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内涵
佩特曾说:“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为旨归。”[1]音乐是人类最原始亦最发达最酣畅淋漓的表达方式。然而,音乐也是较为抽象的艺术,是歌词让音乐有了表情,歌词可谓是音乐素颜的面孔,一旦音乐为歌词着上彩,这缤纷的笑靥就无处不在。
是什么,让这笑靥如此生动、鲜活,而为什么有的歌被广而传唱,有的歌却被忘却,这不能简单的归之于偶然或是传媒包装。一切艺术现象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一首歌是否成功流传,首先要看它是否满足某个时代的文化需要,而这种需要又首先体现于歌词。带着这些思索,本文对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内涵进行了一番解读。
1 歌声是逝去年代的有声记录,是历史的回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歌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人民们因歌而发出言语,又因收获、胜利或幸福欢乐而歌咏,人类历史上的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奇,多以歌的形式记载并传承。比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汉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藏民
族的长篇叙事史诗《》等,它们都曾流行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又都跨越时空,给当代的人们以艺术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浸润。
纵观中国现当代歌词创作发展历史,歌词的创作和歌词所表现的主题无不与时代的发展戚戚相关。且看,在内地:从李叔同的《送别》到黎锦晖的《毛毛雨》、《夜来香》;从抗日救亡歌到革命歌曲、爱国歌曲;从样板戏到“语录歌”到《乡恋》、《军港之夜》等抒情歌曲;从《一无所有》到“西北风”到《中华民谣》再到凤凰传奇、“中国风”;在台湾,从邓丽君、蔡琴、费玉清到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再到陶喆、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在香港,从“披头士风”到许冠杰、徐小凤、林子祥的粤语通俗歌曲到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的演唱会再到“四大天王”的劲歌热舞。我们在翻阅歌单,也是在翻阅历史;我们在品评歌者,也是在品评各个时代的潮流与风尚;我们在传唱歌曲,也是在倾听历史的回音。
东方红的歌词澳门回归时根据著名诗人闻一多的诗作谱曲的《七子之歌》,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流行,除了它正好切合了“回归”这一宏大政治主题,更主要的原因正是词作勾起了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
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会打上时代的印记也折射着时代的光芒,《东方红》(1964年),《
春天的故事》(1992年),《走进新时代》(1999年),当我们演唱这三首歌时,历史被连接在了一起,同時,歌曲也琥珀般地凝固在了历史中。每首歌都像历史的一面旗帜——引导当时的人,触摸后来的人。
歌曲可以穿越时空而存在,当日的流行因承载了共同的历史记忆而成为今日的经典。当年的流行歌曲(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今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一直让我们居安思危,不忘民族存亡之际的号角“前进/前进/前进进”;曲作家印青、词作家屈塬创作的《天路》(2001年)讴歌了修筑青藏铁路天堑变通途的壮举“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后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生死不离》(2008年)让我们铭记汶川地震的大悲与大爱,“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到你/天裂了/去缝起/手拉着手/生死不离/”;《北京欢迎你》、《我和你》会让我们在许多年以后怀想北京奥运的光荣与梦想“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我的词会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华语乐坛创作才子,各音乐奖项常客方文山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如是说。
2 流行歌曲是文化的活化石、社会的万花筒
流行歌曲是每个共时面的当下,是社会的晴雨表,一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常常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与精神气候的写照。正如学者陶东风所说,“社会心理与流行歌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别的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契合性[2]。”流行歌曲展现的是千姿百态的文化生活,表达的是形形的情绪与心态。
上个世纪的邓丽君热、崔健摇滚热、“西北风”热、台湾校园歌曲热、现代民谣热……“甜蜜蜜”、“一无所有”、“我不知道”、“跟着感觉走”,“潇洒走一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明天会更好”、“过把瘾”、“糊涂的爱”、“祝你平安”、“常回家看看”……流行歌曲的盛行,都无不透视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心理的变迁。
进入新世纪的城市摇滚热(许巍)、说唱音乐热(RAP)、日韩潮、中国风、R&B浪……“在别处”、“在路上”、“故乡”、“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像风一样自由”、“我思念的城市”、“活着”、“无所谓”、“爱就爱了”、“一笑而过”、“后来”、“死了都要爱”、“飘摇”、“隐形的翅膀”、“我不想长大”、“我的地盘”、“遗失的美好”、“我唱的不是歌唱的是寂寞”、……这些华语流行乐坛关键词也是新世纪事态人心的解码密。流行歌曲与现代文明一起发展,人们选择一种流行音乐及其歌词本身,其实是在选择一种自我个性和生活方式,是投入到某种文化情调氛围中,以确定自己的社会文化归属。
从电影歌曲到电视歌曲再到网络歌曲;从录音磁带、CD、VCD、DVD到MTV、flash、MP3、MP4等新媒体;从独唱、唱、对唱、到电声乐器与各种和声重唱再到卡拉OK、即兴RAP;从最初的“明月歌舞团”到今天庞大的、专业的创作人、歌手、音乐制作发行队伍,风格迥异的各种乐队、组合;从缤纷的现场演唱会到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的“同一首歌”大型音乐晚会,“音画时尚”音乐专栏再到诸如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等综艺节目,还有湖南卫视火爆的“超女”、“快男”音乐选秀类节目……一直在成长、蜕变的流行歌曲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2010年4月3日,“快乐中国·快乐男声”大型选秀活动在北京启动,从一般的选美、选才的简单比拼,升华到励志成长、内秀展示的人生舞台,我们可以从流行歌曲这个“活化石”审视我们的文化足迹,从这个“万花筒”透视我们的思想轨迹。
著名音乐评论人金兆钧说:“流行音乐每一步发展都跟中国的改革开放、跟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