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刘琦虹
来源:《广东教学·永生的眼睛教育综合》2017年第38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传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从语文教育的外在目的看,工具性强调的是语文课程的功能和目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应突出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德、智、体、美和谐的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强调统一,而不是结合,颇有深意。如何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和谐的统一呢?第一,两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属于人类文化,又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非常深广的,小学语文包含母
语使用的规范和技巧,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彩,是作者睿智见解和个性风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这是语文的人文性所在。因此,追求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
        一﹑通过情感朗读,以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要求学生充分地读书,是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过程和方法。如: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陈淼所写的《桂林山水》的课文时,教师深情并茂范读课文所营造的情境,学生陶醉于文章所描写的美景,被文章的优美语言所吸引。他们的内心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极大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再抓住重点词、句、段落,引导学生采用默读、自由读、同位互读等10多种不同的形式朗读方法,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做出鼓励性的评价,让人人乐意去读,并在读中接受美好情感的熏陶和高尚道德的教育。极富感情地朗读,有助于情感共鸣,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读书效率。读的时间足,读的目标明,读的形式活,读的层次清,不仅提升了阅读感悟,从而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提高了阅读效果。
        二、加强语感渲染,以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故事性强,感人至深;有些文章极富有情感性、人文性、综合性,有利于铸造人的创造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应抓住以上文本的写作特点,根据文章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文章中提出问题,引起讨论,在问题的讨论中加深理解,激发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课文《梅花魂》的教学中,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表露了一位老华侨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这样展开训练:学生自由感情朗读,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反复读并思考: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并紧紧抓住一个字:,引导学生在阅读这几件事时感悟,外祖父的魂究竟指什么?画出描写老华侨的一些令你感动的句子,体现了这个魂的。送墨梅图”“赠梅花帕是老华侨爱国心的集中体现,教师善于抓住课文中这一十分有富人文性的内容,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调动学生情感智力,培养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看着画面进行想象。画面中,船渐渐地消失在滚滚波浪中了,微风轻轻地吹拂着老华侨的一头白发,一行热泪在老华侨那刻满皱纹的脸上无声流淌……画面在这里停住了。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喜欢的表达方式,例如:根据画面如何进行续写或场面描写;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学生的感情随着阅读、感悟,已被老华侨的精神所感动。学生仿佛融入故事中,把情感推向了高潮,他们的情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录像后的说话安排,正好给学生留下了口语训练的空间。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觉、认识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更要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不符合的见解加以引导,他们的发言从不同角度将主人公的一片爱国深情更加立体化了,的内涵更加丰富了,学生们为魂而感动,为魂而发出赞叹。这种教学方法挖掘了教材中的工具性、人文性的内涵,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三、通过情感体验,以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标准》强调: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
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阅读中得以渗透,这正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教授《永生的眼睛》一课时,由于内容不难理解,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读过课文后,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由于课前布置了查阅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学生借助资料的理解就广泛多了。有的回答:这位父亲用自己的言行在影响、教育着孩子们,我觉得他非常了不起。也有的回答:父亲把死后的母亲角膜捐出去,似乎太不尊重死去的人了,虽然这是母亲的遗愿。另一学生听到前两位学生的发言,持不同意的观点说:父亲能够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他做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同学们相互相展开争论,看着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教师顺势利导,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值得别人学习、尊重的呢?学生回答:处处关心别人,做出對别人有意义的事的人才值得大家学习、尊重……”。由于学生的个性、生活体验不同,以上学生的回答都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独特体验,这对学生来说是言者无罪,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
体感受。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即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发挥自我、实现自我,让工具性与人文精神在阅读教学中得以渗透,突出人本,体现关怀
        语文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潜能,这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文能力,有利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文化熏染,端正价值观,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