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成品油销售企业非油业务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刘 军
( 中国石油河南新乡销售分公司,河南 新乡 450003 )
【摘 要】随着我国成品油销售企业非油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非油商品周转缓慢、库存积压、油品与非油品费用分摊混乱、效益不佳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切实提高非油业务管理效率和效益,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浅显阐述了非油业务在商品库存管理、费用管理、效益管理方面的一些观点,为改善我国成品油销售企业非油商品管理现状,提升非油业务发展质量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非油销售;财务管理;对策
一、非油业务定义
非油业务是指成品油销售企业经营除油品以外的业务,是利用加油站场地销售除汽油、柴油、煤油及天然
气、石油液化气以外的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商业行为。非油品业务主要包括:便利店、资产出租、广告、洗车、修车、餐饮、地磅、ATM机、通讯、等多种业务形式。
二、非油业务现状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中国石油销售企业为例:中国石油则推出了自有品牌—昆仑好客,2015年已经在1.6万余座加油站开展了非油业务,非油业务收入突破480亿元,同时还与阿里巴巴、腾讯等展开跨界合作,借力“互联网+”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目前,中国石油便利店商品已经超过5万种,开展的业务也日益扩大,除了日常消费品外,特产专柜、汽车服务中心、餐饮住宿、鲜花、化肥销售、轮胎、润滑油、文化用品、广告也出现在便利店里。非油业务已成为成品油销售板块最有活力的业务单元。虽然非油业务在国内有十来年的发展,但在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非油商品周转缓慢,造成库存积压,增加资金占用成本。随着便利店业务的持续发展,便利店商品不断丰富,盲目采购产生的滞销品占压库存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油业务顺畅运行。
(二)非油业务费用核算不规范,油品、非油品之间费用分摊混乱。由于企业考核导向或财务人员专业判断差异,导致一些应由非油商品承担的费用没有计入非油成本,不符合“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
(三)整体盈利能力和创效水平不高。商品主数据过于繁多,管理成本较大。大单销售比例过大,忽略自营能力提升,不利于创效水平的提升。从当前经营的情况看,平均毛利不到13%,盈利能力较差。
三、非油业务财务管理中的对策
明确了非油品的发展状况后,针对成品油销售企业非油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假设以国内某省区成品油销售企业为经营主体,探索非油业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对策。
(一)优化非油品库存,减少资金占压
在非油商品库存管理中,运用ABC分类法进行库存管理,突出重点商品管理。采用先进先出、快进快出方法,消除库存积压,提高商品存货周转率,减少资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1.建立商品定期淘汰机制。每季度末,将对全部商品近3个月以内的销售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将大类商品综合贡献度低效的品种从订货目录中删除,建立淘汰商品档案,防止重复引进已淘汰商品。
2.加强新品引入管理。对新品收取条码费,标准为每个单品500元,一方面增加非油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促使供应商主动优化商品。建立新商品目录,每月集中引进新商品一次,给予6个月试销期,在试销期内不参与综合贡献度排名和淘汰。试销期过后,新品纳入普通商品管理。
3.分级分类管理商品目录。一是在商品显示方式上,按商品品类分页,每个品类的商品均按上个季度内,综合贡献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二是按综合贡献度将订货目录商品划分为“推荐、可选、慎选、滞
销”四种类型,并标注不同颜,使商品目录对加油站订货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变商品目录为订货指导书。
(二)规范非油品核算,界定费用分摊
按照“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将加油站发生各项费用合理分摊至油品和非油品业务;采用本量利分析法研究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目标利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业务,油品和非油品费用分摊界定较为模糊,为了更好的核算非油成本费用。结合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和加油站实际业务做以下定性设计。
1.费用归集原则
(1)配比原则:准确界定费用的承担主体,分清油品与非油品之间的费用。
(2)成本效益原则:会计核算要在满足经营活动需要的同时应兼顾核算的复杂性和核算成本。
(3)重要性原则:会计核算要重点反映大额的、有重要影响的费用项目。因此,在非油品业务下便利店业务的会计核算中,费用需要在油品业务和非油品业务之间进行分摊。
2.费用分类
根据管理和核算要求,将非油品业务的费用划分为可直接计量费用和不可直接计量费用。
(1)可直接计量费用:是指与非油业务相关的可直接计量,不需要与油品业务进行分摊的费用。如单独安装水表、电表的非油品业务发生的水电费。主要包括人工成本、水电费、折旧、维修费、商品损耗、商品盘盈盘亏、运输费、广告促销费、非油中央仓运作费用、物料消耗等费用。
(2)不可直接计量费用:是指与非油业务相关的但不可直接计量,需要与油品业务进行分摊的费用。如没有单独安装电表的加油站发生的电费,一般根据用电设备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在油品业务和非油品业务之间分摊。应该分摊的费用,油品业务实际占绝大部分,非油品业务仅占其中极小部分且难以准确计量,则根据重要性原则,该项费用全部计入油品业务。
3.费用归集
(1)人工成本内容包括各种工资、奖金、加班费、津贴、福利费、住房公积金等工资附加费、为员工购买的社会保险及其他员工成本等。
(2)便利店主管、便利店员、洗车员、地磅员、汽车美容员、非油中央仓仓储配送人员等专职非油从业人员发生的员工成本计入非油业务成本。
(3)站经理、核算会计、收银员、加油员等兼职非油从业人员人工成本计入油品销售业务成本。
(4)水电费。开展洗车业务的加油站发生水、电费应单独装表计量,并根据计量结果分别计入油品成
本、非油成本;未单独装电表的便利店其专用设备(冰柜、空调、地磅等)根据设备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计费,计算结果将电费计入非油品业务成本;加油站其他用电(如照明)、用水成本计入油品销售业务成本;非油中央仓发生的水电费全部计入非油品业务成本。
4.折旧折耗与摊销
(1)单独转资并可独立核算的非油品业务专用资产(中央仓设施、便利店冰柜、洗车机、地磅等),非油品业务独立使用的资产,按实际折旧计入非油品业务成本。
(2)非油品业务与油品业务共同使用房屋、其他站内建筑物、
35
顶棚、以及加油站(含便利店)形象包装、技术改造、内外部装修发生费用及折旧、摊销计入油品销售业务成本。各项业务共用的土地和房屋,按实际使用面积分摊费用。
(3)除上述两项以外的其他资产发生的折旧折耗与摊销,计入油品业务成本。
5.维修费
非油业务资产日常修理及维护所发生的费用,在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非油品业务成本,不进行预提和待摊。
6.商品损耗
非油品业务的商品损耗是指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商品因过期、包装破损、商品破碎、变质等原因不适合继续销售而产生的价值减损,在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非油品业务成本。
7.广告促销费
(1)可直接区分非油品业务的广告促销费用,直接计入非油品业务成本。
(2)不可直接区分的加油站广告促销费用,全部计入油品业务的费用。
8.运输费用
(1)中央配送模式下的非油品商品运输费,由相应的非油品业务承担。
(2)分公司直接采购非油品商品所发生的运输费,在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 。
9.非油品配送中央仓运作费用
非油品配送仓是指为非油品业务集中采购和发出商品而设置的仓库。其日常运作费用(如人工成本、水电费、折旧、维修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租赁费等)全额计入非油品业务的费用,在账务体系中的“部门核算”下单设“非油品配送仓”归集,不再分摊到具体加油站。
10.物料消耗
非油品业务项目直接使用的塑料袋,收银机打印纸、洗衣粉、清洁用品、卫生一次性用品等计入非油品业务成本,无法分清的物料消耗计入油品业务成本。
11.管理性支出
专门为非油品业务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等管理性支出计入非油品业务成本。
(三)全面预算管理,突出非油效益
管理部门可根据国外成品油企业非油管理经验,制定指导性强的《非油品管理操作手册》,全面指导加油站非油业务。并用全面预算对加油站非油品业务进行管理考核。
1.强化内部管理。加油站员工的业绩要与非油效益挂钩,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突出效益中心。以非油商品综合贡献度为测算依据,建立非油收入和非油利润二项考核指标,分别占40%、60%的权重,科学量化非油单品对非油业务的综合贡献。以此为依据对非油单品进行评价和筛选,选择贡献率高于20%的非油单品作为核心商品,提高商品效益。
3.删除综合贡献低的商品。除必须保留的商品外,对不畅销的非油商品,进一步优化。对这类非油商品,运用综合贡献度分析,以非油单品的创效能力作为评价依据,对非油单品进行取舍和分类。滞销品
4.大单销售单独考核。针对毛利低于6%的非油商品大单销售,销售收入应在考核中进行减半,引导地市分公司、加油站加大店内销售,减少店外大单销售,增加非油利润。
5.科学促销。借力“互联网+”、电商、微商模式,利用节假日黄金时期,开展非油商品促销,运用以油促非,以非带油,油非互动方式,实现油非效益双提升。
6.合理资源配置。把有利于带动加油站非油品利润增长的经营项目挖掘出来,开展起来,如以加油站闲置土地、房屋、资产、广告位进行出资、出租等、减少资源浪费,践行效益的最大化原则。
参考文献:
[1]赵旭周仲兵《国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渐趋成熟》,中国石化,2010(8). [2]郭笑宇.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及现状综述,当代石油石化2009.11.
[3]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卢泰宏.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4]杨郁峰,卢乃洪!美国加油站发展的成功经验.国际石油经济,(2003.11).作者简介:刘军(1979—),男,河南开封人,学士,会计师,中国石油河南新乡销售分公司财务部负责人,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建设。
(上接第33页)
(二)加强业务学习、研讨,强化公证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由于强制执行公证在民商事活动中不可复制的积极作用,成为越来越多的民商事主体在交易中的首选,而且目前债权文书越来越多样,标的额越来越大,公证机构、公证人员应当加强强制执行公证的业务学习,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时刻更新自己的办证思路,密切关注有关经济交往方面新的法律问题,不断汲取法律前沿理论问题的知识经典,加强公证实务探讨,不断梳理强制执行公证的知识难点,补强办证要点和技巧掌握。定期不定期地通报并分析一些正面、负面的典型证例,促进公证员规范办证操作程序,强化公证员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
(三)完善强制执行办证实务操作规范
针对类型越来越多的债权文书,可以适度预测公证风险,制定统一的强制执行办证要求,执行相对统一的办证标准,让公证人员办证时心里有底,关键环节办理有据,减少程序环节的干扰和人情。同时也避免了类似因受案范围、办证要求的不同给当事人造成公证办理随意的不良印象,但对于证据资料提交不充分、拒绝配合程序进行的申请,公证人员也可选择性提供公证服务,这样既方便当事人获得公证服务,又体现公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做细做精常规业务领域,扩大强制执行业务领域
就目前强制执行的工作领域来看,主要集中于借贷领域,民间借贷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也给传统的银行借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用办理银行借贷的思路无法解决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诸多问题,所以先
做细民间借贷领域,将办证过程中的可行做法逐步推广,在能较为完整汇总案件异议的前提下,再将部分工作模式平行用于其他可赋强的债权文书领域,让强制执行公证可以充分发挥保护债权、快速执行的功效,成为法院工作的助手。
(五)加强执行证书要素式写作的训练
由于公证强制执行工作需要法院的密切配合,那么两个部门之间的衔接介质“执行证书”就非常的重要,其作用在于使人民法院有依据的进行执行工作。公证人员在执行证书的写作中,应当汲取法院的裁判文
书的写作技巧,让公证文书和裁判文书在写作形式上有一定的契合,清楚表述事实,让执行方能最大限度获取诸如执行标的、执行数额等执行信息,对法律的适用必须从实体法到程序法整体考虑,让公证书严谨、客观,让执行法官拿到公证书后看的明、看的懂,真正成为一份“有用的公证书”。
五、结语
赋予强制执行公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正义与效率的法律价值平衡的结果。我们应当加强相关理论研究,逐步建立统一的操作规范,减少争议,充分发挥赋予强制执行公证本身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牛维宋芳.我国公证强制执行效力运行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2]刘建勇.强制执行公证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4.
[3]周斌.公证文书强制执行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