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  光辉的历程
第一课《游击队歌》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游击队歌》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感受体验《游击队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趣, 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东方红的歌词
3、积极参与歌唱、聆听、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游击队歌》,自如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方法  感受、体验式欣赏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自主、创新式学习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黑板,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迈着自信豪迈的步伐进入教室。
二、导入 
  师:正如歌曲《歌唱祖国》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歌曲《地道战》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在这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他们是哪支队伍? ——游击队  今
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游击队员战斗生活的歌曲——《游击队歌》
三新课: 
1、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一) 初次欣赏,整体感受 
师:歌曲描绘了游击战士怎样的音乐形象?
——机智、勇敢、灵活、顽强的英雄形象。  读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做到读懂文章,歌唱也是这样,我们在唱歌之前首先要理解歌曲。
(二) 二次欣赏,分析歌曲 
师:让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创作特点?  音乐要素:  旋律:流畅、轻快  ——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 xx ∣xx  xx  x  xxx ∣  速度:轻快        ——表现:热情、积极。 节奏: 4  4  音乐特点:弱起小结、节奏密集、富于变化,表现作战深入敌人后方、神出鬼没。
(三) 再次欣赏,划分结构
A段(第1~8小节)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它巧妙地、恰到好处 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节)分两大乐句.
第一乐句的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其旋律线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出现离调。这一切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A段的第二乐句,从而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在这里,无比清晰地表达了游击战士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没有变化,在哪里发生了变化? 55︱11 22 3 234︱„„ ··     
分析:①  4    4  33 3 22 2︱„„          ② 4  4  音域:①由低音区经四度跳进到中音区,旋律线曲折      ②中音区旋律线条平稳 力度:① 中弱、轻巧地、有弹性地  ② 中强、饱满、洪亮、声音坚定 师:划分结构,你认为可分为几段? ——两段  学唱  (1)掌握歌曲的节奏 
《游击队歌》的节奏活泼、富于变化,曲调轻快、流畅,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让我们一起来看歌曲的节奏型并一起打出这些节奏:  ⅹⅹ ∣ ⅹⅹ ⅹⅹ 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2)学唱  第一乐段:1、“La”模唱       
  2、填词演唱  注意:弱起小结的演唱、声音有弹性、咬字清楚。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唱谱子(注意:“﹟4”唱准音)
比较:3 4 5 ,3﹟4 5,4升高半个音使我们在演唱时能够联想到战士的气势怎样呢? ——战士的气势更加的高涨  师: 从这一乐句我们可以体会到战士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乐观、英勇、自信的精神状态。 第二乐句:加歌词演唱  师:第二乐句的旋律是哪一部分的再现?  ——第一乐段。因此,这首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设问:用怎样情绪演唱?  ——坚定、有力、充满必胜的信心。 师:完整演唱歌曲 
(五)根据三种情景为歌曲设计演唱速度和力度 1 夜间伏击 2 奋勇前进 3 欢庆胜利  小结并布置作业   
1、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之间可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顽强斗争精神。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游击队歌》的深刻内涵。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而是到了艺术审美的自信。最后让我们再听一首反映同一时代同样内容的抗日歌曲同样是贺绿汀先生的作品:《嘉陵江上》,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资料有关《嘉陵江上》的内容,下节课再一起交流,好吗?   
3、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第二课欣赏《保卫黄河》《走向复兴》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演唱,学生感受到中华儿女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勇气,珍惜现在的生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过程与方法  欣赏中,视唱,对比欣赏,听辨乐器音等方法,分析音乐要素感受情感。
3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钢琴协奏曲和变奏曲。
(2) 学唱主题。 
(3) 欣赏《走向复兴》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歌曲《游击队歌》2竖笛游戏
二新课  1欣赏《保卫黄河》 
(1) 导入,学生视唱主题
(2) 简介作品背景  “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它以抗日战争为题材,以黄河为背景,以壮阔的历史为场景,磅礴的气势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表现了中华儿女抗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的勇气。 
(3) 聆听引子和主题初听 
(4) 与同学们讨论什么是钢琴协奏曲? 
(5) 副听引子和主题,学生跟唱,加深印象。
(6) 欣赏第一变奏,听辨与主题的异同。
(7) 欣赏第二变奏,听辨与主题的异同
(8) 聆听欣赏插部。
(9) 与主题相比在哪些方面有变化?你能说说其中包含了哪首歌曲的音调吗?
(10) 小结:音乐加入了《东方红》的音调,弦乐和钢琴演奏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旋律把歌 曲推向高潮。这是插部,插部会采用新的素材,在变奏曲中很常见。比如《东方红》的旋律素材,就揭示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欣赏《走向复兴》 
(1) 播放歌曲听辨演唱形式。 
(2) 师生交流 歌曲调式、风格、演唱形式、内容情绪。
3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课收获,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唱歌《中国军魂》2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演唱,感受革命的乐观主义与英雄主义,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勇气。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比、分析、听辨音等方法,感受作品的情感意境。
(2) 随录音学唱的方法学唱《中国军魂》
3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感受作品中不同段落表现的情感和意境。
(2) 能辨别几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随伴奏演唱《保卫黄河》主题     
2复习竖笛练习曲,竖笛游戏
二新课  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1朗诵歌词,学生想一想歌词描绘哪个历史时期的画面?  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qián)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简介作品背景  选自肖华著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人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共10个乐章。《四渡赤出奇兵》是其中的第四乐章。歌词中表现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强烈表示战士们是用双脚走过雪山,涉过草地的。
4分段欣赏,完成表格。演唱形式,节拍速度,音乐情绪,表现场景。
5师生交流完成音乐分析。  歌曲开始由圆号领奏,并加入定音鼓与弦乐,速度慢,音乐沉重。女声领唱缓慢悠长,表现了横断山恶劣的自然环境。
6欣赏一部分二乐段  男女二部合唱,混声四声部合唱,欢快热烈。
7欣赏二部分一乐段。  与一部分旋律素材相同,但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男生齐唱的浑厚音,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略带沉重的气氛。
8欣赏二部分二乐段  男中音领唱,快板的敲击与合唱相呼应,表现红军战士乐观自豪的革命精神。学生感受女声领唱、男中音领唱、二部合唱与混声四部合唱带来的不同听觉感受和艺术效果。
三学唱《中国军魂》
1看谱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风格、情绪
2分析作品了解进行曲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观察视唱歌谱画出难点部分。
4指导学生练唱歌曲难点。
5注意弱起,练唱变化音、三连音。
6随伴奏演唱至熟练。
7完整演唱。 
8介绍作品。游戏复习歌曲。
四小结 
学生小结收获,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