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文化生态园导游词
主题词:天地人合一的画卷、红古绿辉映的华章
概述:
吉安城北,在叠翠的螺子山间,在潋滟的庐陵湖畔,庐陵文化生态园像一幅恢弘而壮美的山水风情画,铺展在赣水之滨的天地之间。这幅长轴巨制,浓缩吉安自然人文的精华,为“生态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最亮丽的风景。
幅画厚实而古朴。吉安古称庐陵,“江南望郡” “金庐陵”的荣耀,“吉州福地”的赞誉,悠久而辉煌的庐陵文化凝结成充沛的底气。城北自古多胜迹,“螺峰霞照”列入庐陵八景之一,颜鲁公祠、文丞相祠、灵泉寺、螺湖桥等存有遗址旧迹,为画面铺垫浓重的底。
这幅画尊贵而豪奢。文坛宗师欧阳修,民族英雄文天祥,诗歌巨匠杨万里,忠烈名臣胡铨,江南才子解缙等伟人,令世人仰望。一代代名儒志士,高举起“文章节义之邦”的大旗,是画中最耀眼的一景。
这幅画大气磅礴,4000亩山水间贯穿古今,包容万象, “一县一景”浓缩各县区精华,生态人文融为一体,描绘出天地人合一的景象,编织出红古绿交相辉映的华章。
这幅画秀气灵动。满眼的绿,争艳的花,栖息的鹭,翻飞的鸟;千亩碧湖的涟漪,游弋的禽,卧波的桥,漂荡的舟,喷涌的水幕;儿童的笑语,情侣的喃呢,弹奏着生机勃发,或激昂或轻柔或婉转的新歌谣。
这幅画雅气而醇厚。馆舍楼阁、塔亭廊榭中,意深的楹联,怡情的绘画,寓志的雕绘,教化的格言,神奇的传说,渲染出典雅淳美的氛围。
文学家说,这幅画是吉安的胸花,光艳夺目;是赣中的盆景,精巧别致。
摄影家说,这幅画是镜头的最爱,四季常新,移步换景。
民俗家说,这幅画传承了的民族文化的基因,再现了庐陵民间风俗的表情。
市民百姓说,这幅画是我们的后花园,一家老小随时可来放松心情。
嘉宾游客说,这幅画是吉安的大客厅,可欣赏摆设,领略风貌,休闲娱乐,陶怡心境。
当代吉安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决策者薪火相传的担当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建设者付出的辛劳和才智,才有这幅传世画作的诞生和惊世。
一、山水画图
1、鹭栖螺山
喜欢登螺子山,不仅因为她的灵秀,她的葱茏,更是因为山上栖息的白鹭。一只,两只,成千上万只呀,舞动起来,好一个大规模的舞团,优雅欢快地展示着舞艺。只只白鹭,是吉安良好生态的象征;只只白鹭,是园区高洁的精灵。
鹭栖骡子山,游弋湿地间,是非常讲究缘分的,与芦苇、荷花和水草为伴,与爱生活爱和谐的人类为伴,白鹭不寂寞。
甚是喜欢李白咏白鹭的一首诗: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
登临山顶,白鹭一会儿如雪点螺山,一会儿振翅高飞,它优美的姿态,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温暖,自在,安心,和美。
2、千亩碧湖
如果把文星塔比做是一支“天官”宝笔,那千亩庐陵湖就是一个巨大的砚台。清水为墨,福地做纸,绿树红花为颜料,亭台楼阁成道具,飞鸟鸣虫来配乐,巨型喷泉更是画龙点睛。真可谓:云蒸霞蔚,无笔无墨展画卷,鸟语花香,有声有著文章。
最可爱的是放养的野鸭,肆意嬉戏;还有那时而凌空翻飞时而漂浮水面掠起圈圈涟漪的水鸟,恋上这碧湖,自由自在的生息。
邀三五好友,徜徉湖边,心清气爽。山抹微云间,烟笼碧水处,拍一朵睡莲,读一首雅诗,追一只黄蝶,听一段音乐,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真切地感受着“上是天堂,下是画廊”的意境。
感谢这天赐的碧湖,吉安人心中的“瓦尔登湖”,抵达,融合,完美,遐想……让人回归心灵的纯净世界,不忍离去。
3、万树滴翠
芳树迎客花不落,春一路鸟声啼。站在高处俯瞰庐陵文化生态园,四万株乔木支起巨伞,四百多万株的灌木染绿地面,入园处胸径3.18米的古樟王,成了镇园之宝。生态园的树,大而不觉其疏,小而不觉其密,葱郁繁盛,错落有致。
在一排金丝垂柳下屏气凝神,黄枝条与绿新芽交相辉映。一棵树,一个人,一辈子,定格在时间的容器里,有节奏地呼吸,有张力地盛开,多一份生机,多一份禅意。树大根深,传递着绿的正能量,开放图强,诠释着新吉安的大手笔,“保住山、稳住水、留住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吉安人,有福!
4、四季花开
巨伞下的城市杜鹃含香露,夏荷舞金风,秋菊唱落英,冬梅傲冰雪,庐陵文化生态园名副其实,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吸一口久蕴的芬芳,伴一场滋润心田的喜雨,耳边响起流年打马而过的声音,便将一种平平仄仄的心情,带到了人间四月天。
人有人品,花有花性,吾乡好,好一个山水吉安,文化庐陵。那“一榻清风书叶舞”的豪迈,那“半窗墨花字生光”的霸气,都是这里特有的精神气质。放慢脚步,细嗅鲜花,心静如水,在这属于自己的大花园里,万花千叶皆有情。
漫步在巨型的凌霄花架下,顿时飘然欲仙。一簇簇娇媚的橘红花朵,像一个个吹响的号角,正激励吉安怀揣着百年大梦,走向新的征程。
二、辉煌庐陵。
(1)、青铜王国
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自古已成定论。长江中下游,何时开启文明的大门?史籍无详载,只简单地描述那是野人出没的蛮荒之地。果真如此吗?1989年秋,吉安北部的新干县响起了晴天霹雳,距赣江仅1公里的大洋洲程家村沙洲上,出土商代青铜器480多件,玉器1000多件,震惊了世界。制作之美,可与殷商王墓的出土件媲美;誉为“中华钺王”的青铜大钺,显示着王室贵族的权利和威仪;鸟伏双尾虎青铜器,繁复精美的纹饰和奇妙的造型,显示出制作者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像力;青铜犁铧,全国孤品,倾注先民们耕耘的辛劳和丰收的喜悦。这一件件文物,在默默地叙说被历史尘埃遮掩了数千年的事实:这里曾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王国,有一个与中原王朝并存的贵族政权。由此,改写了江南乃至我国古代文明史;得出无可辩驳的定论:长江中下游是中华文明又一摇篮。
(2)、千年窑火
英语China,是指陶瓷,也是中国的称谓。这影响世界的陶瓷制作,吉安县永和吉州窑占有一席之地。自唐代中期到明末600余年间,是江南陶瓷大型生产基地,盛时3万多窑工,窑场延绵2公里,存有24座窑包遗址。木叶天目、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的制作工艺,达到了当时领先水平,深受皇室贵族、平民百姓喜爱。无数的陶瓷沿赣江北下南上,流向海外,至今仍被南亚、欧美等国家视作稀世珍品珍藏。这些陶瓷是庐陵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出口外销,把庐陵人的创造精神,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3)、江南粮仓
“金庐陵”是对吉安古代农耕文明的赞誉。“金”是比喻金灿灿的稻谷。吉安三面环山,北向开阔,遍布丘陵溪流沃野,水沛林茂,四季分明,适合稻豆油耕种和人类居住。大型的新干战国粮仓遗存,是远古农耕发达的明证。古庐陵以“江南粮仓”闻名,宋代朝廷每年调运贡粮600多万石,仅吉州一地供应五、六十万石,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以此促进了漕运粮船的制作和槎滩陂等筑陂修渠业的兴起。
金灿灿的稻谷,孕育了富庶与安康,滋养着浓郁的农耕民俗。在水映蓝天、鸟鸣花香的明媚春里“开秧门”;在阳光灿烂、稻谷浅黄的夏日,邀亲朋“吃新”,祭祀谷神土地,洋溢着人们
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茶乡遂川
好山出好茶,遂川狗牯脑山,就出产一杯好茶狗牯脑,因巴拿马获金奖而名扬海内外。 一杯好茶狗牯脑,简简单单的七个字,说出了茶的好。叶片细嫩均匀,碧中微带鹅黄,表面着一层柔软细密的绒毛,泡出的茶水,清澄而金黄。茶味清凉、芳醇、香甜,沁人肺腑。虽说名字没有碧螺春、龙井那么斯文雅致,但喊一声“狗牯脑”,一如叫自己的毛头野小子,亲切入耳。薄雾沁过的嫩芽,微雨洗过的静叶,经过制茶师傅在铁锅里反复翻腾,就着头顶的阳光一起揉搓,入味。陶壶浸泡,茶,活了,人,醉了,一同装点着春天的诗行。
白凤仙子
泰和,寓意着吉泰祥和,既是一个地名,还孕育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传说把仙女思凡,羽化为雌雄泰和乌鸡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通体圣洁的白凤仙子雕像前止步,凡人的眼睛和仙女的明眸撞击着韵味十足的火花,既古意又现代。惊叹于泰和乌鸡似凤非凤,似鸡非鸡的神奇。如今,遨游太空归来的神鸟,从一个传说到一方绿经济,印证了白凤仙子造福人间的美好愿望。
(4)、赣中名城
“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安城。”明代大学士李东阳写的《吉安》一诗,描绘了吉安城宏阔壮美的景象。
吉安城的开基祖东晋庐陵太守孔伦,在公元342年将郡治迁至今城区。随着南北黄金水道赣江的开发与利用,庐陵郡城成为江南物资集散枢纽、商贸中心、工业手工业的基地。江上舟楫穿行,樯帆竞发;江边大街和后河两岸货栈商铺接踵连绵,商贾旅客川流不息。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在《习溪桥记事》中描述道“歌钟列妓,长街灯火,饮者争席,定场设贾。”苏轼贬往海南回京时游览庐陵城,感叹“此地风光半苏州。
明清之际,江边建造专业性码头至少15座,全国各地商人在城里设立会馆24座。福建会馆前的天后宫石坊,整体搬迁到庐陵湖边,精美的雕刻令人惊叹。
赣江岸边,古南塔、古榕树、古青原台和白鹭州的风月楼、云章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见证了古城的千年风云变幻。
在吉安街头巷尾,在茶余饭后,人们仍然在津津有位地讲述着老街故事。
沿赣江及其支流岸边,一个个城镇和圩镇应运而生,拱卫着吉安城。
古城余梦
万安,万安,万民安康。古城的城墙,期盼保佑万年平安,也增添了万安城的厚重和耐读。敦实的墙体,古朴的城门,高大的大榕树,灵山古刹的钟声,惶恐滩湍急的江水,玻璃红鲤鱼的美味,昭示着万世平安万事平安。双脚踩在厚重的历史上,就像在寻千年的余梦。与古城对视,就是和远去的历史唠嗑,新时代的大梦正在酝酿,多少年后,门前的铜人儿,也该心满意足地告老还乡吧。
(5)、古村遗韵
吉安的山乡绿野间,遍布数不胜数的古村落,遗存着庐陵文化最根本和最优秀的基因。
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井、古桥、古樟、古庙观,驻足在一栋栋一排排古老的民间建筑中,能感觉到曾经的富有与堂皇,领略到岁月的留痕和先人的奋斗创造精神。
吉安的民间建筑,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形成了鲜明的特。青砖灰瓦,蓝粉勾缝,砖木结构,翘角风火马头墙,檐口天井或天窗高位采光,是赣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古村中的建筑年代,大多是明末到民国初年;质量较好的建筑,多为经商者所建。“一把包袱一把伞,走到湖广当老板。”无数的吉安人,到湖广川黔一带经商,勤劳诚信,历尽艰辛,成为“江右商帮”中的一支劲旅。他们积累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修祠建房铺路,改造环境,改善居住条件。
受深厚庐陵文化的熏染,房主在建材和家具上装饰宣扬着儒家道德或人情世故的雕刻、绘画、楹联、格言和匾牌,寄寓着对吉祥安康生活的期盼。
园区里仿建的祠、宅、店铺,还原了往昔村街的部分场景。
三、 文脉传承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根脉,传承创造,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千百年来,吉安人在前进中传承,在传承中创造,收获了文明的硕果。庐陵文化生态园,以文化为魂,凝结成人文景观的基调。园区内所展示的文化现象,不只是颂扬往昔的荣光,更在于知古思今,见贤思齐,薪火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