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16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题卷
出卷人:史尚海李浩李岩审核人:史尚海滕雪君李冬萍张志民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对应答题位置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卷。
试题卷
一(30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当漫步在杭州浣.纱路时,你会蓦然发现一口唐代遗留下来的古井——相国井。这口古井,由被贬谪.为杭州刺史的李泌开挖。他后来升任宰相,杭城百姓便称它为相国井。千百年来,老百姓都因为有了它而自豪。相传古代杭城及周边县乡的书香子弟进京赶考前,络.绎来到相国井,虔诚地揖.拜一番,并往相国井里投入铜钱、银两,以赐求功名。
A.wán    zhé    luò    jí
B.huàn    dí    laò    jí
C.wán    dí    laò    yī
D.huàn    zhé    luò    y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
想之先声,积极地述学立论、建言献册,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B.一位真正的作家应该眼界广阔、知识丰富,而文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不
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汇贯通的。
C.当前,我国高校存在一些不良风气,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
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
D.每一个故乡中都会有一个祠堂,富丽唐皇或者破败颓唐。但不管如何,历经时间的雕琢,
沉淀下来总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宗祠都有属于这宗族的荣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透过茅以升先生专业化的、精确的介绍,我们分明可以看到,赵州桥和卢沟桥那不为历
史的风尘淹没
..的光辉。
B.在实地考查
..时,总理一再叮嘱钱塘江江湖生态监测重点站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密切跟踪钱塘江水文、水质水生态、洲滩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等的变化。
C.如果日本的机器人领先地位已日薄西山
....,那么福岛事件无疑唤醒了日本机器人行业。美国的批评者甚至都认为,为了应对威胁,日本已经进军机器人的新技术领域了。
D.由于各家装修的时间不一致,买家徒四壁
....的毛坯房,你就得做好长期忍受装修干扰的准备;而购买细节考究的精装修房,你就免去了这层麻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能及时研究,运用,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
会科学就会“肌无力”。
B.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今年秋季,全国400多万中小学生将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
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
C.在第47届开罗国际书展上,中国著名作家刘震云被埃及文化部授予“埃及文化最高荣
誉奖”,以表达他的作品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D.上海迪士尼乐园要开园了。浙江人想去迪士尼,再也不用不去香港、东京、巴黎……今
后,直奔上海就可以满足你满满的童心。
5.古诗文默写。(6分)
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海内存知己,。,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不应有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④《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⑤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
“,”均突显了边塞独特风景。
⑥那些不法商家,将大量“地沟油”“毒生姜”“毒胶囊”等倾销到市场去危害公众,赚取
财富。我们可以借用《论语》中的“,”来奉劝他们要坚守道德底线,建立正确财富观。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
⑴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寻文学的美,在文学中寻美。”在初中三年中,我们读过许多精彩的文学作品,其中的美是否深深地触动过你?一定有吧。比如,作为历史文学的典范中的选篇《曹刿论战》,我们从中感受到了鲁庄公对曹刿的充分的信任之美;作为戏剧文学的精品《威尼斯商人》,我们从中体味到了和巴萨尼奥之间的深厚的友情之美;
作为古典散文的华章《醉翁亭记》,我们从中触摸到了以作者为代表的儒家的君子之美……文学,是人类灵魂的最后的救赎!愿我们永远爱她……
⑵文学的美,真是无处不在!单就人物的出场而言,经典作家已经给我们无数的启发了。
比如诸葛亮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中心人物,但小说直到第三十五回刘备跃马过檀溪后,才从水镜先生口中听到他的名字:“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再到最后他真正出场,其间连绵数回,真是妙不可言!现在,请你在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并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他的出场之妙。(4分)
A.林冲
B.李逵
C.格列佛
D.罗切斯特
7.请根据下面对话,拟写一则留言条。(只写正文,不超过45字)(5分)
老师:请问什么东西“嘎吱、嘎吱”响?
小蕾:老师,电风扇啊!真是烦人的。
老师:那么,先关掉吧。哪个坏了呢?
小蕾:老师,是靠前门的第一个坏掉了。
老师:哦。不过,还要麻烦你去请总务室的王师傅来修一下。
小蕾:好的,我现在就去。
……
小蕾:哎呀,老师,王师傅不在哎。怎么办?
老师(一笑):哦!那你说呢?
小蕾(恍然大悟):哈哈,老师,写留言条!
老师:对啦。别忘了怎么写哦。
小蕾:放心啦,老师。我们初三(11)班的学生厉害着呢。
二(30分)
(一)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
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
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
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
⑥我不知道这位清洁工的内心世界,但我疑心他是诗人,要不就是隐士。要是我能成为这条小船的主人,我也会像他一样,飘然来去,逍遥自在。一个人拥有一条小船,一个人做自己的事,不必跟任何人说话,整天沉浸在自己的非想非非想,世外桃源一样的日子。
⑦“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
⑧我没有回答。
⑨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位。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胁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
⑩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都用各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
⑪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
⑬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
⑭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⑮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我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下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吧。
⑯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六妹惦记着那盏莲花灯吧,我也是。
(选自《文汇报·笔会》,有删改)
8.本文主要记叙了作者来到西塘后经历的两件事,请分别简要概括。(3 分)
9.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根据要求完成任务。(4 分)
①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这句话有何表达作用?)
②壮汉却振振有词
....,声音像打雷
..一样:“我是打工的! 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加点词语妙在何处?)
10.第⑦、⑧段写六妹和我特别的问答状态,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11.本文作者关注两位底层的清洁工,许多作家也都关注底层人物,如余秋雨笔下的的“信
客”、杨绛笔下的的老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等,这引发了你对“底层人物”的哪些思考?
结合本文,联系你读过的课文或其他作品,加以阐述。(5分)
(二)
工匠精神不是盲目崇拜“用户至上”
刘小鲜
有句话像幽灵一样在中国上空漂浮了很多年,叫做“顾客就是上帝”,对商业影响可谓巨大。细究来历,
无非是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各提出了一句话。美国马歇尔百货公司创始人马歇尔·菲尔德在19世纪提出了“顾客总是对的”,日本歌唱家三岛春夫1961年提出了“顾客就是神”。大概二十多年前,被某个中国段子手改成了“顾客就是上帝”。
“顾客总是对的”产生于当年服务业刚刚兴起、服务意识刚刚萌芽的时候,是一种自然的升级。三岛春夫的“顾客就是神”,在日本泛神论的背景下,无非是一种严肃工作态度。但无神论的中国段子手创造“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只为而已。因为语言的边界限制,这么多年里,困死了无数国人的思考。
现在中国有一个热门话题“中国为什么失去了工匠精神?”,沸沸扬扬,甚至出现政策激励,仿佛工匠精神可以人工合成一样。中国究竟为什么失去了工匠精神?有人说,因为二三十年以来,商家一味追逐顾客的浅层次要求进行生产、服务,罕有人质疑“上帝”要求的合理性。
中国缺工匠精神吗?从来就不缺。
张瑞敏抡起大锤砸烂海尔次品冰箱,是不是工匠精神?褚时健开山数年培育褚橙,是不是工匠精神?董明珠让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是不是工匠精神?雷军投资两千万研制电源插座,是不是工匠精神?张小龙苛刻控制的封闭性,是不是工匠精神?
中国的工匠精神从未缺失,缺失的是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商家被“顾客就是上帝”的伪教条笼罩,放弃了工匠精神的仪式感。
顾客从来不是上帝。没有这么愚蠢的上帝。电灯发明以前,所有人都认为点蜡烛是天经地义的照明方式;汽车发明初期,所有人都抵制它;iPhone出现初期,大部分人仍觉得手机必须有键盘;一次性液化气打火机上市以前,烟民都习惯用煤油打火机;还有,王老吉出现以前,有几个人喝去火饮料?
在互联网产品设计,有一条线可以区分平庸的产品经理和优秀的产品经理:平庸的产品经理会搜集客户需求,并且设法满足他们;优秀的产品经理会消化客户需求,经过缜密逻辑推理,提出一套最优的解决方法,而这种最优的解决方法,往往一开始不被顾客接受,因为超出他们的期待。伴随着实际使用,顾客会经历惊喜、认可、依赖几个阶段,最后高度忠诚。
顾客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提不出需求;商家不是没有工匠精神,而是以为自己没有工匠精神。顾客和商家,本就是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顾客产生需求,商家提供解决方案;顾客为此付费,商家为此盈利。
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就是一颗骄傲的心,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初心,是对自身产品的信心,是坚持自己理念的决心,是希望所有顾客都购买的野心。中国任何一家企业,都有潜力呈上自己的工匠精神。
让那句愚蠢的“顾客就是上帝”见鬼去吧。
(选自新华网“思客”)
12.结合全文,谈谈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13.下列说法各存在错误,请指出,并简述理由。(4分)
①中国段子手创造“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困死了无数国人的思考。导致商家一味追
逐顾客的惊喜、认可、依赖几个阶段,罕有人质疑“上帝”要求的合理性。
②优秀的产品经理会搜集客户需求,经过缜密逻辑推理,提出一套最优的解决方法,设毒胶囊
法满足他们。
14.作者说:“中国缺工匠精神吗?从来就不缺。”但是,作者在下文所列举的事例都是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