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答案】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B.错在“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正确的表述应为“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者的典型形象。
B.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 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答案】
【解析】【分析】B.表述错误,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语“波澜不惊”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也出自这篇文章。
B. “更”是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的“更定”,指晚上六时左右。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分别写到了“白露”、“霜降”两个节气。
【答案】
【解析】【分析】A.“水落石出”一词出自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故此项表述不正确;
B.《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故此项表述不正确;
C.“天命”指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所以年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天命”应在“花甲”之前,故此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
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B.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里说的“二十四史”指的是从《史记》到《清史》等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C. 欧阳修,字水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
D. 我国古代,三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称“古稀”。
【答案】
【解析】【分析】B.有误,《二十四史》指《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史书;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移动启动的‘5G上珠峰’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句的主干是“行动取得进展”。
B. “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干得很好”“樱花盛开”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C. 在古代,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中的“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D.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答案】
【解析】【分析】ACD正确。B“干得很好”不是偏正短语,而是动补短语。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语法知识。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叫作动补短语。动补短语的结构:动词+补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补语分为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空间位置(地点、环境)、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次数两类。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是为了表达观点。
B. “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 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脸谱代表忠义。
【答案】
【解析】【分析】A项有误,都是为了表情达意,不仅为了表达观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比照辨析正误。
7.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B. 《天下第一楼》是何冀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话剧,每一幕都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没有密切联系。
C.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答案】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B.错在“每一幕都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没有密切联系”,正确的说法是每一幕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前一幕情节成为下一幕内容的铺垫,下一幕也会提及或解决前一幕中未解决的矛盾冲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 “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 “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 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答案】
【解析】【分析】D项有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误。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B.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众多不朽的名著。如《西游记》《镜花缘》《水浒传》等。
C. 古代的很多诗文都是作者遭贬谪时所作,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给侄儿孙湘以示勉励之意的一首诗;《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被贬谪巴陵郡时写给朋友藤子京的一篇文章。虽是被贬,他们却是共同表达出一种对理想、志节的执着和持守。
孙权劝学练习题
D. 句子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这是并列复句。
【答案】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
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0.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B.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D.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礼物》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答案】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三国志》不是文学名著,它是一部史书,应该为《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