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是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中,逐渐认识到我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便在认识过程中慢慢形成。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初中古诗文中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不胜枚举。如《春望》、《使至塞上》、《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篇目,所有这些诗文自然美与情感美和谐统一,蕴含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讲解这些诗文,要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强信念。在教学中注重吟诵,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古诗文中的美好情感。
我在《三峡》这一课的教学中就贯彻了这一方法。《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和四季景,展示了祖国河山雄伟秀丽的景象,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在生字词的积累和文章翻译之后,我先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再齐读,读完以后请学生说说郦道元都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三峡的山和水?学生回答:作者先写山,用“两岸
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对三峡山水有一个整体的掌握,然后让学生再自读描写三峡水的句子并发挥想像力,把想像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作扩展联想。于是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久久回荡。然后请到过三峡的同学起来说说自己看到的三峡景(提前布置):瞿塘峡又叫夔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的黛溪,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奇壮丽。只见奇峰突兀,悬崖绝壁,山岭雄峻,如鬼斧神工开凿而成,两岸峭壁相距不过12百米,如门半开,气势磅礴,船行其中,俯瞰湍急江流,仰望一线天际,心中感叹:不愧“夔门天下雄
”。 远处林木苍翠,葳蕤绵绵,灌木青滕,依崖而下,峡谷上空有雄鹰盘旋,林间树梢有小鸟啁啾。美景接踵而来,又次第远去,就像欣赏一幅幅滚动的青绿山水长轴。巫峡幽深秀丽,两岸峰峦奇形怪状,姿态万千,巫峡中有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巫山十二峰、孔明碑等著名景点。 天空中飘着丝丝细雨,巫山12峰上云遮雾绕,恍惚间神女驾祥云飘然而至。定睛细看,脚下的江水依旧汹涌,远处的神女峰依然傲立。西陵峡由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所组成。这里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流急,以险著称。诗人白居易的“白狗顶黄牛,滩如竹节稠”的描绘,以一个“稠”字,道出了这段河床的滩多、礁石密布的特点。而葛洲坝的修建和历年河床的整治,使水位提高,江水趋于平缓,滩险、暗礁渐渐成为过去。并让学生对新老三峡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现代三峡更能体现出人力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接下来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是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得到作者对三峡山水的欣赏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最后齐读加深印象。通过这种自读——朗读——爱国主义的诗句想象——补充——齐读的过程加深对祖国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课后许多学生纷纷表达了想到三峡去看一看的强烈愿望。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十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语录,著作、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口技》中惟妙惟肖的表演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现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通过学习,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多介绍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核舟记》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在对文章进行分析之后请学生带来两粒小米和八分等长的物体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让他们直观感受到“高可二黍许”和“八分有奇“有多么的微小,期间全班学生都发出阵阵惊呼。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核舟上五个人物的情态,在笑声中学生体会到想要惟妙惟肖地表现“各具情态”是多么的不容易。最后总结文章中表现王叔远技艺高超的句子,并说明原因:第二部分对
核舟各个部分的描写,说明。最后一部分对核舟上的人、物等进行统计,以详实的数字说明了微雕工艺的巧妙绝伦,再以直接惊叹与赞咏作结,是具体说明好议论抒情相结合,使古代工艺家的精湛技艺好极高成就全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曹刿论战》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表现了苏轼遭人陷害被贬时的豁达心胸,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唱出了不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精神赞歌,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则奏响了国破家亡之时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凯歌。讲授这些课文,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