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整理
题型:( ̄Д  ̄)┍
一、单选题(5道/10分)
二、名词解释(4道/20分)
三、论述题(2道/30分)
四、分析题(2道/40分)
单选题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Aestheica,在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嘉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近代德国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鲍姆嘉通1735年《关于诗的若干前提的哲学默想录》博士论文中已经提出了“美学”的学科概念
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古希腊的柏拉图欧洲美学史上最早美的问题作深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哲学思考的人。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提出“美本身”与“美的事物”不一样,是美学思想史上首次专题探讨审美本质的文献。黑格尔称赞他是:“第一个对哲学研究提出更深刻要求的人。”
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
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康德对美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有下列几点: 
(1)趣味判断和利害、概念无关。他说:“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2)虽然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但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才能普遍必然地引起快感,而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才是判断对象美不美的真正原因。 
(3)康德认为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虽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有效性
康德休谟的主观心理经验审美观转变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论:①审美是人性的一种能力②审美能力的稳定可靠(普遍必然)性基于人性主体性的心理结构③审美的心理结构特性在于审美既区别又融合认知与意志而呈现的自由感④审美自由感是人性自由本质的象征体验。康德的审美心理结构论是静态的剖析
康德批评并超越了鲍姆嘉通的感性认识论美学观念,他将主体的认知、意志、情感与哲学上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三分鼎立,此后美学成为哲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德国古典美学从此成为美学的传统范型。康德的《判断力批评》力求辨析审美与人类其他基本活动(认识、意志)联系中的区别,以突出审美的独特本质。与以认知及欲望为核心的现实生活相区别,审美无利害及艺术自律成为康德所奠基的近现代美学的范型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放弃自然美而独尊艺术美,他在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在美学上,他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可以看出,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
(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
亚里士多德:美在事物本身之中”
“美本身”体现为“美的事物”属性亦即“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这些事物具体属性范畴的宾词从此承担了“美本身”的“存在”。这也就是审美对象的本质。亚里士多德的转折意义重大。
达芬奇: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美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达·芬奇著有《画论》,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
狄德罗:美是关系(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
(三)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具体分析了现实各领域中美的表现:首先,是社会生活中人物形象的美。他分析了三种情况:一,普通人民(指农民)看来美好的生活是“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的必要条件”,青年农民或农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的面;二,上流社会中美人则是以纤手细足为美,甚至以病态为美。三,真正的有教养的人(指知识阶层)认为“真正的生活是思想和心灵的生活。”其次,他认为自然美是由于对生活的暗示才产生的
名词解释/论述题
自然美概念的多重内涵
1、与自然概念总体上的外在自然与内在天性两种内涵相对应自然美总体上也存在着外在非人工的自然物之美事物的内在天性之美两种基本内涵。
2、单就外在自然之美的自然美内涵而言:从自然概念的范围大小来看,自然美既可指狭义的非人工的自然事物的美;也可指广义的包括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在内的所有现实事物的美。从自然事物的单个与整体差异来看,既可指单个自然事物(一朵花、一只鸟)的美,也可指作为一定范围内的全部自然事物(原始森林或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整体的美
3、对应于作为内在天性的自然的三种内涵,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也有相应的三个层面 :(1)天地万物自在自足的本然状态(2)自在,即人生最高境界的自由状态(3)“芙蓉出水”,艺术的审美理想或最高境界
社会美 
含义:社会美是以人类基础性生存活动——劳动为核心所形成的审美形态。 社会美是人类最早、最基本的审美领域之一,是与人的社会存在关系最密切的审美形态,也是与人距离最近、人们接触最多、欣赏最方便的审美对象
立足于社会实践视角,社会美的范围大致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的美社会实践成果的美,以及社会实践主体即人的美
社会交往中的美与人物美特征
(1)社会交往中的美 :指人在社会交际活动中所体现的美
 ①社会交往活动首先体现在语言的层面上。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以及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重要桥梁。通过人们的语言可以辨别其内在修养和境界《世说新语》记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展现兄子与兄女的咏雪,看似一个简单的比喻,却能显现出才女谢道韫内在的智慧与精神底蕴。 
形体交际是指通过肢体语言、形体动作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体交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往往能够产生某些特殊的效果在《论语》中,关于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描写,对于表现曾皙的个性,呈现所谓“曾点气象”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心灵交融是指社会交往活动中实现的彼此心意相通、精神交融的效果。社会交往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体现为精神、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彼此的相互理解心灵交融构成了社会交往的最高境界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体现了心灵之间的沟通与交融成为社会交往中的理想境界,也体现出审美的意味。
(2)人物美 :指人自身显现出来的美,具体包括人体美与人格美人体美主要侧重于外在的方面,而人格美则主要侧重于内在的精神方面。 
人体美通常是指人的相貌、身材、姿态、动作、肤、仪表等方面的美。西方古希腊十分推崇人体的完美,青年人大半时间在练身场上;中国“吴带当风”的生动细腻、敦煌飞天的婀娜多姿。因此,人体美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均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历来是重要的审美对象。 
人格美是指在人的形体、行为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论语》中的“孔颜乐处”“曾点气象”;西方苏格拉底的慷慨赴死,往往体现出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的自由和超越的追求。人格美往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成为永恒的精神道德的范型
社会美的形态:(叶朗版本,just look lookヽ(ー_ー)ノ) 
1、人物美:人物美的第一个层面是人体美;第二个层面是人的风姿和风神;第三个层面是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
2、日常生活的美饮食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从政治、经济到生活方式,从社会风气到社会心态)紧密联系,包含有历史的、审美的意蕴。日常生活的美,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氛围给人的美感。
3、民俗风情的美:北京城里的吆喝,是充满感情的生活之歌,能够给人的心灵短暂的慰藉,是一闪而逝的美的享受。
4、节庆狂欢: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生活回到了自身,人回到了自身,“回复到人类原来的样子”。可以说,狂欢节的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
5、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休闲文化的核心是一个“玩”字。“玩”是自由的,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
美育的定义:(前两点必答!)
①美育既是审美方式教育活动又是教育方式审美活动。 
美育的历史看,美育是指一种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教育活动,但同时又是教育形态的审美活动
美育这种以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教育活动,使得美育能够直接作用于发展人的感性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④美育的功能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⑤美育的特征:首先,从施教手段来看,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其次,从受教者的受教方式来看,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其三,从受教者产生的受教效果来看,美育是一种快乐的教育
美感
狭义:指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所产生的一种具体感受,即审美感受审美愉快广义:美感是指客观存在的美反映到人类头脑后所长期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审美意识。它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
层次性
①(身体)感官层次的美感(形式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形式因素刺激而形成的美感。
②(心理)心意层次的美感(文化美):主体领悟到审美对象所蕴含的意义、情感后产生的欣喜
③(灵魂)万物一体层次的美感(宇宙美):审美主体超越了分别意识,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审美主体悟到了宇宙最高的同一性全真、至善、大美
超功利性
美感主体不以满足当下实际物质利益、认知功利、道德功利为目标。若上述三种功利存在,审美主体在想象力与知解力上将不自由,主体将成为必然性的奴隶,即物欲、自然必然性、社会必然性的重压,主体无法彻底做到自发、自由、自愿、自乐
②美感对于人和社会的一种特殊有用性,一种不同于物质实用功利功利性,即精神的功利性(鼓舞、休息、解忧)
悲剧
概念/定义:悲剧,又称悲剧性悲剧美,是指值得人同情、认同个体,在特定必然性的
社会冲突中,遭遇不应有却又不可避免的不幸、失败甚至死亡结局的同时,个性遭到毁灭或者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伤害,并激起审美者的悲伤、怜悯恐惧等复杂审美情感,乃至发生某种转变的一种审美形态
本质: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出发,悲剧审美与悲剧美突出展示的是悲剧人物在人的本质对象化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乃至毁灭,但是与崇高审美中主人公遭受挫折乃至死亡、激起人的总体族类升华感有别,悲剧审美中主人公所遭受的伤害或毁灭是个性自我意识的伤害或毁灭。悲剧主人公的个性承担着悲剧中被毁灭的人的本质人性的伤害或个性的毁灭也因此构成了悲剧审美对象的核心。因而,悲剧审美的本质或重心在于对个性或人性毁灭事件自觉或不自觉的哲学性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