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居易⾃⼰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类体现着他 “奉⽽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同时提出了⾃⼰的⽂学主张:“⽂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发。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居易《忆江南词三⾸》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忆江南词三⾸
唐代:⽩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出江花红胜⽕,春来江⽔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寺⽉中寻桂⼦,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杯春⽵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红,碧绿的江⽔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皎洁⽉亮中的桂⼦,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喝吴宫的美酒春⽵叶,看⼀看吴宫的歌⼥双双起舞像朵朵迷⼈的芙蓉。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名‘望江南’,因⽩⽒词,后遂改名‘江南好’。”⾄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颜⾊鲜红胜过⽕焰。
绿如蓝:绿得⽐蓝还要绿。如,⽤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寺”句:作者《东城桂》诗⾃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桂⼦堕。”桂⼦,桂花。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词:“有三秋桂⼦,⼗⾥荷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海处,有⼆⼭南北对峙如门,⽔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上。
⽵叶:酒名。即⽵叶青。亦泛指美酒。《⽂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吴娃:原为吴地美⼥名。《⽂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段⼲、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御。”此词泛指吴地美⼥。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早晚:犹⾔何⽇,⼏时。北齐颜之推《颜⽒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为宾;⽽旦于公庭见⼄之⼦,问之⽈:‘尊侯早晚顾宅?”
创作背景
  ⽩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余年,写下了这三⾸《忆江南》。
赏析
  第⼀⾸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全词五句。⼀开⼝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说的,⽽是当年亲⾝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在⾃⼰的审美意识⾥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出江花红胜⽕,春来江⽔绿如蓝。”“⽇出”、“春来”,互⽂见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因同⾊相烘染⽽提⾼了⾊彩的明亮度。春江⽔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因异⾊相映衬⽽加强了⾊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联系起来,为的是同⾊烘染;⼜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相映衬。江花红,江⽔绿,⼆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
红,“红胜⽕”;绿者更绿,“绿如蓝”。
  杜甫写景,善于着⾊。如“江碧鸟逾⽩,⼭青花欲燃”(《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诸句,都明丽如画。⽽异⾊相映衬的⼿法,显然起了重要作⽤。⽩居易似乎有意学习,如“⼣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秋思》)、“春草绿时连梦泽,⼣波红处近长安”(《题岳阳楼》)、“绿浪东西南北⽔,红栏三百九⼗桥”(《正⽉三⽇闲⾏》)诸联,都因映衬⼿法的运⽤⽽获得了⾊彩鲜明的效果。⾄于“⽇出”、“春来”两句,更在师承前⼈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明媚的春光⾥,从初⽇、江花、江⽔、⽕焰
、蓝叶那⾥吸取颜料,兼⽤烘染、映衬⼿法⽽交替综错,⼜济之以贴切的⽐喻,从⽽构成了阔⼤的图景。不仅⾊彩绚丽,耀⼈眼⽬;⽽且层次丰富,耐⼈联想。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此时,作者却在洛阳。⽐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
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到⽇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魏王堤。”在江南“⽇出江花红胜⽕”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点⼉春意。
  花发得⽐江南晚,⽔也有区别。洛阳有洛⽔、伊⽔,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天已经来临,这些⽔也不可能像江南春⽔那样碧绿。因此作者竭⼒追忆江南春景,从内⼼深处赞叹“江南好”,⽽在⽤⽣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不禁
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的⽆限赞叹与怀念,⼜造成⼀种悠远⽽⼜深长的韵味。词虽收束,⽽余情摇漾,凌空远去,⾃然引出第⼆⾸和第三⾸。
  第⼆⾸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
忆江南 白居易
字“最忆是杭州”⼜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词像画家从鸟瞰的⾓度⼤笔挥洒⽽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词便像⼀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写灵隐寺赏⽉赏桂,⼀写⾼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寺⽉中寻桂⼦”的“⼭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层神话⾊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中秋节桂花飘⾹,那境界使他终⾝难忘。⼭、寺、⽉影下,寻桂⼦,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其间的词⼈的活动。然⽽,词⼈回忆杭州还有另⼀种境界使⼈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然的奇观,潮头可⾼达数丈,所以⽩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与上句“⼭寺⽉中寻桂⼦”的静谧⽽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以后,⼜产⽣了“何⽇更重游”的愿望。
  第三⾸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加上他⼜写到歌舞⽣活,因⽽许多选本都不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可取之处的。前两⾸词虽然也写到⼈,但主要还是写景。第三⾸点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
  吴酒⼀杯春⽵叶⼀句,⼀来,⽵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来,“春”在这⾥是形容词,所谓春⽵叶并⾮⼀定是指⽵叶青酒,⽽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居易在另⼀诗⾥就有“瓮头⽵叶经春熟”的说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多爱酒,⽩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就叫“馆娃宫”。⽩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的⼈,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回到洛阳后说:“早晚复相逢。”
  这三⾸词,从今时忆往⽇,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每⼀⾸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在洛阳,神驰江南。每⼀⾸的中间两句,都以⽆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呢?则⼜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好的记忆有⼀天能够变成活⽣⽣的现实。因此,整个组词不过寥寥数⼗字,却从许多层次上吸引读者进⼊⾓⾊,想象主⼈公今昔南北所经历的各种情境,体验主⼈公今昔南北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活动,从⽽获得寻味⽆穷的审美享受。
  这三⾸词,每⾸⾃具⾸尾,有⼀定的独⽴性;⽽各⾸之间,⼜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联章”诗词中,显⽰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超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