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事迹简介(10篇)
中外名人事迹简介篇1
  近得姜德明先生题赠的他的一本新书《与巴金闲谈》(香港文汇出版社7月版),为巴金研究会策划的《巴金研究丛书(甲编)》之一,限印1000册。此书前有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列入《阁楼丛书》);这一次是增订本,新加了十篇*。书的正文之后有巴金旧著的书影和书信手迹影印件多份,读起来赏心悦目;封面干干净净,一无装饰,尤得人心。现在许多书内容其实还好,而封面花哨甚至恶俗得很,令人胃口大减甚至望望然而去之。
  德明先生是散文高手,所记的又是他同巴老的闲谈,其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之高,自不待言。巴金致姜德明的信中也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话题,给我留下甚深印象的有两件:
  其一,巴老的《十年一梦》在姜先生主持其事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后,他在1987年2月25日的信中说:“稿费请代捐赠文学馆,麻烦你了,谢谢。文学馆的建立你也出了力。你一定高兴它的发展。”而稍后他想再要十本送人,又于9月17日的信中特别提出,该书“倘使未售尽,我还想买十册。购书费,得到寄书通知后即汇上。请费神代办。”
  其二,1990年秋日本作家井上靖将率团访华,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当年早些时候出版了井上靖所著小说《孔子》一书的中译本,当即寄给巴老一本;后来得知井上靖要在10月下旬到上海来看望巴金,病中的巴老决定要抓紧读他这本书,但不知藏在书堆的哪一部分,不到了,于是托人再弄一本,姜先生又赶紧给他寄一本去。而后来井上靖本人也病了,不能来访问,于是巴老在当年11月12日写信给姜先生道:
  《孔子》早收到了,谢谢。
  没有回信,只是由于病的干扰……不能工作,也不便活动。更可怕的是记忆力衰退。当初托褚钰泉代购《孔子》,是因为听说作者十月下旬要来看我。几年前我在东京同井上对谈,曾说他的小说出版,我要认真地拜读。我不愿失信,所以着急起来……收到您寄的书,我带到杭州读了一遍,回到上海就听说井上取消了这次旅行,接着又意外地发现了另一本《孔子》,连忙写信向您表示谢意。请原谅我的健忘。
  1987年巴老八十四岁,1990年则是八十七岁。他老人家的身体无可避免地衰老下去,而精神却同青年时代一样充满激情,而且容易着急。像这样生动有味的细节,很可以补入现在已经编撰得相当细密的巴金年谱里去。
 
中外名人事迹简介篇2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岛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住着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家用。那些贵族地主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
  父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一点也没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墙上挂上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
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他还用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亲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获得各种感性经验。外国名人故事
  安徒生在他以后的写作生涯中能够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都是与他小时候的这段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的。
 
中外名人事迹简介篇3
  徐悲鸿卖画
  “七七事变” 后,日寇到处烧杀抢掠,使数以万计的难民逃离家乡。徐悲鸿冥思苦想:“该如何为国家。为人民、为抗战出一点力呢?”他决定去新加坡举办画展,筹款捐助难民,同时向
海外华侨宣传抗战的道理。
  1938年岁末,他来到新加坡,正值盛暑天气。为了准备大量作品在画展上出售,每天站在画案前,挥汗如雨地作画,夜以继日地工作起来。一位华侨朋友劝阻他不必如此不分昼夜地作画,徐悲鸿说:“我是在为祖国苦难中的同胞作画啊!”
  日日夜夜的煎熬使徐悲鸿突然病倒了,腰部剧烈疼痛,他被迫在病床上躺了下来。腰疼尚未痊愈,他又顽强地拿起了画笔。画展如期开幕,华侨们踊跃支持祖国抗战,竞相购买徐悲鸿的作品。画展结束后,他把卖得的巨额画款,全部捐献用来救济难氏,自己分文不取,连路费也是自己负担。
 
中外名人事迹简介篇4
  志在救国救民
  邓恩铭16时,由在济南做官的二叔父接到济南来读书。家里人都希望他将来能飞黄腾达,
光宗耀祖。但是,他在离开家乡贵州省荔波县时,就写下了“志在黎民”的诗句,决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济南一中读书的邓恩铭整天和同学们到街头演讲,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他被选为“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结识了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王烬美,两人成了亲密的战友。
  1920年9月,他俩发起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改名为山东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6、7月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来,敌人到处搜捕他,亲友劝他回乡或升学。邓恩铭矢志不移,用“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的豪壮诗句来表达他为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中外名人事迹简介篇5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拥有无数崇拜者,他的话甚至被奉为至理名言,而除了名誉、地位,他和他的夫人还共同拥有丰厚的财产和可爱的孩子。看起来,没有任何人的婚姻能比他们的
更美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