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于中秋的诗词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五》
宋代:苏轼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熙宁六年(1073)中秋,苏轼任杭州通判。
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钱塘江潮势汹涌澎湃,比平时大潮更加奇特,潮头如万马奔腾,山飞云走,撼人心目。历代诗人,多有题咏。苏轼这组七绝,是其中的名作。
苏轼一共写了五首诗,这首是组诗的最后一首,诗人抒发了观潮所得的感想。作为父母官,苏轼联想钱镠射潮的典故,希望能为人民造福,体现了苏轼务实、博爱的人生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写中秋的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成为中秋节的名句。
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熙宁九年(1076)冬苏轼离密州南下。次年四月,苏辙随苏轼来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七年来,兄弟第一次同赏月华,苏轼则写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
七年来的第一次相聚,苏轼与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元丰三年(1080)中秋,苏轼被贬谪到黄州的第二年,心情苦闷的苏轼写下这首伤感的中秋词。
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
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抒写人生之“悲凉”,表达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
《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首《念奴娇》上片热情赞咏了月光的美好和月宫的迷人。下片着重抒情,流露出词人对美
好自由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词中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月宫世界,真切动人,似实似虚,惹人遐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