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谈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设计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结构化视角的教学为小学数学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性路径,由现象感知到本质探索、原理归纳,再到框架模型的形塑,化碎片化知识为体系化结构。在这一教学范式中,需要教师注重内容、思维、元素、方法的连续性,问题串烧让数学研究活动得以拓展,数学审美文化的培养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更是一种探索美的享受。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训练,通过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思考。
一、将教材知识点有机整合
结构化数学教学简单来说即以学生技能经验、知识理解为基础,更新学生的固有数学认知结构,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促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整体建构,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知识点较多,一个大的知识点会被划分成多个小的知识点分散在各年级段中。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 这一内容, 这一知识点被分割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两个部分,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存在内在联系,同属于一个大知识点。通常教师会依据课本顺序教学,将这一个大知识点分开为两个部分的内容教学,如此导致学生在对这两个部分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并不能主动探究,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与性质,推演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的知识点有机整合,将这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个大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充分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后,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再比如:在学习“小数”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小数的意义为支点,将“小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等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推进小数知识的完整性教学。由此看出,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将存在联系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实施整体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整体建构。
二、合理设计问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解答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进行锻炼的主要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单一知识点不断地进行结构化整合,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设计,通过突出逐层递进的提问方式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结构化发展的思维能力,以此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关联能力等一系列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认识,在完成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总结,并对两个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使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架。课前笔者让每个学生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在引导他们认识了两种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后,笔者拿出了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并让他们与自己手中的长方体进行对比,进而提问:“同学们,你们的长方体是否与老师的这个特征完全一样呢?不同点在哪里呢?”教师组织小组讨论,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教师抛出问题:“由此你认为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此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地进行问题引导,
并通过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的过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掌控内在本质
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在进入单元整理与期末复习阶段时才为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与总结,其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应该进行关联教学。关联是指各知识间存在的联系与共通之处,教师应准确把握数学教材中知识点内在关联,将分散知识点连成片,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归类,把控数学知识变化归类及内在属性,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发展数学思维。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并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关注,因此教师需要在授课时将碎片化知识点制成思维导图,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章节内容,逐渐建构结构化数学思维。依旧以“圆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例,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尝试,由于圆不仅是单线条内容,而且与各个不同元素均有关联,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辅助工具画圆,在画圆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圆的大小对其半径、直径有何影响?应用不同方式画圆有什么地方相同?圆心的位置能决定圆的位置吗?动手画圆后学生可发现不论用何种方式画圆只要圆心、半径为定值,所得圆形均一致。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准备圆形与正方形纸片各一
张,让学生分别用两张纸进行对折,之后观察两张纸片对折后的不同之处。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可发现正方形只有四条对称轴,而圆存在无数条对称轴,这些对称轴均相等,且对称轴的交点正是圆心。教师通过教材知识点间的关联,让学生对圆的各元素有更深入体会与了解,并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对数学知识内在结构的构建有重要作用。
四、延伸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有限,在进行结构化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在结构化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结构化学习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以“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去探究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当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后,教师则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去验证这种规律是否适用于1000以内、10000以内或更大数的加减法当中,促使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和延伸发展。另外,在小学数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在结构化数学教学中也应贯彻落实这一点,通过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帮助学生养成复习和整理的
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灵活转化,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学习完“小数”部分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等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结语: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生学习的难处,积极的利用结构化教学,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系统的传授给学生,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小燕.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复习课结构化教学策略初探[J]. 名师在线, 2022(13):4.
[2]杨景峰.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  2021.
[3]郭维朱.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J]. 文理导航, 20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