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寒】初一语文全能卓越尖端班检测卷
一、选择(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卓.越(zhuō)元勋.(xún)锲.而不舍(qiè)深恶.痛绝(wù)B.潜.心(qián)殷.红(yīn)蚁排衙.(yá)兀兀
..穷年(wù)C.污秽.(suì)深邃.(suì)燕.然勒功(yān)气冲斗.牛(dǒu)D.阖.眼(hé)校.补(jiào)风悲日曛.(xūn)目不窥.园(kuī)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硕果小揩亘古
B.鞠躬尽瘁锋芒毕露调羹谣言镐头
C.警报迭起不以为然奠基深宵默锲
D.至死不懈慷慨淋漓选聘字帖高梁
3.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慈”“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B.“文武二圣”指的是孔子和关羽。
C.北方人年夜饭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岁更交子。
D.“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兽铤.亡(疾走)仰之弥.高(更加)
B.锲.而不舍(刻)刮.目相待(擦拭)
C.风悲日曛.(昏暗)迥.乎不同(很接近)
D.蚁排衙.(衙门)呕心沥.血(滴)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朝花夕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革命家鲁迅写作的一本小说集。
二、默写诗文(15分)
6.默写填空。
(1)填空。(7分)
①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相看两不厌,________________。(李白《独坐敬亭山》)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非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
平调》)
(2)填空。(8分)
⑥《逢入京使》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抓住一闪而过
的生活片段,书写报国与亲情不能两全,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⑦《渡荆门送别》中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他远行,
言有尽而情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甲文选自《》,编者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
②见.往事耳
③即更.刮目相待
④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练习题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
..(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5)从文中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
D.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
(7)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现代文阅读(7分)
8.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7分)
①“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
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如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
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阅读选文,请出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了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和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任选一句作答)(3分)
①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我经历的“最后一课”
王火
上中学时,语文课本里有小说家都德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鲁士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课时的见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想不到,在抗日战争中,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次日,我在上海租界的东吴附中读书,也经历了一次类似的事件。
一清早,我起身去上学。外边,细雨蒙蒙,雨丝裹着寒意,天气阴霾。空中像笼罩着一层灰的烟幕。弄堂里,东一簇人,西一撮人,互相在谈论转告着什么。有人说:“公共汽车和电车都已停驶!”也有人在预测:“看来,日本兵今天要开进租界来了!”……
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纷乱情绪中我走进自己的教室。宽大的教室里一共不过五个同班同学,我的好朋友俞伯良在,我闪身刚朝门口一站,俞伯良马上招呼我。我没有回答,将手里的一叠用帆布带捆住的课本和练习本往课桌上一放,对着俞伯平叹了一口气,说:“唉,以后,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上课呢!……”说着,内心痛苦,潸然想掉泪。
听我这样说,同学们有的叹气,有的露出愁闷和气恼。俞伯良忽然拿粉笔在黑板中央端端正正写了四个大字“最后一课”!
他一写,我心里更难过了。
有两个同学也在黑板上跟俞伯良一样,用粉笔加写了“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快将黑板写满了。然后,其中一名叫吴玉书的同学突然哭了起来,抽搐着趴在桌子上耸动着肩膀呜呜出声。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
他这一哭,我泪水忍不住哗哗流下来了。我正想着去安慰吴玉书,却听见站在窗口俯瞰下边南京路的俞伯良忽然高声大叫:“快看呀!东洋鬼子来了!”
啊!日寇来了!进公共租界来了,“孤岛”彻底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者手中了,在敌人的铁蹄下,更黑暗严酷的岁月来临了!
正沉浸在痛苦中,忽然听到教室门响,有人来了。
我回头一看,不禁叫了一声:“啊!王老师!”
我一声喊叫,俞伯良,吴玉书等也都转过身来,同声叫道:“王老师!”
王老师弓着背,嘴里嘘着热气,冷得搓着双手,一本国文本夹在腋下,进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