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4期第28卷No4.2019vol.28
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看美学的回归与超越
田诗琪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美学遭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严重冲击,物物皆美的“平均美”泛滥,仿制的千篇一律的“美”占领了我们的生活。这对审美精神是极大的破坏和解构,那么该如何面对这种境遇?美学应该走向何处,如何回归并超越自身,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代给我们提出的严肃命题。唯有超越传统美学的桎梏,促进日常生活和审美从另一种意义上的融合,看到美学学科界限的更多可能性,审美才能走上一条有益于自我精神解放的发展道路,美学也才能真正走上自我突破的道路。
【关键词】审美;泛化;传统美学;回归;超越
中图分类号:B834.3文献标识码: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代审美语境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审美泛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正视的现象。了解到它的起源之后,我们看到其在美化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过度消费化的社会环境里对人们的审美感悟力和想象力
造成了极大的扼杀,抹灭了我们的感性感知能力以及精神个性化,对此我们呼唤审美精神的回归与超越,挣脱“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枷锁,促进日常生活与审美在更深层次上的融合,培养更加全面的审美感性力,重获人生的自由与解放。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起源及其论争
1988年4月,在“大众文化协会大会”召开之时,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并阐述了此概念所包含的诸种含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当时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了消费社会,这样的经济基础在意识形态方面即表现为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严重隔离。理性在给社
收稿日期:2019-11-19
作者简介:田诗琪(1992-),女,白族,-究方向:文艺美学。A文章编号:(2019)04-041-04
会带来极大进步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诟病,人们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物欲之中,戴着工具理性的枷锁无法挣脱,此时的美和艺术变成了殊为难得的东西,与现实生活严重隔离。因此费瑟斯通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在缓解人们的这种生活境遇,呼吁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然而国内学者并未考虑到该理论所产生的社会背景,将其宜接移植到了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上,2002年,
陶东风率先发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一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指出在当下的中国,审美已经跨越了纯文学的界限,参与到了日常生活当中,艺术不再高居于可望不可及的审美殿堂里,审美已经平民化,流落到了一些日常生活场所里。之后王德胜、朱国华、黄应全、金元浦等人也对此展开了一系列论争,2003年还联合召开了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会,学者们或者持中立意见,或者持批判态度,也有人积极倡导。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维度不同,导致他们的争论也不是从一个基点上出
7省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
田诗琪: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看美学的回归与超越
发,没有从一个层面上来探讨同一个问题。
比如陶东风的关注点在于审美入侵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我们在对文学进行研究的时候也应当适当扩充其研究边界,不能固守城池,而要及时调整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这样才是对文学研究的丰富和补充;鲁枢元则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物质生活中精神境界的升华叫赵勇说,“这个命题的深层含义其实就是对现实的粉饰和装饰,它隔断了人与现实的真正的联系,并让人沉浸在一种虚假而肤浅的审美幻觉当中,误以为他所接触的现实就是真正的现实。”冏旦是从他们的争论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理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阐释更多的其实是艺术与生活的边界问题,在于讨论日常生活与审美之间关系的
问题。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泛化现象
我国国情虽然与西方存在明显的区别,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美泛化也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和警惕的现象。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社会的物质产品高度丰富,人们正在被无穷无尽的商品与欲望所裹挟,正如波德里亚精彩的描述“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在被物包围的同时,我们也在被“美”包围,似乎哪里都带上了“美学”的印记和烙印,人们开始大谈特谈“生活美学”,它们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和风尚,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品味。
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社会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需要已经不再仅仅是物品本身,而是附着在物品背后的价值符号,与其说人们在消费一种产品,不如说在消费一种理念,这是生产力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现代文明背后的必然现象。艺术和美被拉下了神坛,失去了传统而古典的美学意义上的坚守,此时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无处不在,如杰姆逊所说,“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旳此时美是可以被批量生产的,是完全可以被实践的,它被贯穿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里,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美学不再是一种形而上的品格,不再是特定精英人的所
属物,它专为迎合大众的庸俗审美趣味,以最平民的姿态附着在日常生活上面。此时理性与思考被抛诸脑后,人们尽情放纵自己的感性,沉浸于审美物化所带来的感官享受。本来是作为虚拟的艺术却被固有形式实践在现实生活里,艺术与现实的距离几乎已经被消弭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了。审美不再是一种超功利的极大的精神升华和心灵愉悦,而是一种可感可观的,在被重构了的物化世界中的一种感官体验。
不得不承认,无处不在的“美”也给我们带来了审美疲劳,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心灵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不是我们自己的主动选择,而是在消费主义的社会浪潮中不得不去承受的后果。在享受视觉以及其他感官享受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审美泛化带来的恶果。正如韦尔施在縄构美学》中所提到的那样,日常生活中每一样东西都被我们变美了,但是这个所谓的”美”是否触及到了真正的深层美的本质呢?恰恰相反,它是对“美”的破坏和解构。通俗艺术大行其道,大街小巷都是同样的审美情趣和格调拥塞在我们周围,组成了密不透风的庸俗审美城墙。不仅如此,人们会误以为当此之时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当此之时的审美是真正的审美,从而失落了真正的美学精神。艺术与美的归旨在于人生的彻底解放与自由,海德格尔说心境越自由,越能得到美的享受;卡西勒认为,艺术给了我们一种别的事物所不能达到的自由;黑格尔则说,艺术在于从生存的危机和压迫里把人解救出来,赋予人一种自由的生命力。但是在无处不在的“美”里,显然我们已经丢失了这种美与自由,反而成为了“美”的奴隶,被其操控。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真正的审美吗?
我们先对美的概念作一些梳理。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在讨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后来他们也得出了很多在特定时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答案,他们认为美在于比例,在于和谐,在于物体能够给人提供的效用。这些美学理论的产生都具备一定的时代背景,但是直到现在,关于“美是什
田诗琪: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看美学的回归与超越
么”一宜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后来20世纪的美学家更喜欢用审美对象而不是“美”来指称审美欣赏对象,他们认识到,我们在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时候,表达的仅仅是一种咏叹和感慨,而不是表现事物的“美”的某种 属性。彭锋提出,从本质上讲,“审美不是依据概念来审査对象的认识,而是超越任何概念束缚的体验”叫也就是说“美不是事物在美的概念中所显现的美的样子,而是事物在无概念的状态下的活泼显现。”冏如此说来,只有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和精神力量,达到一种个体人格的感性修养,我们才能真正介入对”美”的感受,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走的却是与美学相悖而行的道路,在我们周围呈现的事物无不是被批量生产出来的人工制品,伴随着科技的高度发达,这种复制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它们在最大限度上迎合着大众的审美,正如彭锋所说的“平均美”,皆是按照大众的审美文化和趣味所设计,在面对这些物品的时候,我们不必具备审美修养,不必动用自己的心智,反过来是被这股审美
潮流推着往前走。审美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为了获得精神和心灵的愉悦,达到如庄子所说的“至乐”之人生境界,单纯只是一种娱乐性活动,降而成为了一种形下的感官体验活动。
李泽厚先生将美感的产生分为三个阶段,他认为最高层次的审美应该在于整个生命的全情投入,在于获得一种超道德的感性力,在这种感觉里,人的情志和精神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然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带来并且所形成的审美思潮和格调无疑是令人失望的,更不必说对于人精神上的陶冶与滋养。韦尔施就曾对此评价说:“当今日常生活审美化令人失望,全球的审美化策略成为了它自己的牺牲品,并以麻木不仁告终。”刀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在日益模糊,应该说,在我们的经验里,艺术作品中是含有永恒之美的,甚至跨越了国界,很多经典艺术作品总拥有其永恒的魅力,这也说明了在艺术作品里一定拥有其之所以为艺术作品的东西,能够永久地打动人心,不是别的什么都可以称之为艺术作品。一旦艺术作品中的这种特质遭到了破坏,真正的美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附庸的形式与空间,这对“平均美”背后的“美学美”造成的打击是致命的,一旦人们完全依赖和习惯于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美,对审美感悟和审美想象也是极大的扼杀,艺术与美不再发挥“诗和远方”的精神指引功能,而是流为媚俗的人工制品,这种现象背后的资本控制倾向也是我们不得不警惕的。
四、审美精神的回归与超越
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对于美学的萎顿与消亡,面对铺天盖地的生活审美化艺术,我们应
该认识到,艺术和美所承载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此。自然,我们呼吁审美精神的回归甚至超越,但是审美应该回归到哪里?应该如何超越?这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代给我们提出的严肃命题。
不可否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一方面推进了审美民主化的进程,满足了大众对于精神和审美文化的需求。反观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出现,除了消费社会使然,更应当看到文化精英阶层只占社会少数的现实。精英阶层追求形而上的美学,自然也要有符合社会大部分人的“大众美学”,如何在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进程中调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让传统的古典审美精神实现与大众审美的深层次融合,让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与循环,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要问审美应当回归到何地,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于审美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只有从这里发端,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寻到答案。如果说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是一种“浅层美”,没有触及到审美的本质和核心,那么真正的审美应当是一种深层美,它不仅仅是一种无功利、无利害的静观美,也就是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十八世纪古典美学所推崇的“超验的审美”,而是应该从尼采式的对审美的定义出发,他认为,审美价值是作为人的唯一至上价值,其揭示了美学对于人生的根本意义,从本质上阐释了美学与生存的关系,认为对审美的认识是其他认知与真理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对审美的探究到最后是落实到了如何更好地生存这个问题上来。
彭锋提出,本来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艺术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存在,如今的艺术却失去了这种虚拟性,造成了现存的审美泛化局面,只有借由艺术去展示无法被虚拟的那些存在部分,才能
田诗琪: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看美学的回归与超越
改变这种局面,才能重新培养我们的审美感性。他是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给人们带来的审美麻木来提出这一点,认为艺术应该发挥与以往不同的功能,与虚拟化的现实反其道而行之,去实现对人们的审美救赎。高建平则认为,在当代社会,消费已经成为了引领社会发展的主导,艺术和审美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重回传统美学,而是要创造一种新美学,它要能够重新阐释艺术的功能,重新定义审美在生活中的意义,也要重新建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美学。同后者的认识无疑是更全面的,更切入本质的。从美学的起源上看,我们知道它最初被命名为“感性学”,用来囊括和涵盖“感性”,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感性”也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形态里获得了极大的丰富,这个时候仅仅从狭义的传统美学,比如艺术美学出发去阐释和理解感性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完善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培养一种全面的感性感知力,在于对社会、对人生的透彻了解和感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藉此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人生的大解放与大自由。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浪潮里,我们失掉的恰恰是这种独立审美和判断力,也失掉了自身生存的个性。
人生的高度自由与解放,就是美学回归与超越的最高精神。我们必须以超然的眼光从根本上扭转对美学,尤其是传统美学的看法,不能任由审美走下神坛,应该坚守基本的审美立场,看到原初的美之为美背后的来源,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联,看到它的包容性以及新时代条件下产生审美特质的可能性,从而为美学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更加丰富的审美感性力,扩大
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这便是人生通往解放与自由之途。仅就对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之论争此点而言,实现美学的回归与超越,任重而道远,却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审美回归与超越的极具可能性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m.文艺争鸣:2004(3).
[2]赵勇.价值批评,何错之有?——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再思考[J].文艺争鸣:2006(5).
⑶让.波德里亚.完美罪行[M].王为民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4]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⑹彭锋.回归当代美学的11个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7]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高建平.美学的超越与回归|J]•上海大学学报:2014(1):21-29.
(责任编辑: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