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屈服的灵魂——《老人与海》赏析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是一部写陆地、海洋与天空的中篇小说,海明威在八周里完成了这部两万六千字的作品。直到后来出版也始终保持了初稿的原貌,几乎没有什么改动,一气呵成。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一辈能写出的最好作品。《老人与海》以简单的故事说的不仅仅是要对挑战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在一个钟头里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更准确的说只是一个小册子,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海明威能因它的主要成就而获得全世界作家写了几千万字也难望其项辈的诺贝尔文学奖。舍利曾说过《老人与海》是一部字字珠玑的不朽作品。尽管我没有读英文版本的能力,但我已能从它的中文译本中一窥它的魅力。(我一直认为看中文译本无法真正领略到原著的精华,而这次却很意外)
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它事物。"的确,从书中很多内证来看,海明威把诸多的内涵融入了这个简单的故事中。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
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大战后的勇士。他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为了治服那条庞大的马林鱼,他已经费下了自己近乎所有的力气。而今,他带着自己捕获的大鱼航行回家,他希望运气的眷顾,可那些不断袭来的鲨鱼却让这个老人在疲累中一次又一次的奋力作战。他什么也顾不得了,他只是想保住他的鱼,哪怕剩下的再少。海明威让这个老人具有了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他一次又一次地用他那双伤痕累累的手将粗陋的武器刺进鲨鱼的头颅。即使最终的结果仍是只剩下那十八英尺的鱼骨架。从老人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海明威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那种灵魂的尊严。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
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老人与海》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这本书不是什么寓言而是一部现实主义加作。海明威忠于他一贯的写作方法,细致地描写人物行动,诸如出海前的准备工作,出海后如何下饵,鱼上钩后如何同他周旋等这些外在的事物表现出内在的涵义,这本书描写一人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而又没有把灵魂二字用大写的字母标出来,至死至终他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从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读懂他,读懂如何生活和生存。
海明威在诺贝尔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独寂的生涯。"所以,《老人与海》开端第一句便是:"他是个独自在海湾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这正是在制造一种份围,他要让自己在独寂中寻到内心的平静才有清醒的头脑去进行创作。就如张爱玲一人富居美国而传回大陆的《倾域之恋》闻名于世,让人不得不感叹世上竟还有人能写出如此纯美无的完美文字。写作靠的是一种心情和人生境界,这就是为什么《老人与海》能在一个多月里完成却又为何如此完美。不必过多的精雕细琢,古语有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概就是此意吧!这就是为何我喜欢在日记本上随意涂抹而不喜欢就一个题目写下去的原因了。《老人与海》写出了一种心情。曾有人说由字可窥一人的性格。然而文章也是如此,《老人与海》写出了海明威的人格魅力,他壮志雄心,他的豁豪放和勇毅
正如"英雄"中无名从一个"剑"字里一窥寒剑一生的精华:武功,性格张爱玲全集
海明威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也正是他生平的体现。海明威是狮子座,一个天生就富有传奇彩的星座。在20世纪星璀璨的欧美文坛上,他是一颗令人目眩的亮星。奥地利的卡夫卡与他各处两极,卡夫卡是"弱的天才"而海明威败不愧于"强的歌者"的光荣称号。1918年7月意大利米兰附近的一个战地救护所是来了一个还不到19岁的青年——一个身中230块弹片的"筛子式"伤员,接受了13次没有麻醉药的手术后他奇迹般地活过来,带着一个白金做的膝盖带回到了美国这就是海明威。海明威一生遭受的肉体创伤和精神创伤是令常人难以想像的,但他坚信一个人生来不是给打败的;人在压力之下应该显示出人的勇气和尊严;人生就是一个拳击场,而拳击教会了海明威绝不能躺下不动。十年后,海明威崛起于欧美文坛世界上一批熠熠生辉的经典文作:《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失中为谁而鸣》......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是一位文坛大师,更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不论从何角度来评价海明威,他都是一位王者,因为他拥有王者的气度和风范。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的极限可以到达如此的程度,但海明威至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从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读懂他。或许每个人
对这篇文字见解不同,就好像“一千
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当我们翻开书的扉页,就好像打开一个尘封已久的木箱,里面尽藏着珍贵的古器,诉说着曾经的伟岸勇毅,使灵魂洗礼在充满力与美的殿堂中。
这是个讲述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你不免会问,书中的老人,海洋,马林鱼又是代表什么呢?忖度你自己的那个冰山吧,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积累着水面以下那八分之七的冰山。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逐渐体味着老人的故事,而今想来,或许我也像是那个漂泊在茫茫海上的老人,我的大海便是那无穷尽的知识的海洋,航行在课堂与图书馆间,而我所捉捕的马林鱼正是那一本本的书吧。有时有着孤立无助的悲凉,有时也有着孤身奋斗的快感。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的航行究竟结果如何,但作为一个不被击败的人,你看那太阳总是要落下去的,但是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老人与海》中硬汉形象的象征意义
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在晚年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中篇小说杰作,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作为文学史上著名的硬汉形象,充分展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充分表现了人类的智慧、刚毅和坚韧。本文着重分析桑提亚哥的意志品质、人格品质、乐观精神,并进而探究其象征意义。
关键词:硬汉精神;形象;象征意义
《老人与海》中硬汉形象的象征意义
20世纪的美国文坛上,海明威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赢得了不朽的声誉。海明威的作品,表现出男子汉优雅的风度和面对挫折生活的勇气及信念,塑造出一个个铮铮硬汉。海明威借助小说中的主人公,演绎了在面临死亡、失败等悲剧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勇气的可贵性。在这部作品中,他用简洁、流畅、洗练、准确的语言塑造了一生中最完美的具有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桑提亚哥。海明威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不幸的,桑提亚哥也不例外,他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但对于海明威来说,他所探究的并不是人物失败、不幸的原因,而是他们对待不幸命运的态度。作品的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老人虽败犹荣。作为硬汉精神完美体现者的桑提亚哥,他是一种寓言化的神奇英雄的化身,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精神,一种永恒的超越时空的压倒命运的力量。
一、桑提亚哥的“硬汉精神”
海明威把《老人与海》比作他一生中打到的最大、最美的狮子,既表明了他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和得意,又说明了在这部作品及其人物身上,海明威到了一生都在寻求表现的东西。在故事的冲突中,读者所受到的震撼似乎远不止于桑提亚哥所表现出来的尊严。小说通过桑提亚哥表现了更多的东西,它比人在成败中的尊严更动人,也更深入人的本性。
生命的意义
桑提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他又独自一人出航到很远的地方出乎意料地捕捉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可大马林鱼是鱼中豪杰,搏斗起来一点不惊进入…魔界‟就更加困难。意志薄弱的人是进不去的。”川端康成正是籍由江口将这种观点表达得非常清晰。在这一夜,陪伴江口老人的是两个姑娘,一白一黑。在那位肤发黑的姑娘身旁,“江口老人蓦地产生一闪念;据说福良老人因心绞痛发作而死,陪他的会不会是这个黝黑的姑娘呢?缘此,今夜才让两个姑娘来作陪的吧?”当江口探摩她那黝黑的肌体,仿佛感到有股“传给我生的魔力”的战栗,流遍全身。可是,当江口从睡梦中醒来时,她突然死去了。这一带有很强象征意义的情节是颇使人费解的。正如日本川端文学研究者鹤田欣也所说:“黑姑娘确实代表了过多的生命力。江口老人一见到黑姑娘时,就为她的野蛮的生命力所打动。为此,使他连福良的死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他一边看着黑姑娘的胸,江口不由自主地喃喃道:…这就是生命吧!‟。这与第一次见到那个姑娘时产生的…简直像是活的吗‟成为很好的对照”。也许是由于黑姑娘力量过剩,不断把江口往床外挤。这一行为可以使人考虑到作为男人的人生在江口这里已所剩无几了。”⑷在这夜里,江口老人想到他最初的女人是母亲,这时,他开始回归生命的原初,在人生接近终点时从罪恶和混乱走向了心理的纯净和安宁,他的所有罪恶感都在睡美人这里得到了抚慰和净化,这些熟睡不醒的少女使江口彻底地得到了精神上的拯救和解脱。所以“他在姑娘青春的温馨与柔和的芳香中醒来,犹如幼儿般甜美。”这里的矛盾之处在于江口一方面将熟睡的少女看做拯救自己灵魂的“佛”,一方面
又脱离不了诱惑的企图在亲近少女的过程中获得快感和青春的活力,在遥不可及的佛与唾手可得的慌,老渔夫被它拖了两天两夜。当时老人只要割断
绳索就可以摆脱困境,但他却没有那样做,人和鱼都已筋疲力尽。一个是为了将要到手的猎物努力拼搏,一个是为了将要失去的生存而奋力抗争。在这一斗争中我们看到的是生命与生命的对峙,生存与死亡的争夺。此时,生命被充分激发,力量和美感都发挥到了极致。其实在争斗过程中,桑提亚哥也快撑不住了,但老人的顽强、英勇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轻言放弃,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坚持到最后。老人是条汉子,而大鱼呢?其实,大马林鱼在为生存而努力反抗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力量和尊贵的品格。大马林鱼也有它的智慧,在被钓到之后并没有拼命的挣脱,而是慢慢消耗老人的体力,有时还跳出水面“吓”老人一下,好让老人知道它是那么大,赶快放弃吧。但是老人反而因为它的身躯庞大而开心,更打算一拼到底了,谁都不愿放弃。老人与鱼你死我活的激烈较量构成了《老人与海》的独特魅力,表现了老人坚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在苍茫的大海上,连续几个昼夜,老人孤身浴血拼搏。他虽已筋疲力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仍然坚持到底。他凭着勇气与智慧在持续地搏斗。从中我们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极限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桑提亚哥与命运殊死搏斗的悲壮,感受到他永不言败的精神的崇高。在桑提亚哥的生存哲学中,即使遭到了极大地挫折和危险,甚至面临死亡,支撑人生存的就只有自信和勇气。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
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在桑提亚哥身上,生命的意义得到了升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活着的意义究竟何在?努力与松懈、崇高与卑微、奋斗与堕落的区别何在?生命是可贵的,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但世上总有些东西比生命更可贵。在生命的路途中,积极地把握存在,实远比消极等待或逃避更有意义。
英勇顽强的意志品质
桑提亚哥的性格特征是在不懈的出海——捕到大马林鱼——斗鲨鱼等一系列冲突中逐渐显露出来的。老人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了,但他没有气馁、倦怠。第八十五天他继续出海。“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时那样清新了”。[1]就是在他“背运”的季节,他也保持这种自信与希望,没有放弃追求。就是在这种不懈的追求中,老人终于交上了偶尔的好运,捕到了一条比自己小船还长的大马林鱼。在与大马林鱼对峙的过程中,他不是右手被钓丝割破就是一会儿左手又抽筋,鱼掀起大浪,拖曳着小舟,拼命地冲撞,把老人弄得筋疲力尽;就是在这种困难下,老人没有屈服,而是主动迎接了挑战并想办法应对这种殊死的斗争。他出击的目标是双重的,在战胜对手的同时,还要征服自己身上的懦弱,即通过解决外在的对抗而解决内心的对抗。文中是以独白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来展现老人的内心对抗的,他对付大鱼就要有能量,有精力。因此,渴了,喝点冷水;饿了,吃些生鱼;困了,把钓绳
绕在破麻袋的肩上打个盹儿;手抽筋了,咬咬牙忍住。在对抗中,他站立了起来,“痛苦在男子汉不算一回事儿”。[1]最终他战胜了大马林鱼,显示了硬汉形象的英勇、镇定等特征。我们再来看老人与鲨鱼是怎样拼搏的,作者运用了这样的细节描写“他拿起上面绑着刀子的浆,尽量地把它举起来,因为他双手痛的不听使唤了。然后他把手张开,再轻轻捏住了浆,让双手松弛下来。他紧紧地把手合拢,让他们忍受着痛楚而不致缩回去并注视着鲨鱼再过来”。当他在战斗中处于下风时“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1]老人与鲨鱼越斗意志越强,他一次也不放过对鲨鱼的回击,哪怕是看到自己的鱼只剩一副骨架,连最后的武器也被鲨鱼带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