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七·八单元  单元测试|苏教版

第七、八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一填 (28分)
1.      3    4    2      6    2    7    3
          2            1            1
3. ☆□△□□○○○☆
(1)上面一共有(    )个图形。
(2)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
(3)把右边的8个图形圈起来。
(4)从左往右数第6个图形是(  )。
4. 10    9    3    8    0    1    7    6    4
  (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左往右数,第6个数是(    )。
  (3)0是第(    )个数,你是从(    )往(    )数的。
  (4)把上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2分)
5. 一,哪一排与其他的不一样,在后面的 (  )里打√。(4分)
测试题
○○○○○○○
△△△△△△△
☆☆☆☆☆☆☆
△△△△△
○○○○○
□□□
☆☆☆☆☆
(2)
(1)
 
二、口算  (10分)
5+3=                8+1=            10-3-2=
7+3=                5+5=            8-4+5=
2+8=                8-5=            7+2-6=
10-5=                2+8=            7+3-1=
三、在○里“>”、“<”或“=”  (6分)
2+5 3+4        7-2 7-3        8-2 6+3
4-3 4+3        4+2 4-2        4+5 7+2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分)
(  )-5=5        3+(  )=10        (  )-3=3
7+(  )=9        9-(  )=2            (  )+5=10
五、比一比 (6分)
    1. ○○○○○○○            2. ○○○○
      (    )比(    )多。                (    )比(    )多。
      (    )比(    )少。                (    )比(    )少。
六、用1、2、3、4、7这五个数写出四道算式 (4分)
七、看图写算式 (18分)
1.(1)○ ●            (2)△
+2=                        8-=
2+=                    8-=
(3)                                (4)☆☆  ☆☆
  (1)                                (2)
(3)                                  (4)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
八、在下面正确答案的里打√ (4分)
                        9    6      8      3    7
1.比5大又比8小的数有:
                                  6    7      8
2.4后面的第3个数是:
九、画一画,填一填 (6分)
按照左边的数涂,并数一数还剩几个没有涂。
    ○○○○○○○○    还剩(  )个。
    ○○○○○○○○○    还剩(  )个。
    ○○○○○○    还剩(  )个。
    ○○○○○    还剩(  )个。
十、把合起来是9的两张卡片连一连 (3分)
十一、下面有6堆东西,其中4堆个数相同,只有两堆和其他不一样,是哪两堆?请把它们圈起来 (2分)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十二、照样子,填一填 (7分)
+++++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
十三、创新能力题 (10分,不计入总分)
根据已经画好的图形规律,接着画下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