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大学(843300)郝雯婷屈玉丽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多篇爱国主义古诗文,从题材和情感等方面对爱国主义古诗文进行梳理,大致可以将其分为赞叹祖国山河、心系国家前途和抒发仕途杂感三种类型。教学爱国主义古诗文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促使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采取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爱国主义古诗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爱国主义古诗文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并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基于知人论世细读古诗文,进而汲取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
[关键词]爱国主义古诗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3)13-0016-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背
景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成为每一位教师
义不容辞的责任。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高
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爱国主义古诗文的重要性,引
导学生通过学习这类古诗文,更好地感悟爱国主义
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传承和发展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文分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共
五册,其中爱国主义古诗文的内容和题材相当丰
富,且在每一册都有呈现。从题材和情感等方面整
理和分析这些爱国主义古诗文,具体可分为赞叹祖
国山河、心系国家前途命运和抒发仕途杂感三种
类型。
(一)赞叹祖国山河
古人用文字记录自然壮美,以文字歌咏山河锦
绣。统编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蜀道难》描
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的山川形势,充分显示了作者
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望海潮(东南形胜)》描绘了
北宋时杭州绮丽的自然美景和繁荣的都市生活,如
烟的柳树、似卷起千堆雪的怒涛、三秋桂子和十里
荷花,杭州的种种美景,词中皆有呈现。学生在学
习赞叹祖国山河的古诗文的过程中,能体验祖国各
地的美景,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和生生不息,进而
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心系国家前途
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每一个人息息相
关,作者往往会在诗文中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和关切。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烛之武退秦
师》叙述了烛之武保全郑国的故事,体现了烛之武
为国家命运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统编语文
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离骚(节选)》描述了屈原
的身世、遭遇及志向,表现了屈原对人民生活的关
心以及为国献身的忠贞不渝精神。教材中多篇展
现勇于上书指出弊政、劝谏君主励精图治、希望统
治者吸取前朝教训的古诗文,彰显了古人居安思
危、心系社稷的爱国热忱。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下册
的《阿房宫赋》借古讽今,总结了秦朝亡国的历史教
训,借此希望“后人不复哀”,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
和国家的担忧。统编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的
[基金项目]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塔里木大学汉语言专业。2.教育部“文化与边疆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3.兵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建设项目“胡杨精神视域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专业课程育人体系构建研究”(课程育人)。4.兵团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5.兵团级课程思政示
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
6.塔里木大学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项目编号:TDYLKC202217)。
7.塔里木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项“三全育人视域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TDGJSZ2204)。
8.塔里木大学校级科研创新项目“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的教学研究——以阿拉尔某中学为例”(项目编号:TDGRI202271)。
9.塔里木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语文教学研究与反思”(项目编号:TDYKC202303)。
语文·教学经纬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过秦论》,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点明希望
统治者以史为鉴、仁民爱物,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和对当时朝政的担忧之情。
(三)抒发仕途杂感
用诗文抒发仕途中的感受是古人表现爱国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类诗文虽以展示作者的为官道路和个人理想为主,未直接表达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但却不乏爱国之情。仕途杂感主要为渴望建功立业和感慨壮志难酬,这两种情思融合在诗文中,体现出爱国主义对作者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念奴娇·过洞庭》,写于词人受政敌谗言所害而遭免职之际,词人借月夜之景抒发自己的忠贞高洁,同时透露出被贬和壮志难酬的悲凉。统编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的《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句,用典故表明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却不得的愤慨,表现出作者的爱国志和爱国心。统编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登快阁》,从“痴儿了却公家事”写起,写出作者的孤独寂寞,透露出作者有志难展和无人理解的苦闷。
二、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文的教学价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
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教师应落实《课标》提出的相关要求,通过爱国主义古诗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文简称“三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三观””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平台层出不穷,碎片化、未经筛选的信息充斥网络,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处于心智发展渐趋成熟的阶段,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下,易受不良信息和风气的影响,人格、心理易受侵害。高中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引导。在教学中利用爱国主义古诗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促使学生明辨是非,自觉
规范言行举止,并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去粗取精,构建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体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文作为古人事迹和思想的文学载体,承载着一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品行,因此古诗文教学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爱国主义古诗文教学能使爱国主义植根教育,杜绝机械式强化和死板灌输,
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和人物经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应将爱国主义古诗文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阐发出来,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标》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中注重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至关重要。爱国主义古诗文沉淀着代代相传的优秀品质,其中的爱国事例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学生将此作为精神动力,筑牢爱国主义精神信念。在爱国主义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应从思想情感方面指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并激励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使“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三、高中语文爱国主义古诗文的教学策略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人生阅历尚不丰富。爱国主义古诗文蕴含的深刻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悟。
(一)激发兴趣激发兴趣,,自主整合资源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自主地学习、领悟并汲取精神力量。学生依托兴趣,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自主整合相关资源,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增强自身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年龄特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
爱国主义的诗句语文·教学经纬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关。联系生活实际学语文,更有利于学生活泼地、
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苏武传》时,教师可基于苏
武被困十九年仍不屈的经历,让学生想象自己在面
对诱惑或饱受摧残时,是会坚守本心还是会随波逐
流,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兴趣为导向,
推动学生在课外基于网络信息平台,自主搜集相关
资料,以更为深入地了解苏武的爱国热忱,拓宽知
识面,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
部分教师的“满堂灌”教学侧重考点的讲解,忽
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在爱国主义古诗文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教学形式,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营造开放式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
从被动到主动,自主整合学习资源,进而充分体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部分古诗文的创作年代久远,语言表达与现今
有异,如果直接教学,学生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甚
至出现排斥心理。创设情境,并基于这一情境引发
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内容的做
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所创设的情境能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教师
可以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使教学图
文并茂。如教学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时,可
展示西湖和钱塘江的图片,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柳永
笔下风景如画的杭州,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之情;也可通过语言给学生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
体悟柳永“壮志难酬”的叹息,汲取其在逆境中坚持
追求、保持操守的思想精神;还可借助相关影视作
品,以视频这种更具情景性、逼真性和生动性的媒
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还可以在网站、报
纸等平台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爱国主义热点话
题及事例,并以此创设情境进行导入,进而激发学
生的爱国情感,用日常小事汇聚学生的爱国热忱。
(三)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细读诗文内容
孟子认为“知其人”“论其世”,通过了解古人的
一生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更为全面地感悟古
人的精神风貌和为人处世,进而更好地理解古人的
作品。细读是以文本为中心,对文本进行多重回溯
性阅读的方式,其对分析含蓄蕴藉的中国古典诗文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知人论世细读爱国主义
古诗文,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相关的爱国主义精神
内涵。
要想基于知人论世细读爱国主义古诗文,需要
教师一步步地引导。课前,教师要明晰教学重难
点,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课中,教师要做好课
堂导入,介绍作者的身世经历,使学生知人论世,为
细读和分析打好基础。例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
古》时,教师先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因“乌台
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经历,让学生知其所
以然。然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解读词中的通假字及
古今异义词,并与学生共同梳理本词的表层意义。
最后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典故和意象
分析,确定本词的感情基调,明晰本词的深层含义,
挖掘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如通过对“大江”
和“惊涛”等意象的分析确定本词豪迈的感情基调,
深入分析述及小乔和周瑜等历史人物的意图,进而
点明作者通过缅怀古人功业,抒发自己渴望为国建
功立业的爱国情感。教师还可以运用比较阅读和
文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作者,指导学
生多元解读文本,促使学生深入体悟作者的感情。
高中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节点,这一
时期的学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活跃状态,十
分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高中语文课堂是传播和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阵地,承担着思想引领的
重任。引导学生汲取爱国主义精神营养,是高中语
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语文教师要采取相
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促
使学生通过学习爱国主义古诗文,提升思想品格修
养,实现精神跨越,赓续红基因,树立报国之志。
[参考文献]
[1]姚忠保.古典诗词中爱国主义主题思想的教育研究
[J].语文建设,2014(23):10-11.
[2]张红伟.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陈卓.初中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D].重庆:西
南大学,2020.
[4]崔献匀.“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5]肖晨.高中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1.
(责任编辑农越华)语文·教学经纬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