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导学案(第一课时:《定风波》)
学习
目标
1、 知人论世,朗诵并背诵本词;
2、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中寄寓的感情;
3、 反复吟诵,领会重要词句,感受人物形象;
4、 体会诗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怀,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学习
重点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学习
难点
1、分析景物的特点,捕捉作者寄寓在其中的情感;
2、领会词中抒情的特点以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
学习的内容、步骤与方法
环节
要求(导)
学习内容(学)
课前自主预习
苏东坡突围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
1、关于苏轼: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               
          。苏轼(1037~1101),字          ,号          ,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        代杰出的          家、   
        家。 他在政治上一直不得志,但在文学上成为一代大家。他的散文、诗歌都很有成就,书画亦造诣极深,在北宋享有盛名。他的词,突破当时柔弱词风,扩大了题材,境界开阔,语汇丰富,不拘声律,词风雄健,开            之先河。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诗与            并称“苏黄”;词又与            并称“苏辛”;书法与                 
            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同行(    ) 吟啸(    )  一蓑烟雨(    )  料峭(      )
3、字词释义
已而:                                                 
芒鞋:                                                 
吟啸:                                                 
蓑:                                                                       
料峭:                                                 
向来:                                                 
萧瑟:                                                 
【整体感知】
1、在课本上翻译词前小序,并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2、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探究合作交流
时间:40分钟
赏析上阕,回答下列问题:
1、整首词写词人在雨中冒雨前行,那这雨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2、仔细体味“莫听”“何妨”“ 吟啸徐行”“ 轻”“谁怕”“ 任”这些词语,从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风雨,苏轼是怎样的心态?
                                                       
3、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轻?这里的竹杖芒鞋有什么深刻含义?
                                                           
                                                       
                                                       
                                                     
4、“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只指自然界的风雨?
                                                                   
                                                           
赏析下阕,回答下列问题: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词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2、“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句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合作探究:
1、在该词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
                                                     
                                                       
2、《定风波》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课后拓展延伸
时间:40分钟
诗歌鉴赏
  苏轼
雨洗东坡月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喜欢苏东坡 
方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标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酒、月都会大为逊。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若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都“馀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情,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的“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去佩服和仰慕,再无话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太才华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安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笔,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彩。一个人能活到如此地步,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 家先生一次不由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1.说说文章开头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综观全文,作者喜欢苏东坡并为他倾倒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手法及其作用。
                                                         
                                                           
                                                       
课外推荐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方方《喜欢苏东坡》、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