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故都的秋》物哀之美
作者:谢何小娟 唐勇
来源:《中学语文·下旬》2021年第12期
        摘 要 艺术性散文的生命就是审美。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实际是作者主观的、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情感,其中蕴含着他超脱世俗的审美旨趣,郁达夫的这篇散文则体现了日本的物哀美学思想。本文对《故都的秋》中蕴涵的物哀美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物哀美;悲秋情结;残败生命;物哀美学
        最好的散文是写给自己的。郁达夫《故都的秋》,与老舍《济南的秋天》中都有一种诗意的“清”“静”,但郁达夫欣赏的故都秋的“悲凉”在老舍笔下是没有的。况且,郁达夫把“悲凉”当做美,这就让很多人心中有了疑惑:秋天的悲凉为什么是美的?这大概源自郁达夫本身的审美旨趣,他就是喜欢并享受这种悲凉之美,而非事物悲凉才喜欢。所以他才会说“不远千里”,也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甚至“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秋的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何为物哀之美
        郁达夫把“悲凉”当做美的审美旨趣和日本的物哀美学有一定联系。郁达夫赴日留学长达十年,日本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风尚“既熏陶了他的感觉,使他精细敏锐,又局限了他的气度,使他清瘦孱弱”,同时,他还接受了日本的物哀美学思想。
        1.物哀概念
        物哀即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物”是客观存在,“哀”是主观情感,两者“物心合一”,以现实之物触内心之“哀”。进一步说,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依着情致自然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叶渭渠先生在《日本文学思潮史》中认为“物哀”的思想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二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上;三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本文主要从“对自然美的动心”的层次去品读《故都的秋》的物哀之美。
        2.物哀美学异于中国传统的悲秋情结
        值得注意的是,物哀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同中有异。物哀,并不颓废,
它的实质是倡导人要爱惜万物有灵,善于感受美,欣赏美,赞叹美,又惋惜美,往往于最绚烂之时看到零落之后的悲凉美。悲与美具相通性,是物哀美学强调的重点。在《故都的秋》中,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凋零、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作者是沉浸在其中,并没有什么悲情,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享受。可以说,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境界。但中国传统的悲秋情结,从悲秋之祖宋玉开始就已经定了调。宋玉“悲哉,秋为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以秋为悲的定式思维中,诗人无不是在抒发中国文人现实遭遇中的千愁万绪,万种忧思。诗人沉浸在悲愁之中,精神是郁闷且痛苦的。
        二、于残败生命中,感受物哀之美
        本居宣长认为:“物哀的感情是有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美的感情,即对自然及人生世相的深切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以对生命、自然的变化无常和对人生的短暂易逝的悲哀情绪为基调、核心的。”
        于平凡、细小、残败中感悟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在景物选取上,郁达夫侧重于芦花
、柳影、虫唱、月夜、钟声等远离城市喧嚣,更具自然清净美的事物;在彩搭配上,他不似老舍彩浓艳的“红袍绿裤”,反而认为,“牵牛花,蓝或者白为佳,紫黑次之,淡红最下。”这种彩偏爱很符合日本物哀美学对白的偏爱;最特别的在于,他在生命形态的选择上独钟情于残败的生命状态。
        大部分人都去欣赏欣欣向荣的生命状态,却极少有人能欣赏残败的生命。“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觉,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逗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悲凉难道就不美吗?那如水上芭蕾的残荷,荒芜却充满生机的古建筑,破败却有傲气的废墟……他们都透露着一种残败之美,能从这些易被忽略的残败生命中,感受到一种悲凉之美,并进行文学欣赏,实属不易,郁达夫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故都的秋》开篇就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半开半醉的状态是不适合领略故都的秋的,尤其是故都秋的“悲凉美”。因此,在欣赏故都的秋时,郁达夫会选择在破屋里,伴着浓茶,悠闲地细数日光以欣赏这独特的“清、静、悲凉”。
        1.于秋草、落蕊中,感受生命凋零之美
        冷调本就清冷、悲凉感十足,可作者觉得还不够,“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
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秋草”不比“春草”那样充满生命的蓬勃与朝气,“秋草”体现的是一种衰败的生命形态,在郁达夫眼里,凡是属于生命的景象,他都有感悟生命的价值。衰败的秋草是生命的一种凋零之美,或者说是生命的一种向死而生的绽放。这便是郁达夫选择秋草作为陪衬的原因,也是他特有的审美旨趣。还比如对“落蕊”“秋蝉”的关注。“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从视觉上看,“落蕊”颜、形状不起眼;听觉上,“声音也没有”;嗅觉上,“气味也没有”;触觉上,就连作者“也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实质上,没有如作者一样有一颗纤细敏感的心,是根本捕捉不到生命的凋零之美的。《葬花吟》有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和郁达夫一样,能于这种残败的生命形态中生发出对自然美的动心,欣赏这种悲凉、凋零、衰败之美,可谓是“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葉之静美。”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寂静,生命的绽放固然美丽,但能看到生命的凋零之美也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领悟。若郁达夫此时选择了高大的秋槐,怕是缺少这样的美感,当然,这和郁达夫本身的审美旨趣也不相符。
        2.于残弱的蝉声里,感受生命临终时的热闹
        在对秋蝉的偏爱上,也体现了郁达夫独特的审美旨趣。他并不把悲凉、落寞甚至死亡当做是一件悲伤、痛苦的事。反而从审美的角度,把文章写得优美、又充满韵味儿。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秋蝉”象征悲伤、失落;生命短暂;它极易触动人悲伤的情绪,尤其是它“衰弱的残声”,更给人悲戚之感。《故都的秋》中秋蝉叫声特点体现为:衰弱、残生、啼唱、嘶叫,这符合大众对秋蝉的印象定位,也符合郁达夫对“残败生命”形态的选择。但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般,这样的蝉叫引发的是一种对死亡的悲凉,抒情人是痛苦的,这是中国传统的悲秋情结罢了。郁达夫的独特在于,他更强调蝉声的普遍,到处都听得见,蝉就像是“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种有感情的生命在临终之时发出的热闹啼唱,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感,这也更加浓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之味,于最绚烂之时看到零落之后的悲凉美,也更合作者对故乡“悲凉美”的喜爱与享受。
        总之,作者对衰败秋草、冷调、落蕊、衰弱秋蝉的蝉声等的喜爱与感动,都是对自然物的感动,也正是客观对象(物)与主观情感(哀),“物心合一”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情趣。
        “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直面生命的衰败的
感觉,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逗起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的感受。”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欣赏这种生命残败之美,以此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动心,激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表现出的对秋的“悲凉美”的喜爱与享受,其根源在于受日本物哀美学思想的影响。
        [作者通联:谢何小娟,重庆市梁平中学;
        唐勇,重庆市梁平中学]
>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