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仙化境——苏轼《定风波》的哲理解读
作者:耿灿
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10期
    耿灿
    (内蒙古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苏东坡突围    [摘要]作为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历来被世人尊称为“坡仙”。他的词作《定风波》不但具有卓越的艺术美感,更完整体现了苏轼对于苦难人生的理解。文章从化自然之境,化人生之境两个层面对《定风波》的内涵主旨进行解读。
    [关键词]坡仙;《定风波》;自然;人生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0-0010-02
    [作者简介]耿灿,女,河北省辛集市人,内蒙古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文艺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学、文艺美学研究。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同时又是遭受磨难最重的文人之一。他一生坎坷,被贬四次,身历八州,如此多的苦难集于一人之身,命运似有不公。但是在之后,回头眺望北宋,我们又会感到命运之于苏轼是大公平。因为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苏东坡,也让他成为不可复制的苏东坡。而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他的文人身份,林语堂先生作《苏东坡传》有这样的疑问,“他是那个著文章的诗人文学家?还是一个对老百姓抱有道德心的政治家?是一个在党争之中不断流离失所的人,还是那个打通了儒释道的哲学家?他是月下行吟的诗人吗?”而宋代文士戴复古在《赤壁》中直呼苏轼“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直接为他冠上了“仙”的名号。对于苏轼的坡仙气质以及他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在其词作名篇《定风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