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茶叶采摘与制作

五、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1、茶叶的采摘
茶树的新梢生长到可以采收的标准时,即可及时采取,采下的芽叶为制茶的原料。
茶树通过适当的采摘,可以不断减慢新梢顶端的生长势头,促进侧芽萌发,形成更多的新梢,延长茶树的经济生产期,增加产量,且能提高成茶品质。
茶叶萌芽分为早生、中生、晚生三大类。视各地气候环境,早生种一般在2月下旬萌芽,3月下旬开始采摘;中、晚生种则各依次延迟约十几日。
中国大部分茶区,对茶树合理采摘是按“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的规则来进行的。不同茶类对原料茶叶要求有不同的采摘标准,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来制订。
目前我国大宗红、绿茶的采摘标准,是质量兼顾,以收益最高为依据,一般采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和柔嫩的对夹叶。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须等新梢生长近成熟,叶片开度达八九成时,采下带驻芽的二三片嫩叶。
名贵茶类的采摘标准,要求原料细嫩匀净,只采初萌的壮芽或初展的一芽一二叶。
边梢茶对原料嫩度要求较低,主要采用粗大的叶片,一芽四五叶或对夹三四叶均可。
采摘分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人工采量比机械少,成本高,价格也较昂贵。然而,人工采茶选择性较大,叶片也较完整;机械采茶成本较低,但是茶叶无选择性,茶梗、老叶、嫩叶混合在一起。由于成本的不同,售价也不同。人工采茶用手折还是用小刀切,制作出来的茶的品质是有些差异的,大量制作茶叶时,采用机械比较能稳定茶叶的质量。茶叶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是由采摘决定的。所以,合理、科学地采摘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
2、茶叶的制作
炒茶的工艺较复杂。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静置多长时间开始炒,是茶叶变化的关键,并由此而制造产生出三大系列茶叶,即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
鲜叶即刻炒定干燥后制成的茶叶,称为不发酵茶。由于不发酵而对鲜叶的颜改变不大,所以是绿茶。
鲜叶经过静置到一定的时间而炒定干燥的茶叶,称为部分发酵茶,或者有人说的半发酵茶。这类茶叶是最复杂的,因为静置时间的长短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发酵10%~70%都有。因为这类茶属于部分发酵,所有干茶呈现青,发酵越高青越深,甚至转为青褐。总的来说,呈现的颜是青蛙皮的颜,因此称为青茶。
如果将鲜茶静置时间长,让它完全“渥红”,即是全发酵茶,做出来的干茶呈暗红,也就是红茶了。
乌龙茶的种类如今,茶叶的制造大部分是以炒青的方法来固定它的发酵度,绝大部分的茶叶外形属于散茶类。因此,喝茶是以沏泡的方式,喝泡出来的茶汤。煮茶、烹茶或点茶的方法已经很少用了,喝茶的方式不同也影响到茶对人身体的保健功能和药理作用,同时也影响到不同茶文化的发展。
茶叶在现代已经是许多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茶叶的名称很多,并不是因为茶树的品种太多,所以不可把茶叶的成品名与原料名混淆。也就是说,这棵茶树叫作乌龙,未必制造出来的茶叶就叫乌龙;而红茶、绿茶也不是由所谓的红茶树、绿茶树制造出来的。
茶树的品种在中国有350多种,而生产出来的茶叶有1500多样。茶树是制造茶叶的原料来源,茶树上长着的叶子叫作生叶,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叶子叫鲜叶,也叫茶青。鲜叶经过制茶工序而成毛茶,也就是半成品。半成品经过加工而成精制茶,也就是成品,这才是我们所谓的“茶叶”。
茶叶的不同是由制造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原则上,从任何一种茶树上摘下来的鲜叶,都可用不同的制造方法,制成任何一样成品茶叶。当然,哪一品种的茶树最适合制成哪种茶叶,是有它的“适制性”。如果我们谈茶时,能把原料和成品分开来说,原料的名称是原料的名称,成品的名称是成品的名称就比较清楚了。此外再了解到,茶叶因产地、季节、制造工艺、形状、雅名等等的不同,延伸出同种茶叶有多样异名,就更好了。
茶叶的名称应该用成品的名称,不应该把原料的名称或半成品的名称当作茶叶的名称。因为不同的原料可以制造或加工成同一样茶叶,同种的原料也可以制造或加工成不同样的茶叶。
茶树芽叶所含的成分极为复杂,茶叶的制造就是要应用加工技术去除不利成茶品质的成分,留下有利成分,制成消费者所要求的、香、味、形俱佳的优质茶叶。
茶叶依加工方式及发酵程度大致分为不发酵茶类、半发酵茶类及全发酵茶类,各茶类的制造流程如下:
(1)不发酵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