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又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阿凡达》观后感_

  件www.5y
  kj  由于看的上一部影片是《XX》,所以令我不得不对美国人商业片那种秉持的一贯风格佩服得“无底投地”,所以像我这种人最好不要看美剧,否则内心的阴暗面何处安放呢?还是去看日剧好了。
 
  回归《阿凡达》,由于鄙人看的是3D的,所以难受得不得了,那眼镜几乎要把我的鼻梁压垮,偏偏我自己还有一副眼镜呢,索性我看到一半我就忍无可忍把那副3D眼镜拿下来了。对了,忘了说电影放映前广播里还唧唧歪歪个没完没了,什么不要对眼镜弯折、摔打,还有出门要归还眼镜如此种种。这种氛围实在是不咋地,我无可奈何地到了柏杨先生的那本《丑陋的中国人》。
阿凡达观后感 
  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阿凡达》,我现在才去看,实在是对不住,对不住蕾啊,我自个儿先去了~我已经被小道消息说《阿凡达》要下线了之类的逼心惊胆战,要是这部共耗资5亿美元的
电影史上最为昂贵的作品我错过了该怎么办啊?(鄙人还是不理智~)抱歉啊,我食言了~这副模样倒挺像影片中那位女主角娜蒂瑞砍了那个像鬣狗的生物后痛心无比的情形~然后我发现纳美人和印第安人的相似之处,印第安人杀野牦牛还要举行仪式欢庆一番,比起这些所谓的野蛮人,我们这先所谓的现代人在饭店挥霍无度,肆意浪费,而不懂得为“天赐”一般的食物感恩,实在是惭愧。不过感恩这东西是形式上的,我不知道用心和不用心在现实表现上有什么区别。达尔文明明是物竞天择的观点,却被中国误解为弱肉强食(就是那个“落后就要挨打”)。也许生活与生存之间本身就是相悖的。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是不同的,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复杂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们祖先要达到的大同、普度众生,西方的神明生活的伊甸园,理想中的自由、平等终究是理想,但也许就是我们寻觅已久的活着的理由吧。
 
  一直以来我个人都偏爱文艺片,所以对特效也是无话可说的,所以就不加评论了,总之,导演、制片、投资方往里砸很多钱,也会有很多人再把钱砸过去,比如,我就参与砸钱的队伍中去了?
 
  对利益交易的反感会产生清高,再次重申重声我从不把自己当做崇高的文艺青年,所以我甘愿溺在这淌洪水中。
 
  扯淡,以上纯属扯淡奥~~~
  现在已经很晚了,现扯到这里,有时间继续~~~
  (电影刚看完就来这赶日志,思绪还没理清,先就这么着)
 
  今天继续啊~~
 
  比起童话我更愿相信神话。
 
  《阿凡达》的故事只能停留在神话的基础上,是无法上升到小说的艺术。不过,也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寓言。总之要比卡夫卡的寓言好懂多了。寓言一难懂,争议就随之而来。为了保持炙手可热,而又不能成为烫手山芋,于是在大众口水的衍化下成了外星钉子户的寓言。
 
  在我的理解上是人性和利益的抗争,这点美国人在电影的认知似乎和行动上有所差距。但差强人意的还是弱者总能战胜强者,正义一定压住邪恶的故事结构。只因为被大多数人追捧,我想是每个人心中都渴望成为英雄,渴望奥特曼打小怪兽的那份美好吧。
 
  这次环保和反战的主题具有现实意义。但我又悲观地看见男女主角最终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圣母的护佑有了充满希望的明天,但曾经和他们一起浴血奋战的朋友们都成为了炮灰。个人英雄主义终究是个人英雄主义,表面上不乏璀璨光辉,但是是金子总会花光的,这条路我不知道能走多久。但乐观的美国人是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眼前痛快的景象来的似乎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他次,《泰坦尼克号》令大家都印象深刻的是那句“youjump!Ijump!”发展到《阿凡达》时成了“Iseeyou.”由于去年寒假我还在迷《莉莉周》,对立面的一首插曲《爱的实验》十分青睐,歌词里就反复出现悠扬的“Iseeyou.”两者之间似乎完全不能说是抄袭,内涵在《阿凡达》和《莉莉周》中的领悟也是风牛马不相及。但不得不说的是,“Iseeyou.”已经不算有新意,令人如饮醍醐,津津乐道了。所以说,编剧绝非卡梅隆的强项,还是在特效和3D的创意
上使影片加分。
 
  写到最后倒距初拟的标题没有关系了。没关系,只是一时冲动的想法,不论未来这个世界是幸存还是毁灭,总需要当下的生活。
 
 

  件www.5y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