节就成为了这些祭祀活动当中的一部分内容。
据传说,清明节由来的故事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故事的主角是晋国的大夫强国公介之,这位大夫在一个春天的清明日,因为帮助了皇帝,被赏赐了一笔财富。但是介之并没有因此心生猖狂,反而把这笔财富用于了治国,恢复民生、兴办公益。在此之后,强国公介之遭遇了政敌的反复诋毁并失势,被逐到了南方。途中他经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很多的苦难与悲痛。在他看到很多无依无靠生命的离去后,他产生了“惜福”的觉悟,决心不再挥霍浪费自己的财富,为此在南方落脚之后就向周围的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教育大家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的生命以及保护自然、禁止斩伐森林等。为此,当地居民们广泛地于此在每年的清明节日
走近自然、感亲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之意义而纪念强国公介之。
此外,清明节还和中国著名的诗人杜牧有所联系。据史书记载,唐朝时期的杜牧是一个非常忧郁的人,他写了包括《清明》等很多著名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悲伤和无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嫋嫋娆娆随芳草,留得残春咽鼻鸥。”这首《清明》诗,他用笔描绘了春天来临时一个女子在过河时失足溺水的场景。比喻了生命无常以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其中的“留得残春咽鼻鸥”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逝去生命的痛惜之情。这首诗曾经被包括曹操、李白在内的许多文人所推崇。
总之,清明节在人们心目中拥有一份特殊的纪念价值,因为这个节日不仅仅是尊重逝去的生命或者是祭祀祖先,更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感悟。无论是强国公介之还是杜牧,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心境——珍惜与尊重生命。因此,清明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即便是今天,在很多地方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用发扬先贤精神去珍惜每一份生命,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把这种感悟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相信不仅会让我们更加醒目地认识到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同时也会让我们以更加谦虚、敬重的态度去对待社会其它成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