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最美年味的活动过程
一、春节的准备
年货
购置年货无疑是春节最重要的准备活动,过年前夕陪同父母一起置办年货,商场、超市、菜市场人流络绎不绝。鸡鸭鱼肉是人们餐桌上的必备,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质的提高,平时也可以吃到的东西,大家也就不那么热衷大鱼大肉的生活,相反各种瓜果蔬菜在年货中占了很大比例,注重养生合理搭配的饮食也就成了大多数人们过年的饮食标准。
上图是在超市所拍,蔬菜类柜台前人熙熙攘攘而肉类柜台前生意却很冷谈。可见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由此也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办年货
去邻居家调查,他们早己准备好的糖果、水果、干果,体现了过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去享受放松。
家内装饰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手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 “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过年了,家里自然会添加一些装饰增强喜庆的节日气息,妈妈早早买好的大福字,还有社区张阿姨家悬挂着的有着丰收意义的辣椒串及立体的春字,家里的每一处小细节都透漏出节日
的氛围,也象征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翼和期盼:家人和和睦睦幸福生活,来年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二、年俗
有民谣道出我们过春节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进入了腊月也就踏进了新年,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到腊月二十三的芝麻糖等等,过年的气息越来越重。
贴对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 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 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粱
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 “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 俱、影壁中。“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貼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 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下图是我家的春联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崇,因为 “岁”与“崇”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哗哗叭叭的爆竹声除旧日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
“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 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等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花。然山中有一种动物“山臊” 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它,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