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廉洁家风故事讲述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 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提起“家风”,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兴盛、 社会的安宁、 个人的成就, 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 般的影响, 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 。 家风正, 则民风淳; 家风好, 则政风清; 反之, 家风浊,则社风浑; 家风邪, 则世风日下。 因此, 立好“家风” 这面镜子, 照清自己, 辐射他人。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只有树立廉洁家风,才能享受清正安乐的人生。
提到廉洁, 我们想到的一定是正直、 光明,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一个家庭若不兴廉洁家风, 贪腐病毒就会趁虚而入; 一个人若意志不够坚定, 幸福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因此, 树立清廉的家风, 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 自然成为了我们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即便社会发展到了今日, 民主法治, 社会,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 廉洁清正的家风在营造社会风气甚至是党风党纪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个家庭是一滴水, 只有每一滴水清澈明净, 方可汇聚成透彻洁净的河流。 一个人如一棵树, 唯有他在风雪的催压下屹立不倒, 在繁花的诱惑前不为所动, 方能真正站成一棵亘古的青松。
近年来, 腐败行为大量发生, 某些人的人生天平失衡, 道德底线崩溃, 最终在腐败的道路上
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 成了人民的罪人,民族的败类。 究其原因, 除了其自身的问题外, 家人对“廉洁自律”概念的无知、 法律知识的欠缺, 导致他们没有及时纠正这些腐败行为,没有以家庭和亲情的力量及时把他们从犯罪边缘拉回, 反而在无意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 就此把亲人送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 君不见“夫妻双双把牢坐” 、 一家几口进监狱的现象比比皆是; 君不见腐败走向家族化、 集团化的现象愈演愈烈, 这些人由于家风不正, 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 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还让自己家庭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 这样的最终结局, 发人深省、 引人深思。 其背后无不隐含着家风、 家庭对干部、 对家人的深刻影响。
所以, 如果我们的家人不贪恋金钱且严于律己, 懂得廉洁文化对家庭、 对自己亲人的重要性, 知道廉洁家风教育是自己幸福家园的坚固堡垒, 时常提醒着家人, 从点滴注意自己的言行, 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就会避免“温水煮青蛙” 的悲剧。 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有更多欢笑, 少更多泪水。 因此, 如果说家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那么廉洁家风教育就是这道防线建设的基石, 就是一道照亮家庭成员心灵的廉洁之光。康德曾说, 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 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 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以心为本,心中高洁, 人自清正。
林则徐说过: “子孙若如我, 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 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 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 益增其过。 ”曾国藩是清末名臣, 他在家书中说: “予自三十岁以来, 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 盖子孙若贤, 则不靠父辈, 亦能自觅衣食; 子孙若不贤, 则多积一钱, 必将多造一孽, 后来淫佚作恶, 大玷家声。 故立定此志, 决不肯以做官发财, 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 ”在他的严格教育下, 大儿子曾纪泽成为我国著名外交家,收回割让给俄国的半数以上的国土, 取得了晚清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外交胜利。 严复曾评价他说“真不愧为曾文正公之子” 。 次子曾纪鸿成长为著名的数学家。 他的后代政治家、 科学家、 学者人才辈出,没有一个不成材的, 整个家族成为一个可观的文化现象。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他同朝做官的亲弟弟曾国荃, 由于他贪财好货, 家风不廉, 家庭虽然迅速积累起百万家产, 但他的后代却贪腐挥霍很快败落,为后人所不齿, 最后落得个贪官的骂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只有这千千万万个细胞健康活泼, 呼吸吐纳着文明勤俭、 廉洁自律的氧气, 社会和国家这一庞大的肌体才会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所以, 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让家庭成为温馨和睦的港湾, 成为远离腐败的净土。
最后,清正廉洁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呼吁: 让廉洁阳光照亮每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