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读本
小学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意思当《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圣经”,《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日本、韩国的中药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时我们怎么想?当优秀的汉学家出现在日本,甚至西方国家时我们怎么想?当大陆学者专家慨叹我们的学问做得不如日本学者、台湾学者时我们怎么想?出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胡适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凭13岁之前受的国学教育基础!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
今天,在浮躁和喧哗中我们丢失了什么?仅仅是泛黄的书页,化尘的古人吗?我们丢失的是精神,传统文化的精神。新时代呼唤多元文化,呼唤文化的融合,但多元和融合就等于丢失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国家被尊重被认同,在于它能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民族个性民族特。全球化不意味要对本民族传统漠视和丢失,而是让中国更正国化。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不会只记得1225日而忘了除夕,不会只记得214日而忘记了七夕。了解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也许你会渐渐喜欢。这本小册子只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撷取了几朵小浪花,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嬉戏海边,也许你会有些不同的感受。
漂泊是天上的云
回归是地上的河
寻梦者的扁舟
摇曳出万古风情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在深感自豪的同时更应继承使之发扬光大,以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中坚。但因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它涵盖了自然、社会、人体自身、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常令人望而生畏,扼腕兴叹,难怪被一些人评为巨大的历史包袱。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机械呆板地去“随”。把传统文化当做包袱,时刻背在身上,那不是老祖宗们的本意。我们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宝库,为我所用,经过分析取其精华,继承它的文化精神。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新的名词、概念、术语更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市场经济的建立又膨胀了不少人的物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乎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这些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不少青年人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做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做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更有少数人将其当做应彻底摒弃的垃圾。这些问题让一些人认为青年人中出现了“道德危机”与“信仰危机”。
仔细、冷静地想想也并不奇怪,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只是社会快速转型、历史发生急剧
变革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并非变革之后的必然结果。现代青年喜欢新奇与时髦,对我国传统文化感到陌生与隔膜,固然与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有关,但是我国“五四”运动反思传统文化产生的偏激与矫枉过正,几十年来教育内容安排的失衡、多次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冲击等等,应是造成青年人冷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我们实际上不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港台地区,亦不如近邻韩国,这的确是令人遗憾的。
花约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是湮没,便是衰落。唯独中华文明一枝独秀,历五千年而不衰。在人类工业文明达于极点,日益受到自然惩罚的今天,又促使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回过头来,从中寻解决自然与社会危机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老子》云:“祸兮富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之世界发展应有一定的现实历史意义:它会对现代世界的发展痼疾有救治作用;它会对世界未来的发展有启迪作用。
因此,我们应将传统文化当作一个充满精神财富的宝库,现不要把它当作包袱来拒斥。我们是可以从这个宝库中提取出许多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的。


文化寻根
在苍老的竹简上
一辆车行过
绘出了属于文化自己的颜
荒凉
孤寂
和寥落
白衣的书生走过
手纂着古卷
立在文明的脚下
看着残存的墨迹
流下第一滴眼泪
为什么古老的东西
打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因为文化的根
是一句忧伤的诗句
乘龙兮辚辚  高驰兮冲天
  认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民留给后人的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包含着历代先哲敲钟问响的无穷智慧。
  传统文化界说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
二、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由历
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的心理深处。
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历史悠远、延绵不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以儒、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
元文化结构;具有明显的人文文化倾向;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和以“义利关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广州市退休金查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里约奥运奖牌榜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归为三点: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这中,人是重点,人要去认识天道,实践天道,体现天道,参与天道其中,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本出自《易传》的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天行刚健有为,地道柔顺宽容,君子只不过是在法天则地而已。
 独墅湖教堂至于中庸尚和,它本来也是上天的品质之一,中就是度,就是和,就是适可而止,不偏不依,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就是不偏不依的中道吗?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
化,草木的枯荣,不都是上天中和的体现吗? 因此,就其实质与其追求的最高标准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而不是三。      这个一,便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中,包含着人本主义,包含着自强不息,包含着厚德载物,包含着中庸尚和。电脑管家怎么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