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词的历史感、空间感与沧桑感
作者:黄美伊
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3期
      内容摘要:赤壁成为了苏轼的心灵高地,在此写下了著名的“一词二赋”,其中赤壁词属豪情之作,抒写了生活的洗礼和生命的锤炼。词作情致复杂,儒道释皆有,手法多端,记叙、描写、抒情融合,意蕴综合,历史感、空间感和沧桑感兼具。
      关键词:赤壁词 历史感 空间感 沧桑感
      千古之后,再无苏轼;千年之间,唯此一人!读苏轼词,自然有一番精神洗礼和生活享受。他的伟岸及人格魅力,后人望尘莫及;他的豁达及笑看风雨,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绝佳的典范,他的热衷和执著人生,为我们宣示着一种生命态度。“乌台诗案”后,苏轼谪居黄州,创作旺盛,黄州的山山水水皆成为慰藉苏轼心灵的景致。苏轼,处黄州,身虽“居士”,事在“东坡”,却“心忧天下”,“壮怀激烈”,尤于赤壁情有独钟,赤壁的文化意义,是苏轼对自己内心世界矛盾的超越,是对生活、外来、信念的坚定的执著。其《念奴娇·大江东去》词,儒道佛思想浓烈,然其间却浸润着一股士子风范的凛然浩气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词作通过整合的表达,融写景、叙事和抒情于一体,流露出复杂的思想,有儒、道、佛三教
之意,让人沉思。思忖其间强烈的士子情怀与忧患意识,亦可从中读出旷古的历史感、渺远的空间感和深沉的沧桑感。
      一.旷古的历史感苏东坡突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一种历史感的认同,写出了历史的深邃和古老。历史和传统都是我们不可分割的文化基因,承传凝聚力,才能发挥创造力,历史是我们行进的助推器。苏轼“望江兴叹”,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风物联想历史,怀念英雄;杨慎“惯看秋月春风”,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从江水追溯古今,感喟人生;2008年5月,连战先生访问荆州,题词为“大江东去  一时多少豪杰”,胜地访古,油然而生的还是历史的记忆,“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历史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和感想。苏轼赤壁怀古,与唐代杜牧《赤壁》诗情相趣而致相异,诗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苏轼与杜牧,一宋代一唐代,都对三国历史事件(赤壁之战)的回顾,都借“美人”(小乔、二乔)由头,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周瑜)的看法,历史认同也有所不同,苏轼认为周瑜胜利那是“雄”(姿)和“英”(发),属英雄有用武之时,杜牧认为周瑜胜利那是“便”,运气好,捡了个便宜。苏轼与杜牧,皆于三国英雄周瑜有好感、有同感和有痛感。一是唐代杜牧对三国及周瑜的历史慨叹,是对比,周瑜幸运,自己落魄,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语间有阮籍登广物战场,生“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晋书·阮籍传》)之恨。二是宋代苏轼对三国及周瑜的历史观照,是反差,周瑜风流,自己坎坷,借怀古来泻其
心间愤懑不平之气,词句仿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发“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