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故事
楚平王与伍子胥的故事
楚平王与伍子胥的故事:
转过年来(公元前522年)春天,费无极继续在楚平王跟前打击太子建。自从费无极说服楚平王抢了给太子建迎娶的新妇之后,《史记》说从那以后费无极便日夜在楚平王跟前诬陷太子建,说自从自己把秦女给楚平王迎到楚国,太子建就对他心生怨恨,而且也连带着对楚平王有怨望,跟着费无极就劝楚平王稍做戒备。上一年他不是说服了楚平王把太子建远远地安置到了城父吗,本年费无极就对楚平王说太子建居于城父,擅兵,外交诸侯,还说太子建和伍奢将要凭借着方城山外的人叛变,要像宋国、郑国一样自立,而齐国和晋国也会一起帮着他,届时将会危害楚国,事情马上就要成功了。
楚平王相信了费无极的话,于是就去质问太子建的师傅伍奢。伍奢不但没有给楚平王想要的答案,反而对楚平王说,他已经做错了一次——抢了太子建的妻子,已经很严重了;跟着又质问楚平王为什么要因为小臣而疏远骨肉、听信谗言?
伍奢这个反问相当于揭了楚平王的短,既批评了楚平王当初不该抢了儿子的媳妇,又提醒他现
在不该听信费无极的谗言。于是费无极对楚平王说——现在不制约他,以后就要后悔。如果你是楚平王,你的一个臣子说另一个臣子在帮自己的儿子造自己的反,而这另一个臣子不但不解释反而批评你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你的亲信近臣又不断提醒你要早加制衡,你会怎么做?楚平王的做法是,他抓了伍奢把伍奢囚禁起来,然后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
可是领命去杀太子建的奋扬却在自己到达城父前,就先行派人去通知太子建赶快逃走,于是本年三月太子建逃去了宋国。太子建逃走的消息传到郢都,楚平王召见奋扬,奋扬便让城父大夫逮捕了自己然后把他送回了郢都。楚平王见到奋扬后质问奋扬说——话出于我口,入于你耳,是谁告诉太子建的?奋扬据实以告,并且对楚平王说,当初楚平王命令他要像事奉楚平王一样事奉太子建,所以他不能对太子建有二心,于是他就决定奉行楚平王最初的命令,始终如一地对待太子建,因此也就不忍心再奉行楚平王后来让他杀掉太子建的命令,所以就放太子建逃走了。奋扬还说,后来自己后悔了,但也来不及了。听了奋扬的话,楚平王又问奋扬为什么他还敢回来。奋扬说自己不能违命一次——被派遣却没有完成使命,再违命第二次——召见又不回来,逃又无处可逃,所以就回来了。奋扬这番话说得很巧,当初是你让我待太子建如待你一般,我只是执行你先前的命令,并不是真的想违背你的命令,所以我放走了太子建,回来你接受惩罚。听听奋扬说的话,他有什么错呢?他只是违背了楚平王的后
一个命令,可是他之所以违背楚平王后一个命令是因为他要遵从楚平王前一个命令而已。于是楚平王放过了奋扬,对他说——你回去吧,还像过去一样做你的事。
费无极本来是要陷害伍奢和太子建,将二人一锅端的,可如今正主太子建跑了,只抓了一个伍奢,可是伍奢有儿子,不除必成后患。于是费无极对楚平王说,伍奢的儿子们有才能,如果去了吴国,一定会成为楚国的心腹大患。费无极建议楚平王用赦免伍奢的办法,把伍奢的儿子们诈召回来。费无极说伍奢的儿子们仁爱,这样做他们一定会回来;否则,他们就会成为祸患。于是楚平王便让伍奢把两个儿子召回国,楚平王对伍奢说,如果他能把两个儿子召回来就可以生,不能把两个儿子召回来就死。
伍奢的两个儿子,分别是棠邑大夫伍尚和他的弟弟伍员(yun2,申胥,子胥)。听了楚平王的命令后,伍奢告诉楚平王,伍奢会回来,伍员不会回来。楚平王问他为什么,伍奢告诉楚平王,伍沿为人性廉,死节,慈孝仁义,听说召令可以免父亲死罪,一定会回来而不会顾念自己的生死;而伍员为人聪明好谋算,勇而夸功,明白回来必死,所以一定不会回来,可是这个儿子将来必成为楚国之忧。
伍奢给楚平王分析得如此明白之后,楚平王派人去召伍尚和伍员,说——回来,我就赦免你
们的父亲。接到楚平王的召令后,伍尚对伍员说——你去吴国吧,我回去受死,我的才智不如你,我能死,你能报仇。跟着,伍尚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兄弟二人不一起逃走。伍尚对回去以后的结局是有理智的分析的,第一种结局是回去赴死可以使父亲赦免,这种情况下伍尚说听到赦免父亲的命令不能不赶快回去,这是孝;同时伍尚也想到了回去之后很有可能救不了父亲,这样父亲和他自己都会被杀的结局,所以伍尚又说亲人被杀不能不报仇。基于此,伍尚对伍员说,要预计估量好功效然后再行动,让伍员回去是让他选择复仇任务而离开,这是智;而自己明知要死而不躲避,这是勇。最后,伍尚对伍员说——不能抛弃父亲,不能废弃名誉,还是你努力吧!各人不必勉强为好。
就这样伍尚决定回楚国保全孝义,而伍员则把箭搭到弓上,拉圆了弓后去见楚平王派来的使者,然后质问使者——父亲有罪,召他的儿子干什么?说完就要射使者,使者见了转身就逃,而伍员则去了吴国保存实力。伍奢听说后,便预言说,伍子胥逃走,楚国危险了,还说楚平王和楚国的大夫们以后恐怕不能尽早吃饭了。伍奢的意思是自己的儿子伍员没有回来而是去了吴国,从此楚平王君臣便会有吴国来攻打的忧患,因而不能早吃饭了。
楚平王君臣虽有远忧,但是伍奢、伍尚父子却有近忧,最终,楚平王把父子二人都杀了。另
一边,伍员在吴国开始积极筹划为父兄报仇。伍员逃到吴国后,为了给父兄报仇,伍员游说吴王僚(州于)讨伐楚国,各种向他说明伐楚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可是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说,伍员是因为自己家族都被楚平王杀了,所以想向楚国报仇,不能听他的。
关于公子光的身份,《史记》说他是前代吴王诸樊之子,但是三年前吴楚长岸之战,吴军败给楚国失掉馀皇船时,我们说过他是夷末之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二十年前也就是鲁襄公三十一年、吴王夷末二年,夷末派屈狐庸去晋国聘问,当时晋国赵武(赵文子)曾经和他之间有一段对话,赵武问屈狐庸季札最终是不是会做吴王,而屈狐庸告诉赵武,最终终结吴国的必定是吴王夷末的子孙。而历史上吴国的最后一位国君就是吴王阖庐也就是当前的这位公子光。那么,公子光也就是当前这位吴王僚的兄弟。亲兄弟说了这样的话,注定伍员在楚平王那里说的话就起不了作用了。
《史记》说公子光是诸樊之子,还说他自认为诸樊兄弟四人,当初吴王寿梦死后王位应该传给季札,季札不接受国家,所以他的父亲诸樊先立为吴王;所以如果最后王位如果不传给季札,就应该立他做吴王。《史记》的这个体系里,公子光的反心是这么来的,司马迁还说公子光因此就开始暗里地招贤纳士,培植自己的势力,打算用这些人袭杀吴王僚。我们根据《
左传》凡预言后来都实现了的规律,根据屈狐庸的预言还是认定公子光是夷末之子,不采《史记》说法。但是,公子光和吴王僚一样都是夷末之子,对王位有野心也是很正常的。而他劝阻吴王僚讨伐楚国,实则成了伍员报仇路上的障碍,如果你是伍员,你会怎么做?伍员见公子光成了自己复仇路上的绊脚石,他也看出了公子光心怀异志,想要杀掉吴王僚自立,于是他说——我姑且为他寻求勇士,然后在郊外等着他。
什么意思呢?公子光为了自己的计划破坏了伍员游说吴王僚讨伐楚国的计划,所以伍员决定成全公子光,帮他搜求刺杀吴王僚的勇士。于是,伍员就把鱄(zhuan1)设诸(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公子光大喜,于是将伍员收在了自己的门下,敬之为客,而伍员则跑去边境上,退耕于野,静待公子光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