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小石潭记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2020安徽宣城市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加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__
(2)潭中鱼百许头      可:________  (4)悄怆幽邃    悄怆:__________
(5)以其境过          清: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文章按游踪顺序写的,选文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发现小石潭——__________——寻小潭源流——__________
4.柳宗元初闻小石潭水声时心情是“乐”,观鱼时心情是“乐”,最后的感受却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并认为“不可久居”。何以如此?请结合对他永州经历的了解说说原因。
【答案】
1.(1)向西    (2)像狗的牙齿那样    (3)大约    (4)凄凉    (5)凄清   
2.(1)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观赏潭中景物    因潭之境界过清而离去   
4.作者寄情山水,是为了排遣他贬谪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欢快,但是小石潭幽清寂寥的景,无人欣赏的命运,又引发了他贬谪中孤独寂寞的悲苦之情。
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判断词义。
1)句意: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西:往西,向西。
2)句意: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3)句意: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可:大约。
4)句意:凄凉幽深。悄怆:凄凉。
5)句意:因为环境过于凄清。清:凄清。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1)青树:青葱的树木;翠蔓:翠绿的藤蔓;蒙络摇缀: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披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灭可见:时隐时现。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分析文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是写作者发现小石潭,“全石以为底”和“潭中鱼可百许头”是
写作者观赏石滩中的景物,“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是写作者寻小石潭源流,“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则是写作者因小潭环境过于凄清而离去。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联系作者经历可知,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可是却遭到了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反对,最后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才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派遣内心的愁闷。所以当他“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会感到高兴;再看到小潭中鱼儿“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游动情态,作者内心就更为欣喜;但坐在小潭边,又会因这儿凄清寂寥的环境而触景生情,想到自己遭遇贬谪的经历,于是转喜为忧,更觉处于这种环境中的自己孤寂悲苦,所以才会有“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正说明乐也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政失败被贬谪,心中是愤懑难平的,凄苦是作者感情的主调,本来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冷环境的出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这是寓情于景的表现。
(二)(2020年山东菏泽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四面竹/树环合
6.下列画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清冽(格外)    B.乃记之而(离开)
C.以其境过(清澈)    D.不可久(停留)
7.下面是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形容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表明游者不畏艰难,一往无前。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描绘出潭边植被茂盛之状。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9.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看,小石潭的环境有何特点?这八个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
5.D
6.C
7.B
8.朝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9.凄清寂静。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情。
小石潭记练习题析】
5.D项,“四面”指方位,“竹树环合”形容环境,二者中间应该停顿,据此正确划分应为:四面/竹树环合。
6.C项,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清:凄清。
7.B项,“表明游者不畏艰难,一往无前”表述有误,“伐竹取道”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
8.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9.解答本题,需要理解“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含意,即:(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联系句意可以看出小石潭凄清寂静的特点。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可知,作者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状写小石潭,并借小石潭之凄清意境,表达了内心的孤寂悲凉。
第二部分:对比阅读
(一)(2019福建宁德市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注释)。(注释)。①渴()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xiū),竹荫.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如鸣佩环,心(_________)  (2)石底以出(_________)
(3)民其上(_______)        (4)石而往有石泓(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12.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以……为乐;对……感到高兴    弯曲,翻卷    搭桥,架桥    越过,经过   
11.(1)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我心里很是高兴。
(2)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12.甲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乙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