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高望远抒怀
第一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高望远抒怀
登高望远抒怀
——《望岳》《登飞来峰》诗歌主题学习
教者:齐市第三十四中徐凤艳
教学内容:《望岳》《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品味“登高”的多层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难困苦,勇攀高峰。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情理。
教学难点: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品味“登高”的多层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流程:
一、学法渗透。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深入思考,使人睿智。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齐读希望同学们能多读、多思、多合作成为博学睿智的人。
二、激情导入:首先让我们齐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人王维借登高抒发了什么情感?(思家怀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望岳》和《登飞来峰》诗歌主题学习。板书(诗歌主题学习)
三、研学目标:理解诗意,感悟情理。
学习诗歌要达到什么目标?交流后明确,板书理解诗意,感悟情理
四、解题训练:了解泰山和飞来峰。望岳作者杜甫,板书作者,岳指的是什么?泰山,你见过泰山吗?泰山什么样的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介绍泰山的录像,播放,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感觉?泰山(高大巍峨)望岳就是杜甫望泰山有感,换个词,叫望岳抒怀。望岳借描写泰山的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情怀?看《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同学能不能解释一下题。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课文。
五、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
一、吟诵诗歌,感受情理。
(一)、一名同学读活动要求:
1、自由朗读《望岳》《登飞来峰》,我们从诗中能读出怎样的情感?
2、同桌对读,互评。
温馨提示:请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二)、学生活动化石吟
(三)、学生表演读。比读。后评价读音要准,节奏要分明,情感抒发的比较好。他读出了什么情感?没读出来的而追问应当用什么情感来读?
学习活动
二、逐联品析,探究情理
(一)、教师讲解活动要求。结合示例来指导学生如何品评诗联。学习方法:(逐联品析法)步骤:
1、结合注释,读懂诗联。
2、联想画面,描述诗联。
3、选取角度,品评诗联
温馨提示:步骤3可从内容、写法、语言(“炼”字、和修辞)等角度品评诗联。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二)、教师讲解:
1、首先结合注释读懂诗联:岱宗:泰山,宗:有首的意思。夫:语气词。青:指山。未了:不尽。
2、联想画面,描述诗联。泰山的到底怎么样呢?那一脉苍莽的青,横亘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3、选取角度,品评诗联。远望之笔。问句表达对泰山的惊叹。答句点出泰山其巍峨气势,青未了,写出泰山青峰连绵。无边无际。讲解如何选取角度?
(三)、学生活动大约5分钟汇报大约7分钟。两首诗之间安排演读《望岳》 学生总结,望岳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而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六、扩展延伸
(一)、诗句扩展
你还查到了哪些登高的诗句?学生共同交流。
古人登临高处,王羲之登高是为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高处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更是现实和理想。
杜甫登高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誓言。这是何等胸怀?
王安石登高抒发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雄心。这是何等气魄? 王之涣登高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更是一种睿智!
(二)、思维扩展
问题:登高望远抒怀诗给你什么启发?后学生交流。登高启示深,抒豪情 展雄心,慨人世 思故人…… 一切尽在诗人心。宇宙有高处,人生有顶峰 登高能望远,境界会全新。
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诗,品好诗,让这些诗词与你走过风雨,走进阳光,走向未来。成为给你启迪的心灯。
七、推荐阅读
杜甫《登高》、李煜《相见欢》、沐斋《空——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十二品》。
第二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欲扬先抑
梁园区王楼乡第二初级中学 :: ***
《欲扬先抑》教案
薛丹丹
欲扬先抑
梁园区王楼乡第二初级中学 薛丹丹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
2、通过《阿长与<山海经>》、《蝉》、《冯谖客孟尝君》几篇文章开展文阅读课,感受欲扬先抑的不同角度,从而学会运用。教学重难点:
通过同一主题的几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蝉》、《冯谖客孟尝君》开展文比较阅读,感受欲扬先抑的不同角度,从而学会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交流探究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纪晓岚吗?今天我们先讲一个跟他有关的故事,有一天,纪晓岚的一个朋友的老母亲过生日,请纪晓岚作诗祝寿,他稍作思索,提笔写道:“这个婆娘不是人”,四座宾客都吓了一大跳,正当人们满怀疑虑的时候.他不慌不忙写道:“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谁知纪晓岚又写下第三句“生下儿子是个贼”,这次四座宾客又不敢言语,哪知纪晓岚又从容地写了第四句:“偷得蟠桃奉慈亲。”宾客立马鼓掌叫好。大家觉得这首诗写得好吗?
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写得一波三折,让人忽惊忽喜,妙不可言,同学们,这种写法叫什么?(欲扬先抑)
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运用过吗?那就请同学们认真上好这节课,也许等会儿你就会用了呢?接下来,让我们先从几篇文章感受一下这种写作手法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