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名曲背后的史料
报告里说,“李有源,陕西佳县张家庄人……他是一个出的农民文
艺爱好者,爱画画,爱拉板胡、弹三弦,尤其爱好秧歌,是个编秧歌的能手。党中央到达陕北以后,这个深受贫苦生活折磨的农民歌唱家在
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对党和表现出无比的热爱和信赖,更
加积极地用秧歌来歌颂党歌颂。”
“李增正说”来自很权威的媒体,而且那是第一次关于《东方红》的
报道。
1944年3月11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刊发了题为《移民歌手》
的报道。记者陈伯林报道说,陕北葭县(后为佳县)1942年遭旱灾,政
府组织七十多位贫困农民向南移民开发荒山,李增正是副队长,路上有的
移民想家,平时擅编秧歌的李增正说:“咱们在路上红火些,大家就不想
家了。领导穷人翻身,咱就编个《领导穷人翻身》(即《移
民歌》)的歌来唱吧。”记者陈伯林在报道李增正时,还将歌曲的九段歌
词和所用《骑白马挂洋》的曲谱(即《白马调》)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关于李有源与李增正的关系,1961年的陕西省委报告里介绍说:
李有源在1942年冬天创作出《东方红》以后,接着为了春节闹秧歌,他又根据当时宣传缴公粮的意义,创作了《缴公粮》。在1943年春节,《东方红》和《缴公粮》就同时由秧歌队演唱;在演唱时,又把《东方红》和《缴公粮》连在一起,而且把《东方红》作为第一段,即先唱出党和毛
主席的英明伟大,第二段才开始唱其他的事情。因此在流传中,就曾有人
误认为《东方红》就是《缴公粮》。其实《东方红》的创作更早,而《缴
公粮》的创作较迟。
锦旗是葭县(陕西佳县的前称)黑水坑村人。1941年,李锦旗毕
业于延安边区师范学校,后回葭县通镇完小任语文教员兼音乐教员。
2022年9月30日《人民政协报》上有署名吴志菲的文章就“李锦旗说”包括李锦旗与“佳县二李”的关系有详细介绍:
采访进行得很热烈,大家还特地请他俩唱一唱所编的那个歌儿。李家
叔侄立刻拉开了嗓门、坐在炕头上唱起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
个。他为人民谋生存,呼儿咳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时任延安鲁艺音乐系助教的刘炽到民间采风有一个习惯,衣袋里朝夕
不离地装着一本用粗马兰纸装订的搜集民歌的小笔记本。刘炽一直认为,
民族民间音乐是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源泉。
采访了李家叔侄后,刘炽他们认为,李家叔侄唱的《移民歌》正好与
移民有关,就把它用在了《下南路》中。后来到了葭县,在演出之余,刘
炽给他们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时,葭县县立中
学的一位音乐教师说:“这首歌我们早就唱过,是我家附近的一所小学教
语文的李老师写的。”一听,刘炽愣住了,细一问,这个李老师叫李锦旗。
据李锦旗回忆,“《移民歌》歌词是在葭县通镇完小工作时编写的。
调是采用了《骑白马·挂洋》的调唱的。”他创作《东方红》的想法始
于1943年三四月间。他说,当时就想写一首歌颂党和领袖的歌曲……歌
名定下来了,就考虑下面的词,最终写了四段: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
救星。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八路军在前方,辛辛苦苦打东洋,和那友军比较来,还是咱们辛苦的“太”。
像太阳,马列主义放光明,他的思想照四方,照得人民亮堂堂。
词写完后,经过校领导和县委宣传部同志看过,都认为很好。李锦旗
回忆说,三百多名完小学生很快学会了这首新歌,并在佳县城内传唱开来。当时也在完小读书的李增正也喜欢唱这首歌。
媒体中关于李锦旗创作《东方红》的说法,主要依据的是李锦旗本人
的观点。李锦旗自己讲他创作《东方红》的想法始于1943年三四月间,
此时,李有源创作的《东方红》歌曲早已在佳县一带唱红了。
这也就是说,李锦旗所说写作《东方红》的1943年春,晚于李有源“创作”的1942年冬。鉴于“三段式”《东方红》的第一段歌词出自李
有源,所以李有源是此歌的“创作之源”。
实话说,我对“李有源说”的唯一性是存疑的。
改编:“芝麻油”“骑白马”之外的不同填词
据1944年《解放日报》的报道,李有源叔侄和李锦旗都说到,《东
方红》的歌词是依据当年陕北流行的一首民歌《白马调》填词的。可是他
们都没说《白马调》是从哪儿来的。当时流行《白马调》的歌词为:骑白马,挎洋。三哥哥吃了个八路军粮。有心回家眊姑娘呼儿咳呀,打日本就顾不上。
荞麦皮,落在地。娶的个老婆不如妹妹你,把她卖了个活人情呼儿咳呀,咱们二人打伙计。
煤油灯,不接风,香油炒的个白菜心,红豆角角抽了筋呼儿咳呀,小
妹子你坏了心。
骑红马,跑沙滩,你没老婆我没汉,咱二人好比一个瓣瓣蒜呼儿咳呀,亲的哥哥离不转。
“洋”这个东西,按理说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还不会出现在陕北
地界上;提到“八路军”更应该是在1938年以后。所以《骑白马》是什
么时候产生的“断代”区间很容易搞明白。在音乐上,这首《白马调》的
曲调明显上承(或并行)另一首山西民间小调《芝麻油》:“芝麻油,白
菜心,要吃豆角嘛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嗨哟,哎呀我的三哥哥。”《芝麻油》源自晋西北,曲调中有“二人台”的风格。芝麻本是山
西人种植,在地少粮缺的陕西地界原来多不种芝麻。民国初年,晋陕之间
贸易繁荣带动了民间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民歌曲调的融通。
1938年,先是来到延安的诗人安波在《芝麻油》的曲调上填了新词:骑白马,挎洋,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黑哟,打日本就顾不上。
要穿灰,一身身灰,肩膀上要把来背,哥哥当兵抖起来呼儿黑哟,
家里留下小妹妹。
由是安波的词儿流传开来,使《芝麻油》成了“骑白马,挎洋”;《骑白马》的词儿又有衍生,成了“陕北民歌”的套路之一;又由这个曲
调填词派生出《东方红》、《缴公粮》和《移民歌》。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黑哟,他
是人民的大救星。
山川秀,天地平,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呼儿黑哟,咱
们边区满地红。
三山低,五岳高,治国有功劳,边区办得呱呱叫呼儿黑哟,老
百姓颂唐尧。
边区红,边区红,边区地方没穷人,有了穷人就移民呼儿黑哟,移民
能够断穷根。
1945年10月24日,由延安鲁艺六十多师生组成的东北文艺团到达
沈阳。以《东方红》第一段为基础,重新填词,创作了后来流行的三段版
的《东方红》。当时共有四段,但第四段是歌颂东北民主联军的,随着东
北民主联军的改称,第四段也就不再传唱了。当时参与讨论修改的有公木、刘炽、雷加、严文井、王大化等,其中由公木执笔负责记录,并最终整理
定稿。形成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呀,
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咳呀,
领导我们向前进。
东方红的歌词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咳呀,哪
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广为传唱之后,又有一些依曲调自行填词的版本。我藏有1946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编印的《连队歌唱》第十二期中“丁里填词”
的另一版《东方红》,这个词是针对当时晋察冀军区面对的大政方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