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古诗文的诵读技巧并能背诵、默写这首词;
2、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知识链接】
1、苏轼大致生平及评价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贬任地方官。元佑中,旧党执政,苏轼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因与司马光在政见上发生分歧,被旧党所恶,再次外调,等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重重的打击。宋徽宗即位,苏轼遇赦,第二年死于常州。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几乎是一位全才。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诗歌方面,是宋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和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被誉为北宋
四大诗人,和黄庭坚并称“苏黄”。词的创作上,扩展了词的境界,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与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
2、写作背景
    宋神宗年间,苏轼因反对新法,屡遭贬谪。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被贬黄州期间,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
    现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评价:“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了。”
三、课文阅读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羽扇纶巾(        樯橹(    )(      一尊还酹江月(      同行(    吟啸(    一蓑烟雨(      料峭(     
2、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人物:          故垒:                雄姿英发:
樯橹:              一尊:                酹:
已而:              芒鞋:                吟啸:                料峭:
补充注释:
    竹杖芒鞋:是失意潦倒、穷困下贱的标志。骑“马”则是属于官运亨通的达官贵人之列。
    向来:刚才,方才之意。如“失向来之烟霞”。
3、填空。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                    )。
    苏轼(1036—1101),字      ,号        ,四川眉山人,  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特别是在词作创作上大胆创新,开创了      派词。文学史上有“苏黄”(黄庭坚)、“欧(欧阳修)苏” 、“苏辛”(辛弃疾)”之说。
4、整体感知《念奴娇.赤壁怀古》
1)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2)从表现手法来看有什么特点?
3)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之间,特地加上“小乔初嫁了”,是以          ,表现周瑜当年                             
5、整体感知《定风波》
1)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表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3)“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5)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四、课堂练习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或释义正确的一项(  )
A、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    卷起千堆雪(雪花)
B、羽扇纶(lún)              一蓑(一袭蓑衣)烟雨任平生
C、早生华发(美丽的头发)        料峭(形容微寒)春风吹酒醒
D、一尊还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江月
2、判断下面各项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
B.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称为上片、下片,或称上
阕、下阕,因为一曲便是一阕。(  )
C.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一曲为一阕,“阕”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  )
D.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规定的。(  )
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
A、终岁不闻丝竹声      B、举酒欲饮无管弦
C、足下蹑丝履            D、君当作磐石
4、“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有的须从“旧”的本义引申)的有(  )
A、故作不良计            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C、池鱼思故渊            D、故国神游
5、下列各句中的“国”字与例句中“国”字的意义相同的句子有(  )
  例句:故国神游
A、红豆生南国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妇人暂而免诸国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E、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F、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句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这几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这几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7、默写。
(1)乱石穿空,                  。江山如画,           
(2)大江东去,浪淘尽,             
(3)莫听              ,何妨吟啸且徐行。
(4)回首向来萧瑟处,               
五、拓展阅读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东 坡①
        苏 轼
雨洗东坡月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片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苏东坡突围?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本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所作。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恨”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