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三层内涵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与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古诗学习不论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他素质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进行古诗教学中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充分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素质。
一、探诗意
教师要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的概略性信息,初步感知诗意。
沙龙主题1、介绍背景解诗意
教师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与环境,让学生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并组织学生通过自己查询资料,自己介绍。在查询和介绍的过程中,既增长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2、理解字词知诗意
古诗语言精当确切,凝炼含蓄,要让学生进入古诗,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句。首先在教学中可用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探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独钓寒江雪”的“钓”字,“不知细叶谁裁出”的“裁”字等,这些字词,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其次较生疏的字词教师要加强指导,如“歌声震林樾”的“樾”,“煮豆燃豆萁”的“萁”,“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要让学生认其形,知其音,晓其义。
3、品词析句悟诗意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点睛”之笔,引导学生进行推敲体会,领会作品的含义。如《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作者为何不用“照”、“映”、“射”﹖除这些以外还可用哪些词﹖这些词中哪个词最能传达诗的意境﹖为什么﹖通过比较、对照和想象,体会出“铺”字的妙处在于写出太阳位置的极低、光线的柔和。
交通拥堵二、创诗境
古典诗歌教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
1、动态演示创诗境
选入小学教材的好多古诗,大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小儿垂钓》、《蝉》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妨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在开开心心的演示和展现过程中,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境的理解。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作用,让诗中的形、声、、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以利于学生进入诗境去感受美,提高古诗教学效果。如教学《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境也就不难理解了。
吃力不讨好是什么意思
2、诗画结合造诗境
小儿垂钓唐诗
以画配诗,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如教古诗《锄禾》时,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去画炎炎的烈日、挥汗如雨锄禾的农民、餐桌上热气腾腾的米饭、有滋有
味用餐的小朋友等。画完后,再让学生叙述自己所画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麻将玩法
3、说写训练拓诗境
计算机c语言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对古诗的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让他们学习古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老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
三、求诗味
古诗中暗含深刻的诗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创诗境、探诗意的基础上去寻求诗味。
1、探求内蕴寻诗味
在很多诗中,作者并非有意讲一个道理,却在无形中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哲理,如《题西林壁》、《登鹳雀楼》、《草》、《游园不值》等。这些古诗,除了描写景物、叙述事件外,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有时学生的想法即使是错误的,片面的,只要是积极探求的结果,教师都应当加以鼓励。
2、启发想象求诗味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不光从文字到形象的转化需要发挥想象,从形象的感受到情感的体验同样需要有想象的参与。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孤”字,因为这个“孤”字是作者实写在茫茫大江之上,友人的一只船显得孤单寂寞,也蕴含着作者和友人各奔东西后,都会感到孤独感伤的情怀。通过想象,不但可以把送友人到广陵的临别一幕再现在学生眼前,而且让他们切实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
3、反复吟咏品诗味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节奏分明,读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时,应注意重音、速度、韵味,要边读边思考诗意,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在朗读指导中,学生既可以看着画面听范读,配乐读,也可以看着画面、字幕诵读,还可以闭目美读。可让学生动手动口,给古诗加上各种朗读符号,自己练读,再让同学互读,接着全班试读,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并发挥想象,读出美,吟出情,诵出趣,品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