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现代诗歌鉴析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审美素养
现代诗歌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彩。现代诗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民族语言的演变和渊源。现代诗歌想象的思维方式以及审美的再创造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的暗示性原则、对比艺术、通感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它的绘画、音乐美可以激发学生心灵,促使他们迸发出审美创造的火花,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如何强化现代诗歌鉴析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审美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韵律之美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朗诵包括朗读与诵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朗诵是诗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都有这方面的要求。如《在山的那边》中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秋天》中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化石吟》中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金花》与《纸船》诗后的熟读这两首诗,直到能背
诵下来,然后进行朗诵比赛,《黄河颂》中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等。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教者更应明白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诗人锤炼的语言,诗歌表现的形象、彩、动态,以及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等都一一浮现在眼前。如《金花》,学生细细品味之后知道文中描写的是一幅乐天图,充满童趣,充满人生欢爱之情,那金花不就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吗?她有花一般美丽的外表,活泼鲜灵的身姿,温馨袭人的花香,还有点调皮,她心灵圣洁,高尚无邪。在她的心里,在她生活的世界里,处处都是爱和美。反复诵读这首诗可使学生加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还能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弘扬中华美德,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使文章内涵得到拓展。
诵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韵律。诗歌,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
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咏低吟《化石吟》诗句: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反复吟诵品味,学生体会到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
二、把握关键,感悟文字意蕴之美
诗的语言精练、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在诗里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其中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体现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的焦点。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著名诗人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我却用它寻光明,全诗只有两句话,虽短小却警醒世人,表明作者及当时整个时代人们的心声:渴望光明、自由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诗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练传神。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我在一斑上精当讲解,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上《秋天》一课时,我把诗歌的第一节进行了一个小手术,把其中的每一句话均抽掉了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学生把动过手术的单薄的诗歌和原诗相对比,反复体会缺失的词语,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品析诗歌语言对于入景、入情地感知诗歌非常重要。
三、捕捉意象,体察诗歌情感之美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
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是作者表达的心意,情志;是形象,物象(如山川草木等)。意象合指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也指表达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所体现的情调、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诗词作品。比如《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自己的思乡之深,思人之苦,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主题。
四、展开联想,体味诗歌含蓄之美
鉴析诗歌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
验。比如《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涵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诗的前三节似乎仅在平直地描写林中的那两条路的不同,但其中却蕴涵着极大的比喻意义,第四节诗人笔锋一转,从林中之路跃到描写人生之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几句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诗人还注意引起人们的联想,把理性与情感混融于一首短诗之中,深化了这首诗的内涵,给人以丰富的启迪。诗人是通过优美的意境创造和浓郁的抒情表达把哲理隐含其中并传递给读者的。
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诗情,就要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出来。如《雨之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到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
五、调动想象,领略诗歌意境之美
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的,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的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化石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种和谐而广阔的、能够诱发鉴赏者丰富想象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的艺术境界。意境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清新优美等。抓住以上这类关键词并联系具体诗歌反复训练,就不难做到明意境的要求,即在充分理解诗句并将诗句散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所表现的艺术境界的特点。
六、知人论世,准主观寄托之美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意象在诗歌中是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彩的物象。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
想感情。否则,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歪曲的。要领会情感美,知人论世是第一步。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就是情感突破口。准情感突破口也是把握诗歌旨趣、领会情感美的有效方法。如席慕蓉的《乡愁》中,”“月亮”“挥手等意象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之情。又譬如《星星变奏曲》,其中最主要的意象就是星星,一般来讲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而在这首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亮的微弱光明,借此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另外用”“冰雪等意象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探讨星星的意义,也就是探讨了诗歌的主题。
七、分析比较,辨别不同风格之美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些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新旧学习内容的迁移,通过比较分
析来提高诗歌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这些诗歌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乡愁》和所学过的诗的不同之处,《乡愁》还表现了诗人强烈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这样一比较,自然收到了良好的理解诗歌的效果。又如教学《雨说》,我让学生联系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描写春雨的语句,通过分析比较来增强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广度和深度。教诗歌和学诗歌,如果教师仅仅就诗论诗,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学了诗歌后,在师生的共同协作下,针对不同的诗歌及其作者意图作对比分析,发现双方的异同。比如说从结构上作比较、从作者的写作风格上作比较,体会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的感情寄托。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现有的诗歌,去体会赏析另外的诗歌。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增进认识,使他们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八、辨析手法,欣赏艺术表现之美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比如在诗歌赏析中,要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等。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如著名诗人邵燕祥在《致空气》这首诗里,就运用了大胆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手法,用象征手法,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其特点无所不在”“踪迹难寻等,在对空气这一时刻难以离开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友谊、对真诚的赞颂。自觉地理解吸收借鉴优秀诗歌中的写作技法,一方面可提高鉴赏水平,另一方面对写作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