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广西什么民族的节日(一览)
  三月三是广西什么民族的节日
  3月3日是广西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穆拉姆、毛南族、回族、北京、水族、彝族、佬佬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苗族和瑶族是典型的。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在街上唱歌,聚集在河边喝酒。在壮族传说中,3月3日是壮族祖先布洛陀的诞生日。汉族是上思节,3月3日崇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 ,三月三拜蚩尤。
黄姚
  广西三月三是为了纪念谁?
  广西壮族人很喜欢3月3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是从刘三兴起的。刘三特别喜欢唱山歌,后来被人害死了。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就选择在3月3这一天。通常3月3当天很多年轻人唱情歌,其次还会有各种晚会。最重要的是会做壮族的特美食。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
  汉族折叠安徽舒城、霍山吃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腊肉、香蒜等
  (二) 制法:
  1、将新鲜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团,然后用木棍将蒿子的汁水敲打尽;
  2、将腊肉切成小方块,先放在锅里炒,腊肉出油时,将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进锅里拌匀,添适量凉水焖一会盛起;
  3、将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状,要薄厚均匀,做好后放入锅内加盖,小火炕,约15分钟左右即可。
合伙人英文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鲜美,为舒城、霍山独有,传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荠菜煮鸡蛋
  荠菜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庆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在英德市英红镇华侨聚居区域,妇女会在三月三当天收集艾草、苎麻、路边青等多种植物的叶子,和米粉做成粿子食用,据说能去百病。
  会男女
胡歌微博  三月三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如壮族、侗族、布
依族、水族、低佬族、舍族等民族中,三月三是一个传统节日。
茶馆剧本  这一天,壮族同胞都赶歌坪,搭歌棚,举办歌会,让青年男女们对歌、碰鸡蛋、抛绣球、谈情说爱。侗族同胞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布依族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日内不相往来。瑶族也以三月三为歌节,除唱序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但很少唱情歌。舍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三月三、踏沙滩折叠在象山石浦镇流传着三月三踏沙滩的习俗。相传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逐渐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及至如今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活动。
  壮族
  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糯米饭。
  侗族
  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布依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
  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正在逐渐,“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亟待加强保护。
  黎族
  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
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上巳节的风俗是什么意思  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三月三庆典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cpu温度多少正常  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镇的一种民俗。关于它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与生产劳动有关: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开始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 “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
  如今,虽然滩头资源逐渐枯竭,当地老人仍耐不住在这个日子带着晚辈赶沙滩,重温昔日拾螺的场面。“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也逐渐形成一个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动。
  如今的“三月三、踏沙滩”,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
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特点。其中的文艺表演多种多样,除了跑马灯、舞龙灯、彩阁巡游等,还有据《辣螺姑娘招亲》等民间故事改编的越剧表演,以及 “辣螺姑娘抛彩球”在观众中招亲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民俗性、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