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
春节习俗:
一、贴春联。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
会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二、守岁。在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称“熬年”。守
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
人家会甚至会吃到深夜。
三、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都要
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所以在这期间的活动都
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四、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
饭后,大家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
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篇二】二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
春节的传说:驱赶年兽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所以,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
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
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
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
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
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
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
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
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
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
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
凑了。原来,“年”最怕红、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狼狈逃
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
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
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
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
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
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篇三】二年级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内容
春节古诗:
1、《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2、《岁除夜》
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
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关于元旦的手抄报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7、《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9、《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10、《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