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歌歌词特点   
陕北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其早期文明就是中华名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端史。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歌进行追溯,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对陕北民歌已经有了记载,其中《秦风》和《豳风》就是陕西一带的民歌。而早期的陕北民歌中不乏低俗及纯粹的低级趣味的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陕北民歌有了极大地提升与发展,其歌词也越发的积极健康。
20世纪30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说》发表后,大批的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改编了大量的陕北民歌。最为著名的有《东方红》《军民大生产》《南泥湾》《绣金匾》《翻身道情》等。
陕北民歌大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上产生活中所创作,经过历代传唱修改方才得以成形。可谓“农夫历千事而发,字字珠玑”经笔者整理总结,发现其歌词有以下特点。
1、 语言简练
陕北民歌大多为劳动人民所传唱,而陕北人民历来朴实憨厚,豪爽热情。故而民歌也有着陕北
人所特有的特质,豪爽直白大气雄美,少了些拐弯抹角,以直来直去直白描写见长。如《兰花花》中描写主人公结婚的情景:“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响吹细打抬进周家。”简短的两句歌词,就将整个过程呈现了出来。再如《泪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中描写二人相见却难以通话的场面:“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啦话话难”简单的几句歌词就将二人相见却无法交流的画面勾勒了出来。
2、 歌词的口语化
陕北人多以“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女人们忧愁哭鼻子”来阐述陕北民歌的作用,也道出了陕北民歌的产生。陕北民歌唱出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情感,,更唱出了他们的生活。既然陕北民歌来源于生活,其内容也和生活有关,故而歌词也会口语化生活化。例如《妹妹》中,“头一回妹妹你不在,你妈妈劈头打了我一锅盖。”中的“头一回”“劈头”等词就是典型的口语。又如《家在乡圪》中“倒灶鬼媒人好吃糕,把奴家掇在乡圪,瓷脑鬼公公,糊脑怂汉,水牛角婆婆在门上站。”其中“倒灶鬼”“乡圪”“瓷脑鬼”“糊脑怂”“水牛角”都是陕北方言中极具特的口语。
3、 叠字及衬字现象东方红的歌词
叠字就是将字叠起来用,衬字及为句中所加单独的字眼,看起来和歌词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却是缺少不得的。如《兰花花》中“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生哈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个人。”其中“青线线,蓝线线,蓝格莹莹”中均有衬字现象,而所用的几个“的”“那个”“个”均为衬字,如将其去掉则无法流畅的将其唱出,自然也无法表达出原有的情感。
4、 歌词中的革命彩
在20世纪30年代,党中央到达陕北后文艺工作者将革命彩融入到陕北民歌中,既抒发了劳动人民对革命胜利的期盼和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及对伟大领袖的赞扬,其中以《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东方红》《绣金匾》等为代表。
5、 赋、比、兴的运用。
陕北民歌大多上句起兴下句抒情,如《东方红》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上句以旭日东升之景起兴,下句则歌唱伟大领袖。再如:“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上句以六月太阳炽热,冬季寒风凌冽,蝎子尾巴之毒,三个意向来比喻后娘的心肠之毒。语句虽短,采用了比兴手法之后可谓字字珠玑。
陕北民歌在语言上还有许多特点。如方言的运用、祭祀彩的渗透等。总而言之,陕北民歌在各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说它土,它涂得掉渣但也土的雄浑大气。说它美,它美的撩人。它通俗又亮丽的特使其在歌坛上绽放,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占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