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的交往与情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李白、杜甫的交往与情谊
诗圣诗仙
知音故事——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又是交情深厚的好友,他们的
友情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人传诵的佳话.
唐天宝三年(744)春夏之交,李白与杜甫在洛阳初次相遇,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李白已经名满天下,杜甫还默默无闻.这年秋天 , 两人相约共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并在这里遇上了另一位诗人高适.唐代
三位了不起的诗人聚在一起,浪游痛饮,畅谈古今,抒怀遣兴,实在是人间
不可多得的奇遇.次年秋天,李、杜两人又结伴游历了齐鲁(今山东).这几后,他们再也没有重逢,只是通过诗歌来述说彼此间的友谊和思念.特别是杜甫,赠李白及怀念李白的诗,留传到今天的还有十多首.在杜甫抒发友情的作品中,这些诗是写得最为动人的,几乎每一篇均堪称名作.
在李白和杜甫的交往中,首先,我们看到年龄的差异、诗坛地位的高低,一点也没有成为两人间“知音”的阻碍.“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是杜甫写两人在一起时亲如兄弟的情形;“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这是杜甫写李白喝酒时可爱的样子.而李白在表示想念杜甫时,感觉独自
饮酒唱歌了无情趣,“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真诚的友谊建立在“知音”的基础上,它不会因为友人遭遇世人的鄙弃而改变.“安史之乱”中,唐肃宗李亨与他弟弟、永王李璘因权力之争
而兵戎相见,李白参与了李璘的军事行动,在李璘失败后成为阶下囚,继而流放夜郎(今贵州).在一般人看来,李白此时是一名罪犯,倒霉全是自的.但杜甫仍然对李白保持着信任,并且充满同情.他在天末怀李白诗中写道: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
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里“文章憎命达”,意思说有才华的人总是命运多舛;“魑魅喜人过”意思说心思恶毒的小人总是喜欢利用别人的过失加以陷害,对李白的遭遇有十分清醒的理解.
李白和杜甫个性不同,艺术风格也有明显的差异.李白狂放不羁,富于幻想,如偶尔飘零于尘世的仙人,杜甫相比于李白则显得淳厚谨重,心思完全在现实生活中.而令人感到格外可贵的是,这完全不妨碍他们彼此理解,
相互器重.尤其是杜甫,诗中描绘李白的地方更多,在后人心目中李白的形象如此鲜活,一个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杜甫的诗歌.如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称赞李白的诗气势磅礴,富于感染力;饮中八仙歌又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里非常生动地呈现了李白那种天才气的高傲而放诞的性格.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对李白的认识肯定没有现在这样亲切.
从“知音文化”的角度来看,李白和杜甫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真正的知音绝不是说彼此越相似越好,而是要更多地认识他人的长处.朋友很可能同自己是不一样的,但仍然可以心心相印,并且对朋友的才华与成功感到由衷的喜悦.
李白与杜甫是互粉关系
历史上一些文论家和许多不曾认真通读过李白、杜甫诗集的朋友,有一种影响不小的观点:认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交往,杜甫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李白并不怎么搭理杜甫.换言之,杜甫是李白的粉丝,而李白并不欣赏杜甫的诗歌.
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或者说依据,主要有如下四条:一是李白年长于杜甫11岁,堪称前辈;二是这些朋友偏爱李白其人其诗,认为杜甫诗太苦哈哈;三是杜甫写到李白的诗歌数量,明显多于李白写到杜甫的诗歌;四是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有嘲谑杜甫诗才的意思.
这种观点,当然是跟实际情况相悖的.
前人用以反驳这种观点的论据,主要有下面四点:一、因为二人性格不同,杜甫朴实坦诚,喜欢倾诉友情,李白浪漫潇洒,不爱把友情挂在嘴上;二、杜甫、李白思想有异,艺术手法也截然不同,杜甫擅长写实,李白崇尚飘逸;三、杜甫比较注意保存作品,晚年亲自编辑整理过诗作,保存较好,李白不太在意自己的作品,晚年未及编辑整理诗作,散失严重——关于李白诗文的保存情况,李白族叔李阳冰有“十丧其九”的说法(草堂集叙).四、现存李白写到杜甫的不多的诗篇中,表现出的对杜甫的惜别、思念之情,“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思君若汶水”(沙丘城下寄杜甫),也相当炽烈.
这里,我再补充一条:杜甫好像是有先见之明似的,预料到自己百年
之后,会有一些人在他跟李白的关系上分轩轾,别冷热.于是,作诗言及自
己跟李白的交往、情感时,每每不采取单方面抒情的方法,而采用双方互
致情意的方法.例如:“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二首其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
来不易.”(梦李白二首其二)前两句写自己思念李白,后两句写李白思
念自己.“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两个人好到不分彼此.“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忆李白)前一句指的是杜甫思念李白,后一句指的是李白思念杜甫.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
在江东.
如果写到对方诗歌数量的多少,可以说明诗人间的关系是否平等.那么,李白跟孟浩然之间的关系,也是很不平等的.李白写过两首跟孟浩然有关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孟浩然,“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送别之际,多么深情;睹物(屋)思人,多么崇拜而孟浩然现存诗歌中,没有片言只字提到李白.如果有人据此得出结论,李白跟孟浩然交往,是李白剃头推子一头热.喜爱李白的朋友们,情何以堪有趣的是,李白比杜甫大11岁,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情况类似.
实际上,李白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关系是平等的,友谊是双向的,思念是相互的.一定要用粉丝、偶像之类的概念,去描述他们的关系,那么,
应该说,李白杜甫是互粉.
李白与杜甫究竟见过几次面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会合,是中国诗歌史和文学史上的一大盛事与佳话.过去学界通常认为,李白(701-762)与杜甫(712-770)一生总共见过三次面.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当
时正蹭蹬不遇的杜甫.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终于见面了.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人人赞誉;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一见如故,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亲如兄弟.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
梁宋(今开封和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两人如约到了梁宋.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着名边塞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
生了积极影响.这年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
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
翌年即天宝四年(745)秋,李白与杜甫在东鲁(齐州或兖州)第三次
会见.此次李白是从任城赶过去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同行共眠,互相酬唱,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而杜甫则返回京城长安.
此后十余年,他俩就似乎再也没见过面了.但杜甫一直非常想念李白,曾多次写诗回忆他们在一起交往时的情景.李白死后,杜甫又写诗悼念他,并给予他崇高的评价.(可奇怪的是,李白在其诗文中似乎从未提及过杜甫.)
但是,近几年学界又有了新的看法:
耿元瑞首先撰文,对李杜初识的时间与地点提出怀疑.郁贤皓在耿文
的基础上认为,李杜初次会面的地点,不在洛阳而在梁宋之间;“齐州之会”是“又一次诗坛两曜与众星相聚的盛会”.王辉斌亦认为,李白在天
宝三年春赐金还山后,即于夏秋之际在梁宋与杜甫初次见面.这些类似的
看法,是李杜只见过两次面.他们在洛阳初次相见后,便偕同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了.这就把第一次和第二次并到了一起;后面那一次则没有问题.
而刘友竹又认为,文学史上所谓的大唐“齐州盛会”,其实并不存在.也就是说,李杜一生中可能仅仅见过一次面而已(除非前面是两次).
康怀远则认为,李白与杜甫于天宝末年(即公元756年前后),在京
城长安还见过一次面.那便是他们的“第四次握手”了.
于是,对李白与杜甫的见面次数,学术界就出现了一次、两次、三
次、四次4种看法.
至于我本人,仍坚持三次说.我的观点:1,“齐州盛会”肯定存在;2,洛阳和梁宋应该是两次,时间上并没有连在一起;3,天宝末年的长安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