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永生的眼睛
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永生的眼睛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准备:
    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
1.激情导入: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
2.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阅读导读部分,看看课文中要求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3.明确目标: 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体会含有“骄傲的句子”。
二、粗读课文 感知大意
1.学生带着问题跳读课文。
2.交流。
l)课文主要写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重点交流一家三代人对捐献眼角膜的做法。)
2)出含有“骄傲” 的句子。
三、自读自悟  赏析重点
1.学生读含有“骄傲”的句子,练习课文写出自己的理解。
2.重点品读:
1)品读第一句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结合上下文妈妈和外公做的一切指什么?温迪为什么感到骄傲?与当年的琳达的态度相比你体会到了什么?(结合父亲说的两段话,体会温迪关爱他人,正确看待捐献器官。) 引导学生品读有关语句。
2品读第二句。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这句话中的骄傲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强调“14岁”?(对女儿的支持,与当年自己的态度相比较。)
出示原文结尾: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学生读后轻声读材料,师过渡到题目:女儿温迪的眼睛在盲童的生命中得到了延续,所以题目是——“永生的眼睛”(学生读题目)
此时琳达深深感到“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关爱别人的思想)这种思想代代延续,所以题目是——“永生的眼睛”(学生再次读题目)
3.品读人物语言:
文中琳达的一家人给我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三个人物分别有什么不同认识?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些认识我们是通过文中那些语言体会到的?(引导对人物语言的描写。)
四、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
1.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到人物的崇高品质,读懂了文章的深刻思想,这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让我们运用这种方法读这样一篇短文文章中的大个子是怎样一个人?
一双没有取走的鞋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见那个高大的身影。但是,他没有看到。
一天傍晚,一位瘦瘦的排长来到修鞋摊旁边对小鞋匠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一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鞋?”“啊……对呀。”“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元五,外加一个月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元钱得了。”
排长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排长转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双修好的皮鞋,喊道,“鞋子,鞋子……”
排长止住脚,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他特意来信让我把钱给你,谢谢你了!”说完,排长迈着大步走了。
2.交流答案。
板书设计:
捐献角膜—— 关爱别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