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生产》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演唱、欣赏和创编,能够理解、掌握劳动号子
2.过程与方法: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军民大生产》,表现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运用身边的生活情景创编出新的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军民大生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开阔的视野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欣赏和创编,能够理解、掌握劳动号子。
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劳动的节奏;唱与白的切换。
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劳动号子”(动作一致,协调、统一发力)
1.设置问题:
师:老师想要移动钢琴,请几位男同学帮忙。我们应该怎样抬,才能把钢琴平稳地抬起来?
师:我来喊个口号吧,一二三,我们一起用力。
师:好,谢谢几位同学,那我想问问同学们,刚才我们抬钢琴的时候,喊口令的作用是什么?
生:(统一发力)
2.揭示:
师:我们中国民歌三大体裁中的劳动号子就是这样发展而来的。
T:我们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可大致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多种题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属于劳动号子这一种。歌曲的名字叫做:《军民大生产》
二、学唱《军民大生产》感受“劳动号子”(调动情绪、一领众和)
东方红的歌词
1.引入音乐,体会号子的情绪作用。
师:从开始的那种简单的口号,经过不断地发展,在相同的节奏中加入丰富的语言,甚至旋律,劳动号子就成为了歌曲。请欣赏劳动号子体裁的歌曲《军民大生产》。
2.聆听《军民大生产》,学生交流。
(1)设问:在这样的劳动号子下劳动的心情和在单纯的喊口令下劳动的心情有
什么不一样? (调动情绪)
(2)作品简介
《军民大生产》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创作而成,一段体的结构。该曲健壮豪迈,整体性强,一气呵成。歌曲背景:《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在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了开荒生产中。为了反应这种热烈情景,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张寒晖在1945年时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歌曲名为《边区十唱》、
《解放区十唱》。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十段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精简改为五段歌词,命名为今天我们学习了《军民大生产》,歌曲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复听
师:哪一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些句子加在歌曲里有什么作用?
(衬词句,“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啰啰啰太”的作用、并解决拗口衬词的念唱)
(1)讨论作用:这些具有劳动特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
(多用衬词即兴创作)
4.按节奏读一读
5.师生合作念第一段歌词。(解决切分节奏的难点)
6.学唱第一至三段歌词。
7.自学后两段歌词。
8.完整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9.师领,生唱衬词部分。再交换。
10.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具有什么特点:(一领众和)
11.分角,跟音乐唱。
12.小结劳动号子
T: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是劳动号子那?
(劳动号子):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就是劳动的指挥者。
三、创编,掌握“劳动号子”(即兴创作)
师:“劳动是生活,生活中的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当做音乐的素材来歌唱,就如我们
学校生活中有大扫除就可以歌唱呀?”
1.学生分组创编
2.以《师生大扫除》为题,用《军民大生产》的旋律,唱一唱自己创编的劳动号子。
四、小结
师:“音乐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音乐,让我们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那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创作出非同凡响的作品。”
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