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红题材舞蹈发展
作者:张宇
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6
        要:我国红题材的舞蹈艺术,指的是在我党及其领导的人民众,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历为创作对象,而编创的舞蹈艺术形式。红题材的舞蹈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从其诞生至今,一直都未曾间断过,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红舞蹈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不同的表现。
        关键词:红题材;舞蹈艺术;发展
        我国红舞蹈艺术,是对我国发展历程的一种叙述,对广大人民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从新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认知红题材舞蹈艺术的历史背景,分析红舞蹈的发展,有利于更好的认知其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推动红舞蹈艺术在当代的繁荣。
        1 红舞蹈艺术的萌芽
        红题材舞蹈是我国舞蹈文化艺术发展的必然,中国人民在求得独立、自由、富强的革命斗争与奋斗的历程,是红题材舞蹈艺术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北伐战争时期,为了激励战士们的斗志以及动员众对军队的支持,宣传队经常性的举办以祝捷为目的的文艺演出,这便是红题材舞蹈的萌芽。在革命根据地时期,鼓舞士气的舞蹈表演,体现出了以表意和育人为首要功能的特征,运用音乐、舞蹈、诗歌或戏剧的形式,但却将艺术的教育或宣传功能发挥到极致,并有效的运用其审美功能服务于战争和政治目的。此后,专业剧社开始建立,舞蹈也逐渐开始专业化,红军文艺工作不断进步,在艺术创作和演出商日渐丰富多样,并将苏联舞蹈在苏区进行了广泛传播,例如《水兵舞》《国际歌舞》等诸多优秀舞蹈,成为歌颂革命、表现革命军人勇敢无畏精神气质,鼓舞广大士兵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重要方式,此时的红舞蹈艺术是处于单一与混合并存的发展时期。
        2 长征时期和抗日根据地时期的红舞蹈艺术发展
        1934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开始了25000里的长征,在这一时期,虽然红舞蹈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但是却未曾中断,文艺宣传队和业余剧团以宣传鼓动棚”“文化宣传站等,用短暂的时间来为战士演出,鼓舞战士们的情绪与士气,《千人当红军》《打骑兵舞》
等都是当时长征途中经常表演的剧目。在抗日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武装力量逐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陕北红军文艺宣传队大量汲取民间艺术元素,将舞蹈、歌唱以及戏曲等元素进行融合,混编的文艺成为当时进行文化艺术宣传的主要方式,也为红军与人民众建立深厚情感,扩大革命根据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长征胜利歌》《亡国恨》等优秀歌舞剧目的演出,吸引了无数众,引起了广大抗战军民的共鸣。
        3 新中国成立时期的红舞蹈艺术
        新中国成立初,华北大学创作大型歌舞《人民胜利万岁》,该作品既是庆贺和见证新中国的成立,又引领了后期我国红舞蹈艺术的发展,在1964年创作和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就是由该作品发展而来,《东方红》之所以被称之为音乐舞蹈史诗,是因为其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而这样一部极具代表性的歌舞艺术创作也是当时周恩来总理久藏心中的一个愿望,《东方红》的创作,从整体的构想到具体的内容,每一句歌词到解说都浸透着周恩来总理与诸多创作人员的心血,当时歌舞文学组组长乔羽回忆:那个时候,他们拟好的每一段稿子都要送给他看,周恩来看的十分认真,仔细的修改。《东方红》的诞生,其背后的努力和艰辛实属不易,在196410东方红的歌词2日,于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随后在连续十四场
的演出都场场爆满。同年,中央歌舞剧院芭蕾舞团创作《红娘子军》,该作品的诞生,对我国芭蕾舞剧的探索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是以西方的艺术形式对我国革命历史的演绎与解读。1965年,一部关于阶级意识形态斗争的优秀芭蕾歌舞剧《白毛女》诞生,与《红娘子军》一同成为我国红題材舞蹈艺术经典中的样板,是60年代我国歌舞艺术的双骄。另外,《杜鹃山》《沂蒙颂》等也是在当时年代红题材舞蹈艺术中的优秀创作,到了时期,虽然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受到了重创,但是《鱼水情》《战马鸣嘶》等优秀作品的产生仍然受到了广大人民众的喜爱。
        4 改革开放时期的红舞蹈艺术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国文化艺术在发展中也开始由内更新自身的诉求,红舞蹈也开始了新的认知与发展。1984年新中国成立的第35周年,来自首都北京与部分省市自治区以及解放军总共68个单位的1300多名创作人员、演员以及工作人员等,公共参与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演出,该作品第一次将诸多领袖人物生动的再现于艺术舞台上,被称作是《东方红》的姊妹篇,作品的上演,受到了众极大的欢迎。同一时期的红舞蹈艺术剧作还有《高山下的花环》《再见吧,妈妈》
《天山深处》《英雄儿女》等作品。21世纪初期,《闪闪的红星》《红梅赞》等红舞剧的上演,拉开了我国红题材舞蹈艺术新世纪的帷幕,为我国红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吹响了有力的号角。在抗日战争胜利的60周年,红题材舞蹈艺术的创作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中国歌舞剧院编创的《南京,一九三七》,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雪花·雪花》,总政歌舞团编创的《铁道游击队》,广东歌舞剧院《风雨红棉》等等,全国各地的红题材舞剧作品都在精彩上演。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60年华诞之际上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具有巨大的政治与文化意义,堪称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和深厚文化内涵的鸿篇巨制。
        在不同时期与不同意识形态下,红主题的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也会有其不同的特,而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红题材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红精神不管在任何一个年代都不会过时,红主题的舞蹈艺术创作,是对我国过往历史的纪念,对无数革命先烈的缅怀。
        参考文献:
        [1] 刘青弋.中国舞蹈通史(中华民国卷上)[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 王继子.红舞蹈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脉络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10.
        [3] 高扬.红题材舞蹈的发展历程[J].当代音乐,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