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文体分类
    《诗经》分风、雅、颂三类。“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又分“大雅”“小雅”,多数是贵族文人创作;“颂”是祭祀用的舞曲歌辞,有对祖先神的赞颂,有对英雄功绩的颂扬,有对历史古迹的咏叹等。《诗经》各篇的思想内容基本一致,艺术成就也很高。其内容丰富多彩,有反映劳动与爱情的,有表现重大社会问题的,有关战争的,还有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景的。形式上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就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主要是西周王廷乐歌,又分“大雅”和“小雅”;颂,则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在三百篇中,“雅”有五十篇,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是民歌。
    风,即《国风》,“十五国风”的简称,按音乐的不同,可分为十五类: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曹、豳风。周代北方文化的地区性特点,奠定了《诗经》开始时分为南北两大块的基础。从地理上看,周人的势力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南、陕西、山西南部、山东、河北和内蒙古中部一带。 《诗经》中的作品以南国为背景,因此称为“南国”。“风”的意义比较广泛,一般认为它是当时的一种文学体裁,就其内容来说,
它是民歌,但就其反映的生活来说,它又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也有它自己的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朴素自然。而在艺术上,它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春天到来,万物萌生,莺歌燕语,杨柳依依,燕子在屋檐下搭窝筑巢。这是兴的运用。所谓“风”,是指土风、民歌。 《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风”的形式,是劳动者创造的。诗歌所表现的生活面宽阔,真实地反映了先民们的生活和斗争。
    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多发洪水,造成严重的灾害。水灾过后,草木茂盛,蚊蝇滋生,人们生活很艰难。这是赋的运用。 《诗经》里有许多是这样的诗,这是比的运用。这首诗通过写具体的情况,赋予了蚊蝇以人的性格。诗中表达出诗人对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shijing    《国风》中的大部分诗篇,都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其中《硕鼠》《伐檀》等篇,真实地描写了劳动人民遭受剥削的痛苦生活,揭露了剥削阶级的贪婪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