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未发展为成熟戏曲形态之原因
2007年7月
第34卷第4期
山西师大(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July,2007
V o1.34No.4
东北二人转未发展为成熟戏曲形态之原因
赵欣,孙红侠
(1.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太原030001;2.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北京100027)
摘要:东北二人转在艺术特征上介于"戏"与"曲"之间,是一种相对稳定而独特的艺术形态.东北二人
转没有发展为成熟的戏曲形态的原因,首先,东北地区的生态民俗环境是独特的,物质生产民俗限制了二人转的
演出时间,演出场所,二人转艺人的演出未能职业化;其次,从艺人的角度来看,二人转艺人职业化的进程由于受
制于经济条件和民俗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得非常缓慢.此外,影响二人转形态的还有两个非直接原因,那就是东
北地区戏曲文化传统的缺失和与此相应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的深厚的叙事传统的影响.
关键词:东北地区;二人转;戏曲形态
中图分类号:12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07)04-0123-04
东北二人转是民间戏曲中一种不成熟的形态.
它叙事性强而不是完全的代言体演出形式,虽然从
歌舞演故事的特征来看它属于戏曲的一种,但是我
们必须承认它在戏曲艺术形态上的不成熟性.二人
转没有发展成为成熟的戏曲形态有经济的根源,民
俗文化的根源和戏曲自身发展的根源三个原因.
流传的地域不同而造成的艺术所处的民俗文化
环境的差异是其中的主要原因.首先,东北地区的
生态民俗环境是独特的."生态民俗是一个地方的
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在民俗学的民俗分类中的划分"[1](P29)."农业生产民俗指的是产生并服务于
农事生产的民俗事项."[2](P47)东北地区独特的农业生产民俗就是夏忙冬闲,用老百姓的话说就叫"猫冬"."猫冬"也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独特的生活
民俗现象,这和中原地区,南方地区是根本不同的, 中原和南方的农民一年四季的时间都在劳动,或者说劳动时间是平均的.而东北地区则是农历四月开始耕作一直到秋季农历十月"霜降"这一节气以前, 过了这个时段,天寒地冻无法劳动,在每年三九严寒的时间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人们一般都不会外出.正是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很常见的民俗现象对二人转的艺术形态的影响最大.
这种物质生产民俗限制了二人转的演出时间,
演出场所,影响了二人转形态的进化.如前所述,东
一个人流浪
北地区农历四月到农历十月是农忙期,农历十月到第二年农历三,四月是农闲期,农忙期天气情况允许人们从事户外活动,而农闲期因为天气寒冷反而不适合人们户外活动."民以食为天",农民要想生存
就要把务农耕作放在首要的位置,娱乐毕竟是生存以外对生活的优化和解脱.对于农民来讲可以三天不看戏但是却不能三天不吃饭,所以农忙时节除了一
些大型的民俗活动以外是不会每天都要看戏的,
看戏的时间几乎都挤在了冬季农闲的时候,而这时
的东北天气寒冷,人们在室外看戏演戏几乎是不可
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二人转就只好在室内进行演
出.这种传统一直存在,现在东北城市虽然不存在
农闲农忙的时间分界,但是二人转的演出仍然夏季
是淡季,冬天过年前后才是旺季.
同样是由于生态民俗的影响,东北地区也产生
了与之相适应的居住民俗,因为天气寒冷,出于保持
收稿日期:2007-05-05
作者简介:赵欣(1973一),女,山西夏县人,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编辑.
孙红侠(1975一),女,辽宁沈阳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博士研究生. 一
123—
热量的目的使得东北的房屋形制不像南方那样疏朗
通透,一般都相对狭小.冬季天冷的时候二人转是
在室内演出的,主要的演出场所就是炕前的空地.
炕是东北独特的居住民俗,炕前的空地面积十分有
限,演员演出观众就无法站立,所以室内演出的时候
观众一般是坐在炕上,艺人在地下演出,而炕上坐不
下的观众仍旧站在地下,其拥挤是可想而知的.演
员为什么要二人"转",因为只有一个"转"的地方供
他们表演.二人转的舞蹈在二人转的表演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但是它的舞蹈动作始终是讲究"上身浪,
下身稳",也就是手部的动作幅度大而脚部的动作
幅度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演出场地狭小不利于
演员手脚并用地大幅度舞蹈,所以没有出现像其他
地方戏那样满场飞舞,水袖跷功等绝技.而且观众
坐在炕上观看视线正好平视演员的上半身,这也是
导致手部动作多于脚部动作的一个进化上的原因.
二人转在进入城市剧场以后的演出有很多奔腾
跳跃的绝活表演,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它在形成与发展时期在东北农村民俗影响之下的演出形态问题,故后来的变化不在此列.二人转的舞蹈动作丰富,造成的原因在于它室内演出手的动作利于观众观看,端灯表演的习俗还形成了端灯的绝活和特, 原因在于东北的白天时间段,天黑得早,纬度位置高所以太阳高度角较小,造成白昼时间短于夜晚.在
东北的城市中,以东三省省会城市中最靠南的沈阳市为例,漫长的黑夜来临较早,所以人们为了适应在户外的演出发明了下装演员端灯的做法,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旦角演员的脸.笔者以沈阳地区多年的生活经历为例,每年冬至天黑得最早,四点钟时街上已经黑天,室外无照明设备就看不清物体,冬季时二人转演出固然是要在室内进行,但是照明设备的问题依然存在.
这样看来拉场戏虽然在二人转的演出形态中很
早就出现了,但是居住形制与演出地点不允许它"拉开场子唱",所以除了求雨祭祀等户外的"野台
子戏"以外,它在农村始终没有取代"双玩意儿"的
地位.
在这种民俗背景和经济条件下,二人转艺人的
演出未能职业化.如前所述,二人转虽然艺术水准
不低,但是它要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由于
东北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民没有条件出钱看戏.在二人转的演出习俗里有一种被称为"谢演"的习俗,即指二人转艺人在车店,工棚等地唱
戏,店主就不收艺人的住宿费用和饭钱,艺人唱几出戏就表示答谢,称为"谢演"."在乡下唱,有的给
124一
粮;在大烟市唱,就给烟土;有一次我给山里伐木头
的唱,他们没有钱,就给棺材.""专靠唱戏养家的艺人,一家人妻子老小到处奔波,给什么都唱,甚至破
袜子也唱."[3](r,7o)唱戏的报酬不是钱而是粮食,
烟土,棺材,破袜子,这些说明在东北农村的二人转
根本不是一种货币化了的艺术.二人转的职业班社出现以后,艺人演出的目的由要一些生活用品变成挣钱,但是观众仍然给付不起货币.蔡兴林回忆录
中提到艺人"唱屯场大都给粮食,一个屯子唱完了
挨家齐粮食,然后再把粮食变成钱"[4](P13).从观
众的角度来看,农民的确没有能力进行戏曲消费.
从艺人的角度来看,二人转艺人职业化的进程
由于受制于经济条件和民俗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得非常缓慢.在二人转艺人中有"高粱红唱手"和"四季
青唱手"的分别."高梁红唱手"指的是农闲种地,
农忙搭班演唱的半职业艺人,他们大多自学自唱,在本乡范围内利用春节,元宵节以后的旺季,白天跑秧歌,晚上唱二人转.他们的表演始终处于半农半艺
的状态.这种半农半艺的二人转艺人甚至还成立了半农半艺的戏班,叫做"只地班"这种班艺农结合,
两不耽误,农忙务农,农闲卖艺.人数通常也就是
七,八个人,这也是为什么二人转小班被称为"八人班",二人转被称为"半班戏"的原因.二人转艺人
形成的这个集体的规模是有限的,而且这个集体也不能够成立稳定的班社长期生活在一起的,这不利于二人转艺术向前的发展.张庚,郭汉城先生说: "戏曲比之文学以及其它许多艺术有其不同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