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Sep.2020
第34卷第5期(总第133期)
Vol.34No.5(Sum.No.133)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李雅莉,侯耀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社会上的封建复古逆流感到痛心,对满脑子封建帝制思想的中老年一代感到失望,便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寄托在新一代青年身上。他曾发表多篇以青年为主题的文章,阐述他的青年爱国主义思想。主要内容有:一是寄爱国理想于青年的缘由;二是青年的身心健康是爱国主义的首要条件;三是青年的爱国心与自觉心是爱国主义的根本要素;四是青年修炼心智、笃行自好是爱国主义的根本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陈独秀;青年;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K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70(2020)05-0030-06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说:“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①陈独秀就是这样的人,在他崎岖而艰辛的一生中,始终关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哪怕是在他人生最后的孤寂凄凉时刻,也在为中国呼喊。陈独秀先生一生十分耀眼的事业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启蒙青年,号召青年起来救亡。陈独秀将爱国理想寄托于经过思想文化洗礼的新青年,他大声疾呼:"新青年: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②陈独秀从青年时期到他不惑之年,先后发表了一系列以青年为主题的文章,包含着丰富的青年爱国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陈独秀寄爱国理想于青年的缘由
陈独秀出生于1879年,正是大清帝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风雨飘摇之时。民族的苦难和百姓的疾苦激发了青年陈独秀救国救民之心,18岁激扬文字《扬子江形势略论》,抒发他的爱国主义激情。诗句“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③表达了他要为国捐躯的大志。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侵略对青年陈独秀的震动很大,他开始以实际行动投身探索救国救民的事业。1901年至1915年期间:他5次东渡日本求学寻求民主革命思想;3次举办爱国演讲会;在日本参与成立东京青年会;在家乡安庆筹建安徽爱国会,并发表安徽爱国会演说;在安徽创办《安徽俗话报》,以“三爱”(爱国家、爱真理、爱自由)
为主题署名连续发表了《瓜分中国》《说国家》《亡国的原因》等文章宣传爱国思想;在芜湖成立革命组织岳王会;参加辛亥革命;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并因革命失败入狱。青年陈独秀是一个奋不顾身的爱国战士,是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积极寻路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陈独秀见证了辛亥革命的终结,见证了辛亥革命失败后封建复古逆流的,见证了国人满脑子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思想的腐朽社会。他对国人“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臭味”④的社会感到失望,尤其是对那些腐朽的中老年人不抱希望。他在《敬告青年》中说:“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惟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②由此可见
收稿日期:2020-06-18
基金项目: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项目“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C88KY000217);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民族地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研究"(US18026Y);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教育项目(18YJPYSS34)。
作者简介:李雅莉(1966—),女,甘肃庆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侯耀宗(1993—),男,河北石家庄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0
李雅莉,等陈独秀的青年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启示2020年9月
陈独秀已经不屑于和那些腐朽的中老年人说长道短了,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呢?他把目光转向了青年。他说:“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②
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开启了寄希望于青年的文化救国之路。在《青年杂志》创刊号《社告》的第一条写道:“国势陵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⑤可见,将近不惑之年的陈独秀把救国的希望寄托于青年人,而创办《新青年》的初衷就在于改造旧青年。《新青年》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唤醒了一代青年人,许多优秀青年后来成为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强力骨干。恽代英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⑥
陈独秀寄希望于青年,是因为青年是社会上最有活力的体。他赞美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比喻“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②。他说人体遵循新陈代谢的规律则生,陈腐坏死的细胞充塞人体则人亡;社会遵循新陈代谢规律则繁荣昌盛,陈腐朽败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灭亡。陈独秀可谓是涕泣陈词,呼唤社会需要新鲜细胞,中国社会需要朝气蓬勃的新青年,中国社会要帮助青年尽可能地发挥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
陈独秀寄希望于青年,是因为青年是可以改造的。他认为,青年人与年幼者相比,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老者相比,受封建腐朽思想的影响较浅。青年具有接受和实践新文化、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当时中国青年的现状并不令他十分满意,他描述当时的现状是:青年的年龄与身体不相符,身体与精神不相符。大多数青年思想陈旧,瞻前顾后,或被腐朽势力同化,或胆小怕事,或畏惧陈腐势力而畏缩不前,十之有五“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十之有九“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神经”“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②但是,陈独秀认为青年是可以改造的,他决心以新思想文化为阵地唤醒青年。他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青年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伪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②这六声敬告,如洪亮的钟声让沉睡的青年人觉醒,一大批青年人思想上的枷锁渐渐脱落,迈步走上了寻国家出路的崎岖道路,肩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
二、陈独秀青年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青年身心健康是爱国主义的首要条件
陈独秀认为,青年的身心健康无论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连续撰写文章表达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担忧和对国家民族强弱的影响,并提出加强青年身心健康教育的途径。
第一,陈独秀担忧“体魄瘦弱”的青年无力担当民族重任。陈独秀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描述道:“余每见吾国曾受教育之青年,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祛热,柔弱若病夫;以如此心身薄弱之国民,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⑦他担忧这样的青年若将来是政治家,必然缺乏百折不挠的勇气而难以贯彻其主张;他担忧这样的青年若将来是军人,焉能拼杀疆场舍身为国;他担忧这样的青年若为宗教家,焉能身处穷荒而死守善道;他担忧这样的青年若为实业家,焉能精思百艺而排千难万险制胜于千万里之外。他悲叹这样的白面书生遍布于中国,而“面红体壮”的青年则凤毛麟角,他担忧此等民族何以与世界文明之列强角逐,我中华民族何以图存?
第二,陈独秀担忧满脑子“做官发财”青年无法担当起民族重任。青年们受封建专制文化的影响,定位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升官发财,这种现状令陈独秀十分担忧。他在《新青年》一文中描述:“充满吾人之神经,填塞吾人之骨髓,虽尸解魂消,焚其骨,扬其灰,用显微镜点点验之,皆各有'做官发财'四大字。”⑨他非常担忧青年们若以升官发财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则“人间种种善行,凡不利此目的者,一切牺牲之而无所顾惜;人间种种罪恶,凡有利此目的者,一切奉行之而无所忌惮。”⑧因此,青年的社会行为若没有了道德底线,社会上将会是浊流滔滔,只落得个让人辱骂。陈独秀由此敬告青年必须斩尽涤绝头脑中腐败堕落的思想,精神上进行一次除旧布新的大革命,才能是真正的“新青年”“真青年”。
第三,陈独秀认为体育是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陈独秀认为,中国的危机不仅仅是外患和内部专制,而最大的病根是:“人字吾为东方病夫国,而吾人之少年青年,几无一不在病夫之列,如此民族,
将何以图存?”⑧他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专于讲德育,其次智育,而唯独不重视体育,造成受此教育的青年多为“白
31
2020年9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4卷第5期(总第133期)
面书生”“柔弱如病夫”。相反,他赞美西方列国对体育的重视。他曾5次东渡日本,耳闻目睹了西方列国重视体育的现状,敏锐地认识到体育对塑造国民性格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他在《新青年》中说:“德之立教,体育殊重……英、美、日本之青年,亦皆以其强武有力相高……故其青年之壮健活泼,国民之进取有为,良有以也。”⑨因此他大声呼吁要重视青年的体育,他所提倡的体育教育中充满激烈竞争、充满野性、充满进取、充满劣汰,体育能激发青年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重视对青年体育教育,才能培养出“做起事来,走起路来,莫不精神夺人,仪表堂堂”⑩之人。
(二)爱国心与自觉心是爱国主义的根本要素
爱国主义的诗句陈独秀说:“爱国心,情之属也。自觉心,智之属也。”⑪爱国心就是对国家安危的一种情感和担忧,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自觉心是一种辩理析疑、知己知彼的爱国智慧。国人如果没有爱国心,国家将要灭亡;国人如果没有自觉心,国家也会停滞不前。国人如果既没有爱国心,也没有自觉心,国必不国。因此唤起国人的爱国心,提高国人的自觉心是爱国主义的根本要素。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如何培养青年的爱国心和自觉心呢?第一,要让青年了解什么是国家。陈独秀认为爱国的情感首先建立在对国家概念的认知上。他说中国家族制度中,人们普遍只知道有家,有皇帝,不知道有国。陈独秀说包括他自己年少的时候每天在家吃饭睡觉,即使发奋有为读书,想的也是为了功名利禄和光宗耀祖,不知道国家是什么,直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才知道“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輥。才知道中国也是万国中的一国,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他说:“当今世界各国,人人都知道保卫国家的,其国必强。人人都不知道保卫国家的,其国必亡。”輰而当前中国的青年头脑没有国家概念,没有世界知识。既不知国家是人民的公产,也不知人类是政治的动物,对社会的种种政治现象漠不关心,若观对岸之火。维新也好,共和也罢,都觉得与自己无关,熟视而无所容心。但是,陈独秀认为国人并不是天然无爱国心,而是因为没有人提倡刺激,如果能“运广长舌,将众人脑筋中爱国机关拨动,则虽压制其不许爱国,恐不可得。”⑬因此,唤醒青年的爱国之心尤为重要。
第二,要让青年懂得爱什么样的国家。在陈独秀心目中民主的国家是国家,专制的国家则不是国家。他说:“民主国家,真国家也……民奴国家,伪国家也。”⑦人们爱的是“保障吾人权利谋益吾人幸福”之可爱国家,而非欺压百姓为奴隶的专制国家。自近代以来,常有独夫民贼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欺压百姓,喊着“爱国主义”的口号搜刮民财,甚至以“爱国”为名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他告诫青年如果国家不以保障人民的幸福与权利为标准,这样的国家就没有爱国可言。他警惕青年若爱“以国家的名义”做出许多黑暗罪恶的国家,则是“迷妄疯狂”,若“过昵感情,侈言爱国,而其智识首不足理解国家为何物者,其爱之也愈殷,其愚也益甚”⑩。所以,爱国心虽然为立国之要素,但不能感情用事,当增强智识,爱可爱之国。
第三,要帮助青年理性地爱国。陈独秀告诫青年,完美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的,要正确认识国家的目的和国家的情势。不知国家的目的而爱国则会被蒙蔽。陈独秀列举了近代欧洲列强以爱国的名义发动战争,蒙蔽人民。如德国国民为其君所欺,结缘俄国,与英国海上争霸而发动战争,导致“爱国者”流血遍野,哀音不绝,而其君王“美其名曰为德意志民族而战”。陈独秀还指出,不知国家的情势而爱国则是很危险的事情。他列举了朝鲜、土耳其、日本、墨西哥以及中国的国家情势,分析了这些国家由于对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势不知而导致的内乱和对外战争的失败,尤其指出中国甲午战争失败于不明国家情势而导致辱国丧师,元气大损。因此,青年要明确国家的目的和情势而爱之,“不知国家之目的而爱之则罔,不知国家之情势而爱之则殆。”⑪他倡导青年应当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自己的本领,为国家惜名誉、弭乱源、增实力,这样的爱国行为才是理性的、持久的、治本的。
(三)修炼心智、笃行自好是爱国主义的根本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自天子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内圣”,“内圣”才能“外王”。陈独秀也认为,中国的危机“乃民族之公德私德之堕落有以召之耳。”府库空虚、产业凋零、社会腐败、人格堕落、官吏贪腐、盗匪充斥,等等,都是国家灭亡的缘由。因此,陈独秀认为真正的爱国者,“为国捐躯”固然令人敬佩,然而从久远而论,提升国民尤其是青年人道德品质和为增强国家的实力的能力,才是治本的爱国主义。
青年应当如何修炼心智,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呢?第一,追求民主和科学。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
32
李雅莉,等陈独秀的青年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启示2020年9月
指出,国人如果想摆脱蒙昧,羞于做浅化之民,就应当奋起直追,就应当“科学与人权并重”。这里的人权就是民主,从此“民主”与“科学”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口号。1919年陈独秀把民主与科学人格化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并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輲。“德先生”和“赛先生”惊醒和教育了一代“五四”爱国青年。在民主的旗帜下,他鼓励青年要追求独立自主的人格,要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要用自己的口舌表达好恶,要坚定自信,绝不能盲从隶属于他人;他鼓励青年应当冲决一切封建的罗网,奋勇向前。他说:“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②他教育青年应当了解人生的真相和意义,应当理解幸福的含义,应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当了解未来之重任。有如此之青年国家民族才有希望。在科学的旗帜下,陈独秀告诫青年要破除迷信,对一切事物要遵守科学法则,决不能主观臆断。若务农不懂科学,则无择种去虫的技术;若做工不懂科学,则不能应对战斗生产的需要;若经商不懂科学,则急功近利不知未来胜算;若行医不懂科学,则不了解人体构造和药性功效,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他勉励青年:“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
自广阔。青年勉乎哉!”②第二,践行勤、俭、廉、洁、诚、信。1916年陈独秀在《我之爱国主义》一文中提出了6个治本爱国的行为标准:(1)勤。陈独秀从生产三要素土地、人力、资本出发,认为人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一个社会若人尽其力,这个社会的经济必然强大;一个人如果勤劳勇敢,则个人的生计不至匮乏。因此,青年人应当改变无所事事、浪费光阴、游手好闲、养尊处优、四体不勤的“堕民”积习,应当惜时、勤勉、以劳动为荣。“爱国君子,必尚乎勤”輲!
(2)俭。陈独秀认为,奢侈可以戕害人生,堕落人格。若一个国家社会俗尚奢侈,则产业凋敝,国力衰微。因此,爱国青年当“人人节衣省食,以为国民兴产殖业之基金”訛。
(3)廉。陈独秀感叹:“金钱罪恶,万方同慨。”且中国人之金钱罪恶尤甚于欧美。自古以来“贪”字乃吾人通病,“做官“就是为了“发财”,文官武吏,巧取豪夺,如此以往,国将不国。国人若贪财而不知悔改,“更有何爱国之可言!”爱国青年,当崇尚廉。
(4)洁。陈独秀所提倡“洁”有两层含义,一是身体洁净,二是心灵洁净,即“身心俱洁”。他揭示我华人“囚首垢面”“衣冠不整”“痰唾无禁”“粪秽载途”“沐浴不勤”“厨灶不治”,都是由于国家没有公共卫生的规定,他是比较早从国家公共卫生的角度来探讨国民身体健康的。他还揭示由于数千年的专制政治导致国民沉迷于功名利禄,造成其内心不洁,内心不洁必造就“卑鄙龌龊之国民性”,国家何以进步?因此,“爱国志士,宜使身心俱洁”輲。
(5)诚。陈独秀深刻揭露国人受专制思想影响,久已习惯于“从权”而“不诚”。由于不诚之民族性格,致使国人“诈伪圆滑,人格何存?”“为善不终,为恶亦不终”。他举例说,袁世凯称帝人们便骂共和,袁世凯势力一去人们就背叛袁世凯,如此“反复变诈”之徒“诚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也”!因此,陈独秀呼吁“爱国之士……皆本诸良心之至诚,慎厥终始”輲。
(6)信。陈独秀深刻指出,人而无信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政府无信,其最大之恶果就是“无人民信托之国家银行,金融大权,操诸外人之手。”人民无信则无法建立合作信任的关系,就无法集合资本创造事业,造成的后果是国人的资金成为死物,流通不畅,“政府以借债而存,人民以盗窃而活,由贫而弱,由弱而亡,讵不滋痛”輥!因此,陈独秀呼吁真正的爱国青年,应当遵守“信”。
三、当代启示
(一)无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要高度关注青年的身心健康
青年是社会最新鲜、最有活力的细胞,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陈独秀主张加强青年的体育教育。1917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也提出青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调青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20年4月21日,习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时对那里的孩子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訛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当代青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信息化社会的很多工作通过网络完成,青年更是社会上最庞大的网民体。工作上过度依赖、沉迷于网络使青年人“宅”的时间多,动的时间少。当代的青年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虽然物质匮乏
33
2020年9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4卷第5期(总第133期)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围绕高考指挥棒,从小到大面对各种升学考试的压力。大学毕业后很多青年面临继续考研、考博的学习压力,这些压力导致青年人从小开始“静坐”学习的时间多,体育锻炼的时间少,劳动锻炼的时间更少,因而当今社会“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纤腰”者大有人在。青年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工作后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还有婚姻、买房的压力,这些压力无形中蚕食着青年的身心健康,使青年失去应有的活力而暮气沉沉,有媒体称当今社会青年压力“爆棚”,甚至认为近半数青年所承受的压力已经大到让自己吃不消。因此,全社会应当高度关注青年的身心健康,当从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先生的思想中汲取养分。首先是教育青年要提高自我意识,要认识到身强体壮无论是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一种责任。其次是鼓励青年重视体育锻炼,热爱劳动,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摒弃“当官发财”的旧思想。最后国家要从制度上、法律上为青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要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首先重视青年的健康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
(二)激发和培养当代青年的爱国心与自觉心
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就指出:“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亦殆,二者俱无,国必不国。”⑪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生生不息,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推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要激发青年爱国之心,就是要激发青年爱祖国的美丽山河,爱悠久的中华历史,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爱勤劳勇敢的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事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要培养青年的自觉心,引导青年理性爱国。首先要帮助青年学好历史,尤其是要学好中国近现代史,让青年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爱国之心化为爱国行动。其次要引导青年深刻认识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充分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最后要教育青年既要有正确对待自己国家的态度,也要有一个正确对待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态度,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
(三)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独秀呐喊的“民主”与“科学”,以及他所提倡的持续治本的“勤、俭、廉、洁、诚、信”六种爱国行为,与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多相似的内容,经过近现代历史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凝聚中国人民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陈独秀等爱国志士的美好心愿。陈独秀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的“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指
引着无数爱国青年走上了救国救民的艰辛道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今天我们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陈独秀心中的美好社会蓝图。陈独秀提倡自由,提倡个性解放,提倡独立人格,提倡男女平等,提倡自由自治的国民政治,这些思想鼓励着无数青年冲破专制和愚昧的思想枷锁,走上了寻自由和幸福美好生活的道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今天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也是一百多年前陈独秀对国民的道德期望,更多是对青年的道德期望。因此,在今天,无论是在应对复杂的社会形势还是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都要引导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被青年所理解、所接受,成为青年行为的指南。
注释:
①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②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号,第
13-18页。
③④⑧⑩⑬⑯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0页,第295页,第185页,第325页,第15页,第113页。
⑤陈独秀:《社告》,《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2号,第6页。
⑥恽代英:《欢迎“新声”》,《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3号,第99-100页。
⑦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1915年第1卷第2号, 第10-15页。
⑨陈独秀:(新青年》,(新青年》,1916年第2卷第1号,第9-12页。⑪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杂志》,1914年第1卷第4号,第1-6页。
⑫丁晓平:《陈独秀自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第29页。
⑭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1916第2卷第2号,第
3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