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中小大之辨的例子
【篇一:秋水中小大之辨的例子】
摘 要: 庄子 《秋水》篇立足于 “道” 这一制高点,认为浩瀚的宇 ,“小” 与 “大” 只是一组相对概念 , 撷取的衡量标准不同, 则结 宙中 果也各异; 如果能去除障蔽 ,顺应自然,回复本真面目,那么 “小” 与 “大” 也就自现了; 其实 , “以道观之 ” , 万物是没有大小贵贱之分的 , 。
、“小大之辩” — — —时空之无穷 一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
于是 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
东面 : “野语 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 有之曰: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 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 吾 非至 于 子 之 ① ” 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 “以为莫己若者 ” , 河伯面对眼前 “百川灌河 ” 之景, 欣然自喜 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大 ,直至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不见 ,见识了浩瀚壮阔的北海 , 才自叹不如。
北海若并未以此讥笑河 水端” 伯的鄙薄浅陋,而是拿自己与天地相比较 ,说明自身也是渺小的。
,所以河伯自认为自己足够宏大了 , 但当他看见 由于 “百川灌河” “不见水端” 的北海时,发现自己很可笑, 太过自以为是, 北海才是真 。这说明河伯 “小不知大” 。为何 “小不知大” ? 因为河伯所 正的 “大” 处的环境较狭小,在一方境遇里, 万川都要流向他, 比起众多的河流, 他是大; 从他自身认识的角度来看 ,其局域之内的确是自己最大, 所以 。
造成了起初他以小为大 ,自满自大,不明大道,即 “因其所小而小之” : “今尔出 然而北海若并未因自己的大而去嘲笑河伯的小 , 而是说 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 莫大于 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春 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 者,自以比形于天地 ,
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 犹小石小木之在 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不似礨空 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 号物之数谓之万, 人处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 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 体 乎 ? 五帝之所连, 三王之所争, 仁 人之 所 忧,任 士 之 所 劳, 尽 此 矣! ” 北 海 若 是 个 明 道 的 智 者, 他 认 识 到 了 “大” 与 “小” 不过是相对概念,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大, , 也许就是明天的 “小 ” 。
茫茫天 地, 也没有绝对的小; 今天的 “大 ” 沧海一粟,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 。
人,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 , 一直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里 , 自然总是受到特定时空的限制 ,于是认识能力具有了局限性, 主要体现 , 《养生主 》 说 : “吾生也有涯, 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 。一是时间方面 ” 生命是 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 殆而已矣。
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没有限度的知 识,会很疲困; 既然这样还要去汲汲追求知识 ,就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了!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 ,生命有始有终,而知识作为认识客体, 是没有 : “学海无涯。
” 二是空间维度 , 《秋 边际、没有穷尽的,正如俗语所云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水》 篇说 ” 井蛙之所以 “坐井观天 ” , 是因为它受了空间的局限, 想 笃于时也。
当然的认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 。夏虫的生存时空仅限于夏季, 根本无 法理解,也无从理解冬天的事情 。这说明主体活动范围的局限, 势必造 成眼界的狭小 。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要去认识无穷无尽的客体世界,是绝对不可能的。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 空间中虽有实体存 在,却没有最后的边界; 时间虽有延伸,却没有始终。
万物的量是没有 穷尽的,时序是没有止期的,得失是没有一定的,而终始也是没有不变 的。在这至大无穷、至小无微的宇宙中,万事万物永远都是充满了变化 的。所以,对于大小的判断不是绝对的,每一层次上相对的大, 都可能 ,“大” 与 “小” 是相对而言的。
转变为下一层次上相对的小 在常识中,以为大小是有固定性、有绝对性的,事实上事物的大小 真的只是相对的观念,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大小的观念是通过比较得出 的: 每个东西,
和小于它的东西相比时,它是大; 和大于它的东西相比 时,它又是小。而小中有更小的,大中又有更大的,将其无限地推广延 伸,小无所终,大无所竟。
站在无穷的空间之中 , 也就无从确定大小 了,这样也便无所谓大小了。
宇宙,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而言,它都是没有穷尽的 ; 而 人类生存于宇宙之间,由于其眼界的狭小和生命的有限, 其知性总是有 所限度的。面对茫茫的宇宙,每一个人可能都是一定意义上的 “坎井之 。
蛙” 、“小大之辩” — — —去璞以归真 二 ,“小” 和 “大” 只是一组相对概念, 是针对具体界域 在庄子看来 和语境而言的,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据自然规律来看, 世俗的存在并 不具有绝对之大和绝对之小的属性,因此 “人为” 的去判断或辨别孰大 孰小,纯属多余。
我们也无需按照自己对 “小 ” 和 “大 ” 的理解, 对 别的事物进行异化改造以迎合自身需要,这些都是刻意为之, 是不顺应 自然本性的。
“顺应自然本性” 是庄子一直强调的 ,“任自然” 对于 “小大之辩 ” 。“小 ” 与 “大 ” 都有两面性, 利弊共存, 我们对 “小 ” 是最好的解释 和 “大” 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该偏袒。万事万物不
论大与小,都只有顺应 自然赋予的天然秉性,在自己的空间里自由生长,按照适合自身的生存 方式进行活动,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越性,以达到真正逍遥自由的 境界。
所以大和小之间,并没有本质差异,更多的是在知识、 眼界、 心胸 ,“因其所大而大之, 则万物莫不大; 因其所小 等方面的区别。于是乎 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 则差 ” 倘若小物能不拘一隅、 开阔视野、 博大胸襟, 那么它也能逍 数睹矣。
遥自在; 不然,即使是形体庞大之物,也只能拘泥于自我, 失去自身价 值。相对来说,小物之心胸往往更容易被固蔽,更容易安于小境而怡然 自得,因此辩物之大小的重点,就是能否除去小物之障蔽。
《秋水》 篇第二章是夔、蚿、蛇、 风的对话, 同河伯与海若的第六 , “本乎天, 位乎得 ” , 即要本乎自然, 处于自得的境 番对话思想一致 地。夔、蚿、蛇、风,赋型各异,但各顺其自然而动, 这是合乎自然规 。“道” 之可贵,在于任物自然, 明道者, 不会凭自己意志而裁定 律的 他人,而是尊重各物,依其 自身情 状, 自由发展。
人的真性是自为自 化,自在自适,无所拘束。若能跳出一切世俗囿域、 自身局限, 能做到 真正的去璞归真,那么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 “牛马四足, 是谓 当河伯问道 “何谓天,何谓人” 时,北海若说 天; 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 无以 ” 牛马天生有四双脚, 是天然; 以 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辔头套马首,用僵绳穿牛鼻,是人为。这样做,严重影响了动物天然本 性的发挥,以人事毁灭天然, 以造作去毁灭性命, 因贪得而去求声名, 都是不可取、违背自然的。
强调的正是文学等艺术所包含的娱乐性 。秋之
近年来,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 展,文学的娱乐功能逐步受到正视和重视 。
文学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
它和其 他娱乐一样,当然可以使人得到一定的感官满足 。奥地利文学批评家韦 : “文学给人的快感, 是一种高级的快感, 即无所希求的冥思 勒克所说② ” 默想中取得的快感 。的、
最终的需求,诚如弗洛伊德所说,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 是一切 欲望的焦点。所以,从文学作品当中的情爱描写来获取某些有益性的娱 乐经验,也可使我们的人生趋于完美。不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还是中国 古典小说,我们都一样能从白纸黑字中欣赏到文学作品中有关情爱描写 的奇光异彩。
四是可以享受人文之美。
文学的内容浩如烟海, 我们简单的人生, 往往借助文学之美而更加充实和丰富。比如读莫言的作品, 总能感觉他 的作品能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拿他 的代表作 《檀香刑》 来说,作品以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 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 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 “高密 东北乡” 的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样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生动而又 具体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在感观享受的刺激中去体会那个时代的人 文之美。
以上就是笔者理解的文学作品的功用,每一种功用之间, 并不是独 立存在的,而是交叉进
行,如影相随,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瞬间 , 文 学作品里面的阳光和甘霖就从天而降,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它们 神秘的启示和由此获得的生命升华。
( 作者单位: 中共福建漳浦县委党 校) 注解: ① ② ( 苏) 别林斯基 : 1958 ; : 韦勒克 《现代文学批评史 》 , 杨恒达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别 林斯基 论文学 》 , 梁真译, 新文艺 出 版 社,不同受众的娱乐要求是不一样的 。娱乐的内涵本来就是多层次多侧 面的,就个人的娱乐兴趣而言它也是多层次多侧面的 。
一般来说, 文学 作品的娱乐功能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可以减轻生活压力 。
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 很容易形成焦虑 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 焦虑是精神长期抓住某些事件不放 。
所以, 如何减少焦虑感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
要减轻焦虑, 就要把注意力转移 开。因此一个人要心理健康 , 至少要有三种爱好: 运动、 音乐、 阅读。
可见,要想陶冶性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二是可以彰显品味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提高人的涵养 ,使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 自然而然 地表现出优雅的气质 。在传统的眼光中,有文化的人一直是最受尊敬的 人,文化所赋予人的神秘的东西 ,往往使人显得高贵,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