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诗歌荟萃。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流传甚广,影响几代人的脍炙人口的歌词,我们现在还能在各种演出中听到人们唱起它。它表现的是一少年儿童荡舟北海、尽情嬉戏的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第一节通过“我们”的眼睛,描绘荡舟北海水上所见到的美丽景;第二节通过“我们”的歌喉,表达了愉快的心情;第三节通过“我”的发问,含蓄表达了对给予我们幸福生活的人们的真诚感谢。第一人称的使用使歌词具有亲和力,情感自然渗透其中。“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反复三次,一唱三叹的效果,能使人印象加深,情感升华。【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具备预习能力,课文朗读和生字书写是没有难度的。生字“爽”独体字结构要指导笔顺,注意笔画的紧凑与舒展。学生的难度有可能在诗的理解上。如“红领巾迎着太阳”中的“红领巾”是谁?到底又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从而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这首歌。
2.学会课文中的6个生字,认识绿线生字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轻轻”“悄悄”说句子。
3.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理解感悟
【资料链接】
《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花朵》的插曲,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乔羽:山东济宁人。著名艺术家,词作家。创作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等1000多首歌词,参加创作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者之歌》,电影《刘三》,话剧《杨开慧》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课文中的“海”:指北海。
白塔:在北海琼华岛之巅,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6个生字,认识绿线生字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小节,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读熟课文,圈画生字词,书后生字查字典组词。
【课堂助学】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
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1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媒体播放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少先队员泛舟北海的欢乐场景。
伴着愉快的歌声,让我们走进北京的北海公园。
2.介绍北海:(出示北海公园图片)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认读生字:荡桨提醒注意后鼻音
理解“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自主读文,体验快乐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词
推开环绕飘荡迎着愉快悄悄
倒映吹来凉爽洒在歌唱安排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进行朗读课文接力赛,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一读,赛一赛。
(3)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诗有三小节,主要写我们荡舟北海上的情景。第一节写我们荡舟北海见到的美丽景;第二节写我们歌唱,表达愉快的心情;第三节我问谁给予我们幸福生活。)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细读第一小节。
以词组形式出示复习生字掌握情况:
双桨波浪轻轻飘荡
白塔环绕绿树红墙
(1)读了这两组词语,你想到什么?诗歌中谁在划船?
(2)读了这两组词语,你最想干什么?
【设计意图】
抓住两组词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下面就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进美丽的北海公园。接着教师伴随音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再指名读,结合读,引导感悟:“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1)小朋友们来到北海,划船时心情怎样?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2)小船儿是怎样“推开”波浪的?轻轻的重重的?做做动作加深体悟。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3)这两行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4)“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感受白塔高大雄伟,“环绕”一词所体现绿树之茂密.红墙之绵长。
(5)学习“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又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6)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
4.小结并板书:倒映环绕(欣赏)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出示:环洒悄排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设计意图】
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2.指导书写“爽”“爱”注意笔画紧凑和舒展
3.学生练习描红。
【巩固训练】
完成《习字册》、课后相应习题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环绕(欣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这首歌。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轻轻”“悄悄”说句子。
3.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读熟课文,尝试背诵。
【课堂助学】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节: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
(1)这一节描写了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2)读中感悟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
身上)“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用“悄悄”练习说话
2.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
3.小结板书:迎洒望听(歌唱)
三、学习课文第三节。
1.齐读第三小节。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2.读中感悟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节并板书:问谁安排(感激)
四、背诵课文。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用“轻轻”练习说话。
2.指名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和共产党的热爱,跟音乐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巩固训练】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等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东方红的歌词倒映环绕(欣赏)
我们迎洒望听(歌唱)幸福
问谁安排(感激)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