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1、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2、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活动;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3、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师、教材、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二)、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价值取向有三种:A、以经济发展为本B、以社会发展为本C、以人的发展为本。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内涵: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2、面向每一位学生;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一)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生活处处有语文1、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新的特点:A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全面发展;B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C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D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D强调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E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新课程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功德;逐步形成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总目标有四个特点:(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这是新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3)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4)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二)、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全人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首先要改革课程功能的单一化。
2、新课程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本理念包括:A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B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C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D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的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
基本理念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一)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中,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1、面向儿童现实生活世界。如《争吵》学生有类似经历学起来感到熟悉亲切喜欢学。
2、面向儿童可能生活世界。与现实相比较,可能生活更具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生活。它关注的是人的生活质量,是人的生命质量。《詹天佑》深入挖掘文章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内容要面向社会;二是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只有一个地球》教师让学生依据对资料的掌握,说出人类破坏资源的方式,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调查活动、阅读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互为补充。
(三)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堂学习内容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具体做法是:1、密切联系学生的想象世界。在学生感兴趣又有利与发挥创造性想象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2、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让语文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周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对语文产生兴趣。3、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概括、评价、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语文活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初步学会用语文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语文的愿望。
(四)着眼于儿童未来的生活。1、引导学生重视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感悟,掌握最基本的语
文知识及规律,学会学习语文。《争吵》中引导学生总结评价人物的方法。2、注意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去引导学生。
(五)讲清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六)强调培养理论抽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环境的沟通。《只有一个地球》
基本理念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一)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1、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1)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草船借箭》中关于“箭”“剑”的知识;三国的知识;古代官职的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自我建构的过程,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2)是学生的经验。经验是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它既是经验的过程,也是经验的结果,是经验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它既指经验着的事物,也指经验着的事物和感受的统一。
2、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句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了知道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一教学理念。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又是建构主义三精髓,建构主义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
(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写好实践性作文》学生通过交流与倾听,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使同伴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共享,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在交互中整合,在现实的交往中达到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动的目的。因此,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重要体现。
(三)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1、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这是新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落
花生》教师既尊重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又启发学生认识到:人都是有优点的,世界上既没有全优的完人,也没有全劣的庸人。全面地去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本身是唯物辩证法所倡导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引导一种主流的价值观。这也充分体现了对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2、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仅如此,当我们看待同一件事物时,由于认识的角度、思维方式不同,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发。每个人的这种独特的理解,一方面体现了世界的多样性、丰富性,一方面不断地完善、发展着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在这方面每个人的贡献都是独特的。
(四)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1、新知识是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后获得的知识。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基础,学生的认知结构越优化,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越大。良好的认知结构有这样两个特点:(1)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产生式的,具有条件;(2)结构中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易于激活。
(五)问题从学生已知引出。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是教学成功的有效策略。
(六)让学生掌握自由联想策略。教学生求知,就要十分重视让学生学会联想。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开启学生四位的闸门,探索新知,解决问题。旧知识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原形和基础,教给学生抓住契机引发类似联想,促进知识的迁移。
基本理念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基础提出学习目标,他会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从而在各自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2、学习方法自我选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舒展了灵性,获得了一种愉悦的体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也给了学生自信。可见,尊重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这是既尊重了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3、学习过程自我调控4、学习结果自我反馈。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
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1、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1)合作分组(2)规范操作(3)明确任务(4)形式整合(5)全班交流。交流的内容一是认知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与价值观(6)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作用是:A规范行为B发现火花C排除障碍D引导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