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壁 赋》教 案
陕县二高 胡松华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知识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 能力目标
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品味、鉴赏课文精美语言
2、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3、学习赋主客问答这一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苏东坡传·序》(投影展示)(学生齐读) 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胸无城府,童心未泯,积极入世,在惆怅失意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词;在被贬惠州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得意之诗。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药的乐天”,被贬黄州后又该如何解脱苦闷? 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他的《赤壁赋》,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师板书文题) (二)感知课文(预习检查、积累知识) 检查导学案的自主完成情况,学生代表发言。 (三)听配乐朗读,领会情感 问题⑴:苏轼在游赤壁时情感有怎样的变化?出表示心情变化的词语。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乐甚(乐)→愀然(悲)→喜而笑(乐) 问题⑵:作者缘何而乐? 学生讨论; 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因为景美而乐 师问:美景何在?请同学们出描写赤壁美景的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问:那几个动词和句子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月夜的愉悦心情?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师问:这样的美景使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朗读出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明确背诵思路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乐在何处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三、豪情: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 问题(3)缘何而悲?(那些段落写悲?) 学生讨论: 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悲从歌中来 悲从箫中来 悲从客中来 师问:从何看出歌是悲歌? A“倚歌而和之’客只是在和,也就是给苏子伴奏 B、歌的内容:“香草、美人”喻对君主的渴望,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态度和不甘沉沦的情怀。 师问:如何写箫声之悲?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问:如何写客人之悲?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分别是怎样阐述的? 一悲英雄业绩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者 二悲自身渺小、人生短暂 三悲理想与现实之冲突 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 比喻:苏东坡突围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二三段。 问题(4)为何转悲为喜 学生讨论: 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变与不变“的角度:水与月两个意象 乐: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 (月) 卒莫消长也 (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取与不取“的角度: 不 取 取 ↓ ↓ 非吾之所有 清风明月 问题(5)面对灾难性命运,苏轼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 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以坦然的心境欣赏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 (四)合作探究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古代赋体常采用主客问答,最终抑客扬主的表现手法,文中的客不必确指同游的客人,主客双方,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两个思想对立面,主客驳难其实就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主说服客,即反映了 作者思想深处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取代了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 全体起立齐读全文,感受苏轼的达观精神。(大屏幕投影背诵思路,)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师小结:有些崇高的灵魂总能跨越千百年给后人留下智慧,这是人间的奇迹,苏东坡就是这样的奇迹!我们应该感谢黄州,是他成全了东坡,给了我们一个才华横溢的东坡,给了我们一个能背负起所有风云变幻的东坡,给了我们一个豁达乐观的东坡,给了我们一个千古风流的东坡,也感谢东坡为我们留下了这用清风、明月、大江、山石拼成的永恒的精神盛宴! (五)拓展延伸 你从苏子的超脱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怎样看待。 (六)延伸阅读(投影) 师:我们崇尚苏东坡,我们渴望成熟,请大家课后读一书读一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东坡突围》。 | 多媒体投影苏轼的一张画面,配上音乐背景,老师导入。意在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自然进入文本阅读。 意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学习一些诵读的方法。在听读中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按照苏轼的心情是如何变化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逻辑顺序来探究。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激发学生思辨的能力,体悟哲理内涵。 师根据学生回答打出字幕。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背诵思路,在诵读中加深情感体验。 小组间深入讨论,交流发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导学生把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外化出来,训练语言表达。同时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 师在讨论过程中完善板书,对比鲜明、生明朗苏轼的思辨。 结合生活体验深入思考。 意在让学生理解 赋主客问答这一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意在重视诵读的内化移情作用,加深理解。 意在拓宽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走出“文本”。 | |
板书 设计 | “水月”意象 景 ↘ 乐——悲—— 乐 ﹛情﹜→ ★永恒 {消极}客 ◆ {积极}主 理↗ | 意在凸显作者的思路与文赋的特点及作者的人格魅力。 |
作业 |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阅读一书一文 3、请以“换个角度看世界”为话题 写一篇短文 | 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读、写、感、悟一体。 |
教 后 记 | 阅读教学体现的是客体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这与古代文论中的“言、象、意”理论存在某些相似性。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哲理性很强并蕴涵了作者深沉情感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文质兼美,情理并茂。作者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阐述哲理。作为高一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和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可以穿过作品这道长廊,走进作家的内心深处,更深层次地探究作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诵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品味语言,鉴赏意象,逐层体悟情感,把握哲理内涵,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从课内到课外,以教材为例子去读相关的文章。既注重学法的指导又注重能力的培养,这就很好地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象、意”理论与西方“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