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探究学习指导
作者:朱亚囡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07
        【摘 要】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让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崭新的能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 探究;氛围;点拨;展示
        【中图分类号】 G6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让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崭新的能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一、导入激趣,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使抽象的内涵转化成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理解,营造一个语文教学的互动新空间,有如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天上的街市》、《背影》、《皇帝的新装》、《咏雪》、《化石吟》等课件的制作,让学生真的有如进入作品的真实情景中。比如《化石吟》中下下载大量动植物的化石图片,及影片《侏罗纪》的图片,就可以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形象的直观感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以这些真切生动的情景既可以启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同时还可以培养提升个人的情操,养成真善美的体验,造就独立的人格。这无疑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二、营造探究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宰。上课时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课后死命背,可结果往往收效甚微!事实上,课堂应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语文学习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解难中学,应当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探究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曹刿论战》这一课时,由于这一课在内容与语法方面都不难,我就大胆地放开,把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为大家讲解这篇文章。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查资料,研究时代背景,知识的延伸迁移,甚至讲课的语气、语速,都考虑到了。讲得精彩,其他同学听得也认真。教学效果特别好。在内容分析的透彻性上,比我把握得还要好。这节课还有两个好的影响是我当初没料到的:班里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空前浓厚,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思考;班级比以前团结了,因为通过共资料,共同备课,大家都认识到了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利于班级的稳定与发展,反过来更促进了学习。
        三、自主选择,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
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装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朗读,就去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课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提高阅读水平。
        四、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和学生的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点拨的关键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顺利进行探究。
        五、进行展示,享受探究乐趣
        探究式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的、和谐的、互动的、多元的、综合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的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独特的理解,即便是有缺漏的,失之偏颇的,教师也应该肯定。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探究的成果,教师并且应该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或认真倾听学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或激励独特的视角等等,总之,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体现了学生在探究中对成功的需要。
        总之,语文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究,在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我们看重的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给孩子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的那份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适时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能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培养探究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研究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人教版《语文参考书》
        [3]《基础教育研究》200607
        [4]《中学教学参考》2011化石吟31
        [5]《语文教学中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浅析》
        [6]《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语文教学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